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白孝林专利>正文

高楼无源往复式群体自救逃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68714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楼无源往复式群体自救逃生系统,它包括基座、滚动固定在基座的支撑架、装设于支撑架的第一逃生仓、消除逃生仓加速度的阻尼机以及承重装置,所述第一逃生仓由承重绳悬挂,所述承重绳拉动所述承重装置(卷筒)转动,所述承重装置连接所述阻尼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楼无源往复式群体自救逃生系统,巧妙的结合了第二逃生仓,所述第二逃生仓与第一逃生仓双仓往复式连续使用,逃生人员直接乘坐逃生仓稳定迅速回到地面,当第一逃生仓到地面以后,载满逃生人员的第二逃生仓通过人员的重力将第一逃生仓拖回原楼层,继续救援剩下的逃生人员,在不需要电源的情况下可满足密集人群快速自救逃生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楼无源往复式群体自救逃生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楼逃生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用在高楼灾难(火灾、地震、恐怖事件等)发生时,供被困人群从楼顶或避难室墙外快速下降逃生的群体自救逃生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众多灾难中,高楼火灾、地震、恐怖事件最具突发性,它们给人类造成的伤亡也最大。主要原因是高楼灾难发生时无实用的群体自救逃生避难器材,对于高层建筑灾情突发时的民用自救器材,由于其用途、使用环境、保存时间等条件的特殊性,对救生器材的实用性和安全性都有极高的要求。可是,现有高层建筑用救生器材,由于受机械摩擦原理所限,结构设计不能保证安全实用,当灾害发生时,靠救援人员很难及时救出高层建筑内被困人员。其存在的主要缺点是:1、现有的群体逃生设备必须电源驱动,而灾难发生后,电源极大可能被切断,在没有电源的的情况下,传统的群体逃生设备无法启用。2、现有的群体逃生设备由于没有针对逃生人员设置保护装置,在高楼的情况下,由于楼高风大,逃生人员易恐高和受空中掉落异物伤害,或者逃生设备易摇摆旋转,如果撞击墙体则会严重威胁到逃生人员的生命健康,所以现有的群体逃生设备的运用会受到使用高度的限制。3、传统的逃生设备都是针对个体而设计的,目前还没有针对群体自救逃生使用的系统,所以一旦在灾难发生时,传统的逃生设备是无法达到群体自救逃生的目的的。4、传统的逃生设备只适合直筒楼,而对上细下粗或底部有裙楼的楼宇是无法安装使用的。5、现代城市建设发展快速,高层建筑相对集中,人员交通都很密集,一旦发生灾难,交通状况必然混乱恶化,救援人员以及救援车很难快速而及时地赶到事发现场,在最佳救援时间实施救援。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在高楼灾难(火灾、地震、恐怖事件等)发生时,供被困人群从楼顶或避难室墙外快速下降逃生的群体自救逃生系统。本专利技术的群体自救逃生系统填补了目前建筑群没有-->安全适用的无源群体自救逃生设备这一现状的空白。为建筑内受困人群快速自救逃生提供一种安全实用的疏散系统。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楼无源往复式群体自救逃生系统包括基座、滚动固定在基座的支撑架、装设于支撑架的第一逃生仓、消除逃生仓加速度的阻尼机以及承重装置,所述第一逃生仓由承重绳悬挂,所述承重绳拉动所述承重装置转动,所述承重装置连接所述阻尼机。所述承重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的可转动的第一卷筒、所述承重绳卷绕在第一卷筒上,所述阻尼机连接第一卷筒的轴。所述高楼无源往复式群体自救逃生系统还包括在地面与支撑架之间为第一逃生仓建立往复轨道的导向装置。所述支撑架上活动设置有第二逃生仓以及承重装置,所述第二逃生仓由承重绳悬挂,所述承重绳拉动所述承重装置转动,所述承重装置包括在第一卷筒旁设置的第二卷筒,所述承重绳的绕向与第一卷筒承重绳的绕向相反并卷绕在第二卷筒上,所述第二卷筒与第一卷筒之间通过离合器可连接或者断开。所述支撑架上还设置有在地面与支撑架之间为第二逃生仓建立往复轨道的导向装置。每一组导向装置包括装设在支撑架的紧轨双轮、被紧轨双轮紧固的连接逃生仓的钢丝绳导轨、装设在逃生仓两侧的导向定滑轮组、抛向地面的双轨平衡器、地面预埋的固定钩以及射绳枪。所述紧轨双轮由棘轮棘爪机构调节对导轨的夹紧力,所述棘轮棘爪机构由转盘手动调节。所述支撑架内设置有调控台,调控台收容所述第一卷筒、第二卷筒、所述阻尼机、扣住阻尼机用来制动的抱刹以及变速传动机构,所述变速传动机构的输出连接阻尼机的转子,所述第一卷筒通过传动链连接所述变速传动机构。所述支撑架通过移动装置将逃生仓推出高楼外,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摇柄以及支撑架定位卡,摇柄的转动通过齿链传动将支撑架的逃生仓推出高楼外。所述阻尼机将逃生仓的势能转化为电能,所述电能由可调能量接收装-->置吸收并以热能方式消耗。