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方华杰专利>正文

高楼快速逃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0572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楼快速逃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绳索、制动器、脚登、安全带、防脱手带,绳索穿过制动器,脚登、安全带及防脱手带都有挂钩分别挂在所述制动器的对应挂环上;所述的制动器包括静摩擦板、动摩擦板、控制手柄,静、动摩擦板平行布置,两者的两个侧面通过连板铰接,其中一侧的连板一端有豁口,套在另一摩擦板侧面的螺杆上,在该螺杆上有配合的蝶式螺母;在静摩擦板的背对动摩擦板的一侧中部有一垂直的支杆,在其外套有控制手柄,该控制手柄由外面的调节套和其内的螺柱构成,该螺柱轴心有孔,该孔内穿过所述的与静摩擦板连接的支杆,该支杆的外端有螺纹并穿出调节套,在其端部有配合的螺母;在调节套内侧有与所述螺柱配合的螺纹,所述的螺柱在与静摩擦板相临端的一侧延长,并通过一个垂直的销杆与动摩擦板上的长孔滑动连接。(*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楼快速逃生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高楼快速逃生器,用于高层楼房内的人在遇到火灾、地震等危险时逃离险境。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层楼房不断涌现,而居住或工作在高楼中的人们在遇到如火灾、地震等突发性自然灾害时如何逃离险境成为重大问题,目前前还没有专用的逃生工具,因此在危险情况发生时只能乘电梯或从楼梯跑下楼,而电梯往往被破坏,结果会来不及逃生,造成悲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就是提供一种能够及时逃生的高楼快速逃生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设计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绳索、制动器、脚登、安全带、防脱手带,绳索穿过制动器,脚登、安全带及防脱手带都有挂钩分别挂在所述制动器的对应挂环上;所述的制动器包括静摩擦板、动摩擦板、控制手柄,静、动摩擦板平行布置,两者的两个侧面通过连板铰接,其中一侧的连板一端有豁口,套在另一摩擦板侧面的螺杆上,在该螺杆上有配合的蝶式螺母;在静摩擦板的背对动摩擦板的一侧中部有一垂直的支杆,在其外套有控制手柄,该控制手柄由外面的调节套和其内的螺柱构成,该螺柱轴心有孔,该孔内穿过所述的支杆,该支杆的外端有螺纹并穿出调节套,在其端部有配合的螺母;在调节套内侧有与所述螺柱配合的螺-->纹,所述的螺柱在与静摩擦板相临端的一侧延长,并通过一个垂直的销杆与动摩擦板上的长孔滑动连接。在所述的静摩擦板一端有一垂直边,它与动摩擦板相交的一端在对应动摩擦板端部处有一调节机构,该调节机构包括垂直边上的螺孔和位于动摩擦板端部对应该螺孔的盲孔,在该盲孔和螺孔内有螺旋弹簧和蝶式螺钉。所述的脚登包括挂绳、两个脚登环和脚登板,在脚登板中间有穿绳孔和吊环,在该穿绳孔外侧有一豁口,在该豁口上有一带拨柄的弹性销;在该脚登的底面设置有缓冲弹性物。所述的安全带由主带和与该主带中部一侧垂直连接的胸带、腰带和与下端两侧垂直连接的腿带组成;在胸带和腰带与主带交叉处有卡扣;在腿带与主带连接处的两侧各有一个卡扣。所述的防脱手带由主带和与其垂直连接的腕带组成,在两者的连接处有卡扣。在所述的动、静摩擦板的相对表面连接有摩擦片。所述的挂钩为活舌挂钩,其活舌根部有扭力弹簧。采用本技术可以快速地从高层楼房的窗口逃到地面,及时逃离险境,避免悲剧发生。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总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制动器的结构图;图3是图2的左视图;图4是本技术脚登的结构图,其中a图是主视图,b图是a图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安全带的结构图;图6是本技术防脱手带的结构图;-->图7是本技术所用活舌挂钩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技术包括钢丝绳索1、制动器2、脚登3、安全带4和防脱手带5。在绳索1的上端有挂钩11,该绳索1穿过制动器2的两个摩擦板21与22之间,并穿过下面的脚登3上的穿绳孔31,脚登3上有吊环32,其内连接挂绳33,该挂绳上端有活舌挂钩34挂在制动器2下端一侧的挂环23内。安全带4上端的活舌挂钩41也挂在挂环23内;防脱手带5的活舌挂钩51挂在制动器2上端一侧的挂环25内。