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出水口防沉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699258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1 06: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出水口防沉降装置,包括出水管、弹簧支架及排水沉井,出水管包括通过弯管依次连接的第一至第三直管,第二直管水平设置,第一、第三直管垂直连接在第二直管的两端,第一直管竖直设置在筒体内,第一直管一端与水泵的出水口连接,另一端穿过顶所述第二直管的一端连接,弹簧支架设置在第二直管的底部用于支撑第二直管,第二直管的另一端通过弯管与第三直管的一端连接,第三直管的另一端伸向排水沉井,排水沉井上设有井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低,通过出水管的第一至第三直管的设计实现出水管可随泵站同步沉降,避免损坏泵站、出水管及排水管道的问题出现,保证泵站在一定沉降量范围内仍能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沉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出水口防沉降装置,属于污水提升排放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来自生活和生产的污水排放越来越多,一旦这些污水随意排放,就会造成整个环境的严重污染,为了汇集处理这些污水,污水提升泵站也就应运而生,且其使用也越来越广泛。现有的大多数污水提升泵站一般埋设在地下,其包括安装在基座上的筒体8、进水管9、出水管1、水泵10、服务平台7等主要部件,污水提升泵站的筒体的顶部与地面平齐,保持与周围绿整齐、美观的效果,同时也方便施工人员及时找到泵站位置下入到泵站的筒体内进行维护,但是当污水提升泵站建造在软质土壤的基坑内时,随着长时间使用地基难免发生沉降,由于泵站出水口处的出水管为水平方向设置,出水管的外端与市政污水管网的地下排污管道直接对接,经过污水提升泵站提升后的污水会直接进入到市政污水管网的排污管道中,随着基座的下降,泵站沉降会向下拉伸出水管,容易造成出水管或者泵站筒体,甚至是市政污水管网的损坏,导致漏水事故,泵站无法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出水口防沉降装置,其设计的出水管可随泵站同步沉降,解决了现有出水管在泵站沉降时无法随之下降损坏出水管、泵站及排污管道的现象。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出水口防沉降装置,包括出水管、弹簧支架及设置在基坑一侧的排水沉井,所述出水管包括通过弯管依次连接的第一直管、第二直管及第三直管,所述第二直管水平设置,所述第一直管、第三直管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二直管的两端,所述第一直管竖直设置在筒体内,所述第一直管一端与水泵的出水口连接,另一端穿过筒体的顶盖通过弯管与所述第二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弹簧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二直管的底部用于支撑第二直管,所述第二直管的另一端通过弯管与所述第三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直管的另一端伸向所述排水沉井,所述排水沉井上设有井盖,所述井盖上设有用于所述第三直管穿过的通孔。排水沉井四周用混凝土浇筑,防止排水沉井变形。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直管与所述通孔之间通过密封圈连接。密封圈可采用橡胶材质,密封圈的弹性收缩会夹住第三直管,防止污水从排水沉井中泄露出来污染环境。进一步的,所述弹簧支架包括弹簧、底板、支撑板、活动板及顶板,所述支撑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活动板与所述支撑板滑动连接,所述顶板与所述活动板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螺栓的底端设有压板,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底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压板的底部连接。弹簧支架用于支撑泵站出水管的第二直管,在泵站沉降时会被泵站出水管的第二直管压缩,可根据弹簧支架被压缩的位置来判断泵站沉降量,通过设置在弹簧支架旁边的刻度尺进行数据读取,若弹簧支架被压缩到预设位置时,沉降严重,就需要人为进行处理,以便保证泵站的正常运行。泵站随基座沉降时,由于出水管的第一直管垂直向上穿过泵站的顶盖相当于与泵站是一个整体,因而可随泵站一体下沉,排水沉井保持不动,排水沉井的井盖与泵站出水管的第三直管在竖直方向上相对滑动,而弹簧支架在泵站沉降时会被泵站出水管的第二直管压缩,可根据弹簧支架被压缩的位置来判断泵站沉降量,若弹簧支架被压缩到预设位置时,沉降严重,就需要人