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的高楼无源往复式群体自救逃生系统,将可容纳多人的逃生仓结合消除逃生仓加速度的阻尼机,在灾难发生时,逃生人员直接乘坐逃生仓回到地面,本专利技术的群体自救逃生系统不需要电源,仅需简单的手动操作后即可使用,所述逃生系统不但可固定在楼顶使用,也可设置在楼内避难层使用,为高楼被困人群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快速自救逃生系统,可满足建筑灾难发生时被困人群快速自救逃生的需要;2)本专利技术的逃生系统,体系庞大,具有基座、滚动固定在基座的支撑架、装设于支撑架的第一逃生仓以及消除逃生仓加速度的阻尼机,并且所述逃生仓的负荷范围大,可满足一人或数十人同时使用自救逃生的需要;3)本专利技术的高楼无源往复式群体自救逃生系统,巧妙的结合了第二逃生仓,所述第二逃生仓与第一逃生仓双仓往复式连续使用,当第一逃生仓到地面以后,将离合器合上,逃生人员进入第二逃生仓,脱开抱刹后,满载人员的第二逃生仓开始下降,同时将第一逃生仓拖回原楼层,继续救援剩下的逃生人员,在不需要电源的情况下可满足密集人群快速自救逃生的需要;4)本专利技术的高楼无源往复式群体自救逃生系统,当第一逃生仓到地面以后,载满逃生人员的第二逃生仓通过人员的重力将第一逃生仓拖回原楼层,继续救援剩下的逃生人员,不需要电源;5)本专利技术的高楼无源往复式群体自救逃生系统,结构坚固、强度高,可适用于所有高度和形状的高楼;6)本专利技术的高楼无源往复式群体自救逃生系统,逃生仓容量大,并且逃生仓四周由金属壳体包围,安全可靠,可适用于恐高等各种身体状况的人的自救逃生避难;7)本专利技术的高楼无源往复式群体自救逃生系统,有阻尼机克服逃生仓的重力加速度,有坚固的逃生仓保护逃生人员,有导向装置可引导逃生仓降落在不易受下落异物伤害出仓人员的安全地带,同时克服了其他绳索式逃生设备在空中摇摆或旋转致命性问题,并且通过调节连接阻尼机的可调能量接收装置,可控制逃生仓下降的速度,所以本专利技术的逃生系统安全可靠、实用性极强。【附图说明】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高楼无源往复式群体自救逃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高楼无源往复式群体自救逃生系统的另一方向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高楼无源往复式群体自救逃生系统的导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高楼无源往复式群体自救逃生系统的逃生仓承重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高楼无源往复式群体自救逃生系统的调控装置结构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高楼无源往复式群体自救逃生系统的阻尼机闭合电路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高楼无源往复式群体自救逃生系统的调控台结构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高楼无源往复式群体自救逃生系统的调控台的另一方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楼无源往复式群体自救逃生系统,主要用在高楼灾难(火灾、地震、恐怖事件等)发生时,受困人员可利用它从任何高楼项或避难层窗户外迅速自救逃生。所述高楼无源往复式群体自救逃生系统包括基座12、滚动固定在基座12的支撑架10、装设于支撑架10的第一逃生仓20、第二逃生仓22、在地面与支撑架10之间为第一、第二逃生仓20、22建立往复轨道的导向装置、消除逃生仓加速度的阻尼机51、调控装置、连接阻尼机与逃生仓的承重装置以及将支撑架推出墙体的移动装置。所述基座12可固定在楼顶使用,也可设置在楼内避难层使用。所述机座12主要由钢轨、固定钢轨螺栓卡、配重物等组成。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架10为一方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楼无源往复式群体自救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滚动固定在基座的支撑架、装设于支撑架的第一逃生仓、消除逃生仓加速度的阻尼机以及承重装置,所述第一逃生仓由承重绳悬挂,所述承重绳拉动所述承重装置转动,所述承重装置连接所述阻尼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楼无源往复式群体自救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滚动固定在基座的支撑架、装设于支撑架的第一逃生仓、消除逃生仓加速度的阻尼机以及承重装置,所述第一逃生仓由承重绳悬挂,所述承重绳拉动所述承重装置转动,所述承重装置连接所述阻尼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无源往复式群体自救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的可转动的第一卷筒、所述承重绳卷绕在第一卷筒上,所述阻尼机连接第一卷筒的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楼无源往复式群体自救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楼无源往复式群体自救逃生系统还包括在地面与支撑架之间为第一逃生仓建立往复轨道的导向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楼无源往复式群体自救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活动设置有第二逃生仓以及承重装置,所述第二逃生仓由承重绳悬挂,所述承重绳拉动所述承重装置转动,所述承重装置包括在第一卷筒旁设置的第二卷筒,所述承重绳的绕向与第一卷筒承重绳的绕向相反并卷绕在第二卷筒上,所述第二卷筒与第一卷筒之间通过离合器可连接或者断开。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楼无源往复式群体自救逃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上还设置有在地面与支撑架之间为第二逃生仓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孝林
申请(专利权)人:白孝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