参见图2和图3,本技术制动器2的结构为:包括静摩擦板21、动摩擦板22和控制手柄25,静、动摩擦板21和22平行布置,两者的相对面都有一摩擦片211和221,两者的两个侧面通过上下两个连板23铰接,其中一侧的连板23一端有豁口231,它套在动摩擦板22侧面的螺杆222上,在该螺杆上有配合的蝶式螺母24;在静摩擦板21的另一侧中部有一垂直的支杆212,在其外套有控制手柄25,该控制手柄由外面的调节套251和其内的螺柱252构成,螺柱252轴心有孔,该孔内穿过所述的支杆212,该支杆的外端有螺纹并穿出调节套251,在端部有螺母253和垫圈256;在调节套251内侧有与所述螺柱252配合的螺纹。所述的螺柱252在与静摩擦板21相临端的一侧有延长端254,它通过一个垂直的销杆255与动摩擦板22中部的长孔223滑动连接。该制动器2的工作原理为:当逆时针转动调节套251时,其内的螺柱252向左移动,并通其延长端254将动摩擦板22向左推,使动、静摩擦板间距增大,同理,顺时针转动调节套251可使两摩擦板间距变小,使其夹紧绳索达到制动目的。在静摩擦板22的下端有一垂直边213,它与动摩擦板22相交处有一调节机构,该调节机构包括与垂直边213垂直的螺孔214和位于动摩擦板22端部对应该螺孔214的盲孔224,在该盲孔和螺孔内有螺-->旋弹簧26和蝶式螺钉27。通过调节蝶式螺钉27,使动摩擦板22轴向移动,也可改变对绳索1的夹紧程度,并保持良好的自由状态。参见图4,本技术的脚登3的结构为:包括挂绳33、脚登环35和脚登板36,在两脚登板36之间有穿绳孔31和吊环32,在该穿绳孔31外侧有一豁口,在该豁口上有一带拨柄的弹性销37,由销杆和其一端的弹簧组成。在脚登板36的底面设置有缓冲弹性物38,可采用海棉或橡胶等物。参见图5,本技术的安全带4由主带42和与该主带中部一侧垂直连接的胸带43、腰带44和与下端两侧垂直连接的腿带45组成;在胸带4 3和腰带44与主带42交叉处有卡扣46;在腿带45与主带42连接处的两侧各有一个卡扣47。主带42的上端有活舌挂钩41。参见图6,本技术的防脱手带5由主带52和与其垂直连接的腕带53组成,在两者的连接处有卡扣54。主带上端有活舌挂钩51。参见图7,表示了本技术的脚登3、安全带4、防脱手带5所用的活舌挂钩的结构,在其环形挂钩一侧有一活舌A,在其根部与挂钩的铰接处有扭力弹簧B,使活舌A能自动闭合。在使用本技术时,按以下步骤进行:1、将钢丝绳索1上端的挂钩11挂在楼层窗口内上梁的专用挂环上,并将该绳索1放出窗外直达地面。2、然后系好安全带4和防脱手带5,安全带4上端的活舌挂钩41挂在制动器2下部一侧的挂环23内;防脱手带5的活舌挂钩51挂在制动器2上端一侧的挂环25内。脚登3的挂钩34挂在制动器2的挂环2 3内。3、将钢丝绳1放入制动器2的动、静摩擦板21与22之间,装好两个连板23,并拧紧蝶型螺母24;拨动脚登3穿绳孔31豁口上的弹性销37,将钢丝绳1放入穿绳孔31。4、双手握紧手柄25不要转动的同时用力往下猛支,此时逃生器应处于自锁紧状态。即动摩擦板22向上移动而夹紧钢丝绳1。-->5、两脚抬起,手柄25不要转动,制动器2处于慢滑行为良好。否则,调整调节机构的蝶式螺钉27。6、双手握紧手柄25,脚伸入脚登3,身体离开窗台往外逃生,离窗时不要猛跳,此时要注意下降速度,慢时可转动手柄25加速,快着地时降速不宜过快,以免摔伤。7、两人共用逃生器逃生方法是:被携载人套上一个安全带4,其主带42在背后,背向制动器2,主带挂钩41挂在挂环24上。控制者也套上一个安全带4,其主带42在前面,面向制动器2,套上防脱手带5,其挂钩51挂在挂环25内,手握紧控制手柄25顺时针拧紧不要放松,然后将被携载人(物)放出窗口,控制者的安全带4和脚登3的挂钩都挂在挂环23内,脚伸入脚登3,然后离开窗台。此时,控制者将手柄25稍微逆时针转动,使制动器2放松,它在重力作用下开始向下滑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楼快速逃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绳索、制动器、脚登、安全带、防脱手带,绳索穿过制动器,脚登、安全带及防脱手带都有挂钩分别挂在所述制动器的对应挂环上;所述的制动器包括静摩擦板、动摩擦板、控制手柄,静、动摩擦板平行布置,两者的两个侧面通过连板铰接,其中一侧的连板一端有豁口,套在另一摩擦板侧面的螺杆上,在该螺杆上有配合的蝶式螺母;在静摩擦板的背对动摩擦板的一侧中部有一垂直的支杆,在其外套有控制手柄,该控制手柄由外面的调节套和其内的螺柱构成,该螺柱轴心有孔,该孔内穿过所述的与静摩擦板连接的支杆,该支杆的外端有螺纹并穿出调节套,在其端部有配合的螺母;在调节套内侧有与所述螺柱配合的螺纹,所述的螺柱在与静摩擦板相临端的一侧延长,并通过一个垂直的销杆与动摩擦板上的长孔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快速逃生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静摩擦板一端有一垂直边,它与动摩擦板相交处有一调节机构,该调节机构包括垂直边上的螺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华杰
申请(专利权)人:方华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