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旅行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701845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1 1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旅行床,具有展开和折叠状态,旅行床包括上围框、底支架、位于上围框和底支架之间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多根立杆,底支架包括位于旅行床底部中央的固定座、与固定座相转动连接的多根斜撑、设置在相邻的两根斜撑之间并沿旅行床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且能够折叠的横撑,横撑有两组,两组横撑分别设置在旅行床的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两边,横撑的两端部分别与两侧的斜撑相转动连接,多根立杆均能够上下伸缩,立杆的下端部与斜撑相转动连接,立杆的上端部与上围框相转动连接。该旅行床结构简单,立杆可上下伸缩,从而使得旅行床折叠后的体积较小,便于携带和存放;而且,通过在底支架上设置横撑,可提高旅行床的结构刚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旅行床
技术介绍
旅行床为人们进行户外活动提供了一定的方便,为方便旅行床的使用,旅行床一般都可以折叠,但现有技术中的旅行床折叠后的体积较大,不便于携带和存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折叠后体积较小的旅行床。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旅行床,具有展开和折叠状态,所述旅行床包括上围框、底支架、位于所述上围框和所述底支架之间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多根立杆,所述底支架包括位于所述旅行床底部中央的固定座、与所述固定座相转动连接的多根斜撑、设置在相邻的两根所述斜撑之间并沿所述旅行床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且能够折叠的横撑,所述横撑有两组,两组所述横撑分别设置在所述旅行床的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两边,所述横撑的两端部分别与两侧的所述斜撑相转动连接,多根所述立杆均能够上下伸缩,所述立杆的下端部与所述斜撑相转动连接,所述立杆的上端部与所述上围框相转动连接。优选地,每根所述立杆包括上立杆和能够沿所述上立杆的长度延伸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上立杆上的下立杆,所述上立杆的上端部与所述上围框相转动连接,所述下立杆的下端部与所述斜撑相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上立杆和所述下立杆两个部件中的一个部件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管腔,所述上立杆和所述下立杆两个部件中的另一个部件穿设在所述管腔中并能够沿所述管腔的延伸方向滑动地设置。优选地,每组所述横撑包括一端部相转动连接的第一撑杆和第二撑杆,所述第一撑杆和所述第二撑杆的另一端部分别与两侧的所述斜撑相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横撑还包括设置在两根所述第一撑杆与所述第二撑杆之间的连接件,所述第一撑杆和所述第二撑杆的一端部分别与所述连接件相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旅行床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立杆的下端部的第一接头,所述斜撑与所述第一接头相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旅行床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斜撑上的第二接头,所述横撑的两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二接头相转动连接。优选地,所述斜撑有四根,四根所述斜撑呈对角设置。优选地,所述底支架还包括脚撑杆,所述脚撑杆沿所述旅行床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脚撑杆的一端部与所述固定座相转动连接,当所述旅行床呈展开状态时,所述脚撑杆的另一端部撑立于地面。优选地,所述旅行床还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上端部与所述横撑连接,当所述旅行床呈展开状态时,所述立柱的下端部撑立于地面。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的旅行床结构简单,立杆可上下伸缩,从而使得旅行床折叠后的体积较小,便于携带和存放;而且,通过在底支架上设置横撑,可提高旅行床的结构刚度。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旅行床在处于展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旅行床在处于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放大图);附图3为本技术的旅行床的底支架在处于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旅行床包括上围框1、底支架2、设置在上围框1和底支架2之间的多根立杆3,上围框1能够翻转折叠,立杆3沿上下方向延伸,立杆3的上端部与上围框1相转动连接,立杆3的下端部与底支架2相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立杆3有四根,分别设置在旅行床的四个角上。