为进行处理,以便保证泵站的正常运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泵站出水口处的出水管由水平直接外接地面以下市政排污管道修改为与水泵出水口直接连接的竖直向上的第一直管,然后第一直管通过弯管连接水平设置的第二直管,然后再通过弯管连接竖直向下的第三直管,经过本技术出水管的设计实现了经过水泵出水口的水竖直向上穿过泵站顶盖后然后水平方向流动最后垂直向下旋转180°进入到排水沉井中,排水沉井与出水管采用活动连接,当泵站沉降时,出水管会随着泵站整体向下运动,由于出水管与排水沉井连接处是竖直方向直管,故不会在出现拉扯出水管的现象,防止对泵站及污水排水管道的损坏;此外排水沉井的设计使得排水沉井内的污水可以靠自身重力自然流入到市政污水管网的地下排污管道内,节约能源。总之,本技术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低,通过出水管的第一至第三直管的设计实现出水管可随泵站同步沉降,避免损坏泵站、出水管及排水管道的问题出现,保证泵站在一定沉降量范围内仍能正常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泵站出水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弹簧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出水管;1-1、第一直管;1-2、第二直管;1-3、第三直管;1-4、弯管;2、弹簧支架;2-1、弹簧;2-2、底板;2-3、支撑板;2-4、活动板;2-5、顶板;2-6、压板;2-7、螺栓;2-8、刻度尺;3、排水沉井;4、井盖;5、顶盖;6、密封圈;7、服务平台;8、筒体;9、进水管;10、水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图3所示,一种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出水口防沉降装置,包括出水管1、弹簧支架2及设置在基坑一侧的排水沉井3,所述出水管1包括通过弯管1-4依次连接的第一直管1-1、第二直管1-2及第三直管1-3,所述第二直管1-2水平设置,所述第一直管1-1、第三直管1-3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二直管1-2的两端,所述第一直管1-1竖直设置在筒体8内,所述第一直管一端与水泵的出水口连接,另一端穿过筒体的顶盖5通过弯管与所述第二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弹簧支架2设置在所述第二直管的底部用于支撑第二直管,所述第二直管的另一端通过弯管与所述第三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直管的另一端伸向所述排水沉井3,所述排水沉井上设有井盖4,所述井盖上设有用于所述第三直管穿过的通孔。排水沉井四周用混凝土浇筑,防止排水沉井变形,弹簧支架可以采用现有的弹簧支架,只要能在承担出水管重量的同时还可以吸收出水管随着泵站沉降的垂直位移量即可。所述第三直管与所述通孔之间通过密封圈6连接。密封圈可采用橡胶材质,密封圈的弹性收缩会夹住第三直管,防止污水从排水沉井中泄露出来污染环境。所述弹簧支架2包括弹簧2-1、底板2-2、支撑板2-3、活动板2-4及顶板2-5,所述支撑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活动板与所述支撑板滑动连接,所述顶板与所述活动板通过螺栓2-7连接,所述螺栓的底端设有压板2-6,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底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压板的底部连接。弹簧支架用于支撑泵站出水管的第二直管,在泵站沉降时会被泵站出水管的第二直管压缩,可根据弹簧支架被压缩的位置来判断泵站沉降量,通过设置在弹簧支架旁边的刻度尺进行数据读取,若弹簧支架被压缩到预设位置时,沉降严重,就需要人为进行处理,以便保证泵站的正常运行。泵站随基座沉降时,由于出水管的第一直管垂直向上穿过泵站的顶盖相
当于与泵站是一个整体,因而可随泵站一体下沉,排水沉井保持不动,排水沉井的井盖与泵站出水管的第三直管在竖直方向上相对滑动,而弹簧支架在泵站沉降时会被泵站出水管的第二直管压缩,可根据弹簧支架被压缩的位置来判断泵站沉降量,若弹簧支架被压缩到预设位置时,沉降严重,就需要人为进行处理,以便保证泵站的正常运行。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出水口防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出水管、弹簧支架及设置在基坑一侧的排水沉井,所述出水管包括通过弯管依次连接的第一直管、第二直管及第三直管,所述第二直管水平设置,所述第一直管、第三直管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二直管的两端,所述第一直管竖直设置在筒体内,所述第一直管一端与水泵的出水口连接,另一端穿过筒体的顶盖通过弯管与所述第二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弹簧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二直管的底部,所述第二直管的另一端通过弯管与所述第三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直管的另一端伸向所述排水沉井,所述排水沉井上设有井盖,所述井盖上设有用于所述第三直管穿过的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出水口防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出水管、弹簧支架及设置在基坑一侧的排水沉井,所述出水管包括通过弯管依次连接的第一直管、第二直管及第三直管,所述第二直管水平设置,所述第一直管、第三直管垂直连接在所述第二直管的两端,所述第一直管竖直设置在筒体内,所述第一直管一端与水泵的出水口连接,另一端穿过筒体的顶盖通过弯管与所述第二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弹簧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二直管的底部,所述第二直管的另一端通过弯管与所述第三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直管的另一端伸向所述排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贾军波孙先法
申请(专利权)人:荏原机械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