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用电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698231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11 02:32
一种实验室用电解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安装有电解槽,所述电解槽的内腔安装有T形支架,所述T形支架的上部两端通过夹子分别设有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正电极碳棒和负电极金属棒的表面均设有螺旋状的叶片,所述抽杆的下端连接有橡胶圈,所述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的上部管壁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上端设有橡胶塞,该电解装置采用橡胶圈和抽杆的结构,保证电解生成的正极气体和负极气体的纯度,使实验人员直观的认识到电解生成的正极气体和负极气体的比例,采用螺旋状的叶片结构,增加正电极碳棒和负电极金属棒与电解槽内的电解液接触面积,提高电解效率,降低实验使用的能耗,节省操作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解
,具体为一种实验室用电解装置
技术介绍
电解实验是高职院校环境或化学化工类专业实验实训一个必做的实验,通过实验能够让学生充分的认识到离子的置换和沉淀,以及直观的认识到离子置换的元素,传统的实验室用电解装置,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较为繁琐,且通过学生的操作不当,电解产生正极气体和负极气体纯度不高,无法让学生直观的认识到离子置换产生正极气体和负极气体的比例,且传统的正负极电解棒在工作的时容易短路,产生气体的效率慢,而提高效率则需要增加电流,提高实验时产生的能耗,造成能量的浪费,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实验室用电解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实验室用电解装置。所述电解装置具有电解生成正极气体和负极气体的纯度高和效率高等特点。本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实验室用电解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安装有电解槽,所述电解槽的内腔安装有T形支架,所述T形支架的上部两端通过夹子分别设有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所述电解槽的底部通过安装座分别安装有正电极碳棒和负电极金属棒,正电极碳棒和负电极金属棒的表面均设有螺旋状的叶片,所述正电极碳棒和负电极金属棒的上部分别位于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的下端内腔,所述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的内腔均插接有抽杆,所述抽杆的上端贯穿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的顶部外连接有手柄,所述抽杆的下端连接有橡胶圈,所述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的顶部留有出气孔,所述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的上部管壁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上端设有橡胶塞,所述底座的内腔设有电池,所述电池的正负极分别与正电极碳棒和负电极金属棒连接的安装座电连接,所述电池电连接有开关。优选的,所述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的下端分别设有喇叭状的罩子。优选的,所述排气管的连接处于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的内腔顶部距离大于橡胶圈的厚度。优选的,所述电池为充电电池,且电池电连接有充电插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电解装置采用橡胶圈和抽杆的结构,在进行实验室拉动抽杆,将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内的空气排尽,保证电解生成的气体的纯度,使实验人员直观的认识到电解生成的气体的比例,采用螺旋状的叶片结构,增加正电极碳棒和负电极金属棒与电解槽内的电解液接触面积,提高电解效率,降低实验使用的能耗,节省操作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A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底座,2、电解槽, 3 、T形支架,4、第一气管,5、第二气管,6、安装座,7、正电极碳棒,8、负电极金属棒,9、叶片,10、抽杆,11、手柄,12、橡胶圈,13、出气孔,14、排气管,15、橡胶塞,16、电池,17、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如附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实验室用电解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安装有电解槽2,所述电解槽2的内腔安装有T形支架3,所述T形支架3的上部两端通过夹子分别设有第一气管4和第二气管5,所述电解槽2的底部通过安装座6分别安装有正电极碳棒7和负电极金属棒8,正电极碳棒7和负电极金属棒8的表面均设有螺旋状的叶片9,采用螺旋状的叶片9结构,增加正电极碳棒7和负电极金属棒8与电解槽2内的电解液接触面积,提高电解效率,降低实验使用的能耗,节省操作成本,所述正电极碳棒7和负电极金属棒8的上部分别位于第一气管4和第二气管5的下端内腔,所述第一气管4和第二气管5的下端分别设有喇叭状的罩子,有助于电解生成的气体的收集,所述第一气管4和第二气管5的内腔均插接有抽杆10,所述抽杆10的上端贯穿第一气管4和第二气管5的顶部外连接有手柄11,所述抽杆10的下端连接有橡胶圈12,采用橡胶圈12和抽杆10的结构,在进行实验室拉动抽杆10,将第一气管4和第二气管5内的空气排尽,保证电解生成的气体的纯度,使学生直观的认识到电解生成的正极气体和负极气体的比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所述第一气管4和第二气管5的顶部留有出气孔13,所述第一气管4和第二气管5的上部管壁连接有排气管14,所述排气管14的连接处于第一气管4和第二气管5的内腔顶部距离大于橡胶圈12的厚度,所述排气管14的上端设有橡胶塞15,所述底座1的内腔设有电池16,所述电池16的正负极分别与正电极碳棒7和负电极金属棒8连接的安装座6电连接,所述电池16电连接有开关17,所述电池16为充电电池,且电池16电连接有充电插口。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实验室用电解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安装有电解槽(2),所述电解槽(2)的内腔安装有T形支架(3),所述T形支架(3)的上部两端通过夹子分别设有第一气管(4)和第二气管(5),所述电解槽(2)的底部通过安装座(6)分别安装有正电极碳棒(7)和负电极金属棒(8),正电极碳棒(7)和负电极金属棒(8)的表面均设有螺旋状的叶片(9),所述正电极碳棒(7)和负电极金属棒(8)的上部分别位于第一气管(4)和第二气管(5)的下端内腔,所述第一气管(4)和第二气管(5)的内腔均插接有抽杆(10),所述抽杆(10)的上端贯穿第一气管(4)和第二气管(5)的顶部外连接有手柄(11),所述抽杆(10)的下端连接有橡胶圈(12),所述第一气管(4)和第二气管(5)的顶部留有出气孔(13),所述第一气管(4)和第二气管(5)的上部管壁连接有排气管(14),所述排气管(14)的上端设有橡胶塞(15),所述底座(1)的内腔设有电池(16),所述电池(16)的正负极分别与正电极碳棒(7)和负电极金属棒(8)连接的安装座(6)电连接,所述电池(16)电连接有开关(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室用电解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安装有电解槽(2),所述电解槽(2)的内腔安装有T形支架(3),所述T形支架(3)的上部两端通过夹子分别设有第一气管(4)和第二气管(5),所述电解槽(2)的底部通过安装座(6)分别安装有正电极碳棒(7)和负电极金属棒(8),正电极碳棒(7)和负电极金属棒(8)的表面均设有螺旋状的叶片(9),所述正电极碳棒(7)和负电极金属棒(8)的上部分别位于第一气管(4)和第二气管(5)的下端内腔,所述第一气管(4)和第二气管(5)的内腔均插接有抽杆(10),所述抽杆(10)的上端贯穿第一气管(4)和第二气管(5)的顶部外连接有手柄(11),所述抽杆(10)的下端连接有橡胶圈(12),所述第一气管(4)和第二气管(5)的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琼潘峰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