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氨和液氨两用氨水制备管以及氨水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691856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9 0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氨和液氨两用氨水制备管以及氨水制备装置,属于氨水制备装置领域,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提供一种两用氨水制备管既可实现液氨合成氨水又可实现气氨合成氨水;包括氨水制备管、液氨引入管和新水引入管,新水引入管套接在氨水制备管内,新水引入管的上端口位于氨水制备管的外部,新水引入管的下端口位于氨水制备管的内部;液氨引入管套接在新水引入管内,且液氨引入管的下端部穿出新水引入管的下端口、位于新水引入管的外部以及氨水制备管的内部,液氨引入管的下端部上开有液氨出液口。一种氨水制备装置,包括冷却器、氨水槽以及气氨和液氨两用氨水制备管,氨水接管或氨水下液口与冷却器和氨水槽通过管道依次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氨水制备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气氨和液氨两用氨水制备管以及氨水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制造氨水时,可选用液氨或气氨作为氨水氨水制造原料,液氨合成氨水与气氨合成氨水采用不同的工艺。气温较高时合成氨水生产过程中的气氨需经冰机压缩降温冷凝呈液氨,为降低冰机生产负荷宜采用气氨制造氨水,这样既可降低气氨压力又可降低冰机负荷以便节约电耗;停车或其他原因无气氨介质时为保证氨水的生产可采用液氨制造氨水。如何提供一种气氨和液氨两用的氨水制备器,该氨水制备器满足可根据季节的不同以及成本的需求选择性的采用气氨或液氨作为合成氨水的原料来制备氨水,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2014年6月4日公开的公开号为CN103833048A的中国专利,提出一种氨水快速制备系统及方法,包括氨水制备槽,氨吸收塔,冷却换热器,氨水储罐;所述氨吸收塔底部的新水出口与新水管连通;所述氨水制备槽底部的氨水出口A 与冷却换热器底部的氨水进口A 连通,所述氨水出口A 与氨水进口A 之间的管道上设有循环泵;冷却换热器顶部的氨水出口B 与循环氨水管连通;所述冷却换热器顶部的氨水出口B 还与氨水储罐的氨水进口B 连出气口连通;所述氨吸收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氨和液氨两用氨水制备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氨水制备管、液氨引入管和新水引入管,氨水制备管上开有氨水入液口、气氨入口和氨水下液口;新水引入管穿过氨水入液口套接在氨水制备管内,新水引入管的上端口位于氨水制备管的外部,新水引入管的下端口位于氨水制备管的内部; 新水引入管上开有液氨入液口,液氨引入管穿过液氨入液口套接在新水引入管内,且液氨引入管的下端部穿出新水引入管的下端口、位于新水引入管的外部以及氨水制备管的内部,液氨引入管的下端部上开有液氨出液口;气氨入口位于新水引入管的下端口的上方,氨水下液口位于液氨引入管的下端口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氨和液氨两用氨水制备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氨水制备管、液氨引入管和新水引入管,氨水制备管上开有氨水入液口、气氨入口和氨水下液口;新水引入管穿过氨水入液口套接在氨水制备管内,新水引入管的上端口位于氨水制备管的外部,新水引入管的下端口位于氨水制备管的内部; 新水引入管上开有液氨入液口,液氨引入管穿过液氨入液口套接在新水引入管内,且液氨引入管的下端部穿出新水引入管的下端口、位于新水引入管的外部以及氨水制备管的内部,液氨引入管的下端部上开有液氨出液口;气氨入口位于新水引入管的下端口的上方,氨水下液口位于液氨引入管的下端口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氨和液氨两用氨水制备管,其特征在于氨水制备管的上半部为圆柱体,氨水制备管的下半部为倒锥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氨和液氨两用氨水制备管,其特征在于液氨引入管的下端口封闭,液氨引入管下端部的管壁上开有若干液氨出液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大涛孙庆利王善强徐衍柱高明元张宁宁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晋煤明升达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