如图1~图3所示,底支架2包括固定座21、多根斜撑22和设置在相邻的两根斜撑22之间的横撑23。固定座21位于旅行床的底部中央;本实施例中,斜撑22有四根,四根斜撑22呈对角设置,斜撑22的一端部与固定座21相转动连接,斜撑22的另一端部与对应一侧的立杆3的下端部相转动连接;横撑23沿旅行床的长度方向延伸,横撑23的两端部分别与两侧的斜撑22的另一端部相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横撑23有两组,分别设置在旅行床在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两边。横撑23能够折叠,具体的,横撑23包括第一撑杆231、第二撑杆232和连接件233,连接件233设置在第一撑杆231和第二撑杆232之间,第一撑杆231和第二撑杆232的一端部分别与连接件233相转动连接,第一撑杆231和第二撑杆232的另一端部分别与两侧的斜撑22的另一端部相转动连接。底支架2还包括脚撑杆24,脚撑杆24沿旅行床的长度方向延伸,脚撑杆24的一端部与固定座21相转动连接,当旅行床呈展开状态时,脚撑杆24的另一端部撑立于地面。本实施例中,脚撑杆24有两根,两根脚撑杆24对称设置在固定座21的相对两侧。优选地,脚撑杆24、两根横撑23均平行设置。立杆3能够上下伸缩,从而使得该旅行床折叠后的体积较小。具体的,立杆3包括上立杆31和下立杆32,上立杆31的上端部与上围框1相转动连接,下立杆32的下端部与斜撑22的另一端部相转动连接,下立杆32能够沿上立杆31的长度延伸方向滑动地设置在上立杆31上,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上立杆31和下立杆32两个部件中的一个部件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管腔,上立杆31和下立杆32两个部件中的另一个部件部分穿设在该管腔中并能够沿管腔的延伸方向滑动地设置。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该旅行床还包括固定设置在下立杆32的下端部的第一接头4和固定设置在斜撑22的另一端部的第二接头5,斜撑22的另一端部与第一接头4相转动连接,第一撑杆231和第二撑杆232的另一端部分别与设置在斜撑22的另一端部的第二接头5相转动连接。该旅行床还包括立柱6,立柱6的上端部与连接件233固定连接,当旅行床呈展开状态时,立柱6的下端部撑立于地面,通过立柱6的设置可使旅行床更稳定的支撑于地面。该旅行床在折叠时,立杆3收缩,上围框1向下翻转折叠,底支架2向上翻转折叠,旅行床在长度和宽度方向上分别收拢,最终折叠如图2所示,底支架2最终折叠如图3所示。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旅行床结构简单,底支架上设有斜撑、横撑及脚撑杆,从而使得旅行床的结构刚性较好,可处于稳定的展开状态;可伸缩的立杆使得旅行床折叠后的体积较小,便于携带与存放。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旅行床,具有展开和折叠状态,所述旅行床包括上围框、底支架、位于所述上围框和所述底支架之间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多根立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支架包括位于所述旅行床底部中央的固定座、与所述固定座相转动连接的多根斜撑、设置在相邻的两根所述斜撑之间并沿所述旅行床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且能够折叠的横撑,所述横撑有两组,两组所述横撑分别设置在所述旅行床的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两边,所述横撑的两端部分别与两侧的所述斜撑相转动连接,多根所述立杆均能够上下伸缩,所述立杆的下端部与所述斜撑相转动连接,所述立杆的上端部与所述上围框相转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旅行床,具有展开和折叠状态,所述旅行床包括上围框、底支架、位于所述上围框和所述底支架之间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多根立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支架包括位于所述旅行床底部中央的固定座、与所述固定座相转动连接的多根斜撑、设置在相邻的两根所述斜撑之间并沿所述旅行床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且能够折叠的横撑,所述横撑有两组,两组所述横撑分别设置在所述旅行床的宽度方向上的相对两边,所述横撑的两端部分别与两侧的所述斜撑相转动连接,多根所述立杆均能够上下伸缩,所述立杆的下端部与所述斜撑相转动连接,所述立杆的上端部与所述上围框相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旅行床,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立杆包括上立杆和能够沿所述上立杆的长度延伸方向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上立杆上的下立杆,所述上立杆的上端部与所述上围框相转动连接,所述下立杆的下端部与所述斜撑相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旅行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立杆和所述下立杆两个部件中的一个部件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管腔,所述上立杆和所述下立杆两个部件中的另一个部件穿设在所述管腔中并能够沿所述管腔的延伸方向滑动地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旅行床,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兴荣
申请(专利权)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