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9119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9 06: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锁,包括一锁芯和一电子设备,所述锁芯内设有一用电单元,所述用电单元包括一第一正极和一第一负极,所述锁芯的表面设有一第一正连接端和一第一负连接端,所述第一正连接经由一第一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用电单元的第一正极,所述第一负连接端经由一第二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用电单元的第一负极,所述电子设备内设有一电池,所述电池包括一第二正极和一第二负极,所述电子设备的表面设有一第二正连接端和一第二负连接端,所述第二正连接端经由一第三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电池的第二正极,所述第二负连接端经由一第四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电池的第二负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子锁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远端开启的电子锁。
技术介绍
现在市场上常见的电子锁包括指纹锁、按键密码锁、IC卡式锁等等。IC卡式锁以磁为介质进行密码储存,通常会面临消磁和电量消耗过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远端开启的电子锁,可避免消磁和电量耗尽而导致系统失灵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锁,包括一锁芯和一电子设备,所述锁芯内设有一用电单元,所述用电单元包括一第一正极和一第一负极,所述锁芯的表面设有一第一正连接端和一第一负连接端,所述第一正连接经由一第一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用电单元的第一正极,所述第一负连接端经由一第二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用电单元的第一负极,所述电子设备内设有一电池,所述电池包括一第二正极和一第二负极,所述电子设备的表面设有一第二正连接端和一第二负连接端,所述第二正连接端经由一第三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电池的第二正极,所述第二负连接端经由一第四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电池的第二负极。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表面的第二正连接端和第二负连接端与所述锁芯表面的第一正连接端和第一负连接端分别对应。优选地,所述锁芯内还设有一无线接收单元,所述无线接收单元经由两第五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用电单元,所述电子设备内还设有一无线发射单元,所述无线发射单元经由两第六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电池。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为手机、平板电脑或其它可携式移动通讯设备。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内储存一作为串号的手机号码。优选地,所述锁芯内有一来自于远端网络的控制主机分配的作为串号的解锁钥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电子锁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所述电子设备表面的第二正连接端和第二负连接端分别与所述锁芯表面的第一正连接端和第一负连接端接触后形成闭合回路,所述电子设备内的电池为所述锁芯供电,避免了IC卡式锁的磁介质消磁和电量消耗过大的问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电子锁及其有益效果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技术电子锁的锁芯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电子锁的电子设备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技术,并非为了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电子锁的一较佳实施方式包括一锁芯100和一电子设备200。所述锁芯100内设有一用电单元1,所述用电单元1包括一第一正极2和一第一负极3。所述锁芯100的表面设有一第一正连接端4和一第一负连接端5,所述第一正连接端4经由一第一导线6电性连接所述用电单元1的第一正极2,所述第一负连接端5经由一第二导线7电性连接所述用电单元1的第一负极3。所述电子设备200内设有一电池8,所述电池8包括一第二正极9和一第二负极10。所述电子设备200的表面设有一第二正连接端11和一第二负连接端12,所述第二正连接端11经由一第三导线13电性连接所述电池8的第二正极9,所述第二负连接端12经由一第四导线14电性连接所述电池8的第二负极10。所述第二正连接端11和第二负连接端12用以给所述锁芯100提供电能。所述电子设备200表面的第二正连接端11和第二负连接端12与所述锁芯100表面的第一正连接端4和第一负连接端5分别对应。在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锁芯100内还设有一无线接收单元15,所述无线接收单元15经由两第五导线16电性连接所述用电单元1。所述电子设备200内还设有一无线发射单元17,所述无线发射单元17经由两第六导线18电性连接所述电池8。其中,所述电子设备200为手机、平板电脑或其它可携式移动通讯设备。下面将对上述电子锁的工作原理进行简单的说明: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当需要开启电子锁时,所述电子设备200表面的第二正连接端11和第二负连接端12分别与所述锁芯100表面的第一正连接端4和第一负连接端5接触后形成闭合回路,所述电子设备200内的电池8为所述锁芯100供电。远端网络的控制主机分配一个串号给所述锁芯100作为解锁钥匙。其中,串号为所述电子设备200的手机号码。所述电子设备200通过其SIM卡储存的手机号码与控制主机分配分配的串号进行匹配,当匹配成功时电子锁即完成自动开锁操作,而当匹配不成功时电子锁拒绝开锁。而在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200内的电池8通过无线发射单元17向所述锁芯100内的无线接收单元15传输电能。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适当的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技术构成任何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锁,包括一锁芯和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内设有一用电单元,所述用电单元包括一第一正极和一第一负极,所述锁芯的表面设有一第一正连接端和一第一负连接端,所述第一正连接经由一第一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用电单元的第一正极,所述第一负连接端经由一第二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用电单元的第一负极,所述电子设备内设有一电池,所述电池包括一第二正极和一第二负极,所述电子设备的表面设有一第二正连接端和一第二负连接端,所述第二正连接端经由一第三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电池的第二正极,所述第二负连接端经由一第四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电池的第二负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锁,包括一锁芯和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内设有一用电单元,所述用电单元包括一第一正极和一第一负极,所述锁芯的表面设有一第一正连接端和一第一负连接端,所述第一正连接经由一第一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用电单元的第一正极,所述第一负连接端经由一第二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用电单元的第一负极,所述电子设备内设有一电池,所述电池包括一第二正极和一第二负极,所述电子设备的表面设有一第二正连接端和一第二负连接端,所述第二正连接端经由一第三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电池的第二正极,所述第二负连接端经由一第四导线电性连接所述电池的第二负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锁,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颖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德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