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学供氧式火灾逃生面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0231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化学供氧式火灾逃生面具包括头罩(1)、眼窗(2)、半面罩(3)、保护罩(6)、气袋(7)、排气阀(8)、起动装置(9)、生氧罐(10)、头带及头箍(11)、吸气阀(12),生氧罐(12)设于半面罩(3)的两侧,呼气阀(5)置于生氧罐(10)上,气袋(7)上带有排气阀(8)和起动装置(9)。优点是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防火焰、辐射效果好,成本低,利于普及应用。(*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学供氧式火灾逃生面具本技术涉及一种消防安全用具,尤其是一种化学供氧式逃生面具。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各大城市的高层建筑也不断兴起,当发生火灾时,产生大量烟雾与毒气,如一氧化碳、丙烯醛、氰化氢与氯化氢等,高层建筑因楼层高,不象平房或低层楼房有可能冲出火区,从高楼跑下来,一般需要10-15MIN的撤退时间,没有合适的呼吸保护器,将很少有可能退出烟雾迷漫的火灾区,另外由于高层建筑多数安装空调,窗户关闭,火灾发生时,很有可能同时缺氧,过滤型面具往往不管用,必须借助于可供氧式的火灾面具,才有可能冲出火灾区或等消防人员的营救,国外发达国家虽然有利用化学供氧作为氧源的闭路型呼吸保护器,但主要用于救护工作或矿工自救,这些产品存在着体积大,重量重,价格高,不防护火焰与幅射热等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成本低的闭路型化学供氧式火灾逃生面具。本技术的结构包括头罩(1)、眼窗(2)、半面罩(3)、呼吸阀(5)、保护罩(6)、气袋(7)、排气阀(8)、起动装置(9)、生氧罐(10)、头带及头箍(11)、吸气阀(12),生氧罐(10)由卡箍(4)固定-->于半面罩(3)与气袋(7)之间,吸气阀(12)设于半面罩(3)的两侧,呼气阀(5)置于生氧罐(10)上,气袋(7)上带有排气阀(8)和起动装置(9)。本技术的生氧罐直接套在气袋和半面罩之间,不设连接管,结构紧凑、合理,体积小,降低了呼吸阻力;排气阀与吸气阀为相同结构阀门,提高部件的通用性;生氧罐即吸收二氧化碳又生氧不需另设氧源,重量轻;气袋保护套等用阻燃耐高温材料制成,防火焰、幅射效果好;成本较低,利于普及应用。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进一步的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气路循环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生氧罐结构示意图。由附图可知,本技术的结构包括头罩(1)、眼窗(2)、半面罩(3)、呼吸阀(5)、保护罩(6)、气袋(7)、排气阀(8)、起动装置(9)、生氧罐(10)、头带及头箍(11)、吸气阀(12),生氧罐(10)由卡箍(4)固定于半面罩(3)与气袋(7)之间,生氧罐内装有KO2片状生氧剂(5),当人的呼气经半面罩(3)进入药罐内,其中的水汽与二氧化碳和超氧化钾生氧剂(15)反应吸收掉二氧化碳并生成氧气供人呼吸需要。生氧罐(10)为直径大于高度的薄药层圆形罐,以降低呼吸阻力。在生氧罐(10)内的超氧化钾药层上部与下部,各附有一层少量氢氧化钙粒(14),以阻止生氧剂KO2(15)在多孔隔板(12)与玻纤-->隔离层上粘结,保持气流畅通,降低呼吸阻力,同时也吸收少量二氧化碳。半面罩(3)上设有挡圈和带有凹槽的连接套,利用卡箍(4)把生氧罐(10)牢固固定而不脱落。吸气阀(12)设在半面罩(3)的两侧,排气阀(8)设在气袋(7)上,其结构一样,安装时阀门方向相反,提高部件的通用性,吸气阀外形尺寸小,由于两侧进气,气流速度小,通气阻力很小,经吸气阀进入气袋内净化氧气,冲稀了半面罩(3)死腔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可降低至1.0%左右。呼气阀(5)设在生氧罐(10)的顶端,用套在生氧罐(10)上的橡胶保护罩(6)罩住阀片,形成呼气阀体(16),保护罩(6)能保护阀片不会因吸气时气袋(7)的收缩而碰坏它,保护罩(6)用可耐温180℃的橡胶制成。为保证生氧剂在生氧初期,气袋中有足够的氧气,在气袋的内侧的小袋内可设一小型起动装置,快速生氧,由胶管直接送入气袋(7)内,供人初期呼吸需要,起动装置(9)设置在气袋(7)上,工作可靠,不占地方。气袋(7)用耐温聚氯乙烯薄膜制成,或用阻燃性好的氯丁胶布制成,为防刮和抗幅射热,气袋(7)外罩上一层铝箔布罩。头套(1)由阻燃纯棉布复合一层铝膜套制成。本装置平时封装在圆形易拉罐容器中,放在室内明显而易取之处,当火灾发生时,把容器上面的易拉盖打开,取出面具展开,把头套(10)罩在头上,用手把半面罩(3)对准口鼻处,然后用手向下拉起动装置(9)的拴住销子的拉绳,起动装置(9)即引发生氧,再把头带及带箍(11)拉紧,即可呼吸面具中氧气,安全逃出火灾区。在呼吸过程中人在开始时先吸入起动装置(9)所产生的氧气,等生氧-->罐(10)温度上升至生氧剂正常供氧时(需0.5-1MIN),则依靠生氧罐(10)所产生的氧气,维持人呼吸需要。面具的呼吸气路过程为:人呼出含水汽与二氧化碳空气,经半面罩(30)进入生氧罐(10)中,与生氧剂KO2作用生成氧气,吸收掉水汽与二氧化碳,并随呼气气流,经呼气阀(5)进入气袋(7),当人吸气时,气袋(7)中氧气经吸气阀(12)、半面罩(3)吸入人体,当氧气发生量超过人呼吸需要,多余氧气经排气阀(8)排出。由于气袋(7)体积较大,储氧多,故排气次数少,氧利用率可达70%。头罩(1)、气袋(7)均可折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化学供氧式火灾逃生面具,包括头罩(1)、眼窗(2)、半面罩(3)、呼吸阀(5)、保护罩(6)、气袋(7)、排气阀(8)、起动装置(9)、生氧罐(10)、头带及头箍(11)、吸气阀(12),其特征在于生氧罐(10)由卡箍(4)固定于半面罩(3)与气袋(7)之间,吸气阀(12)设于半面罩(3)的两侧,呼气阀(5)置于生氧罐(10)上,气袋(7)上带有排气阀(8)和起动装置(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学供氧式火灾逃生面具,包括头罩(1)、眼窗(2)、半面罩(3)、呼吸阀(5)、保护罩(6)、气袋(7)、排气阀(8)、起动装置(9)、生氧罐(10)、头带及头箍(11)、吸气阀(12),其特征在于生氧罐(10)由卡箍(4)固定于半面罩(3)与气袋(7)之间,吸气阀(12)设于半面罩(3)的两侧,呼气阀(5)置于生氧罐(10)上,气袋(7)上带有排气阀(8)和起动装置(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供氧式火灾逃生面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生氧罐(10)内超氧化钾药层(15)上部与下部各放一薄层氢氧化钙粒(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红施申忠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安本防护装备开发有限公司曲红施申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