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神保好夫专利>正文

口罩制造方法、口罩以及口罩制造组合技术

技术编号:1368564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口罩制造方法、口罩以及口罩制造组合,可以制造减轻对鼻部以及鼻部周边的压迫,降低配戴者负担的口罩。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在热水中浸泡得到的可以变形的框构件,接触配合于口罩制造对象者的面部,使其包围被覆盖对象区域,之后将过滤构件(20)安装于冷却固定的框构件(10b)来制造口罩(1)。这样,就算在套头带等强力拉伸口罩本体整体的情况下,框构件整体吸收引力。因此,可以防止框构件(10b)的在对应于鼻部以及鼻部周边部分的严重变形,可以减轻对鼻部以及鼻部周边的压迫,降低配戴者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覆盖人面部的口鼻的口罩的制造方法,用该口罩制造方法制造的口罩以及口罩制造组合。
技术介绍
作为防尘用或防病原菌感染用的口罩,公知有用纤维性无纺织布的过滤材料等作为材料的口罩。作为此种口罩,为了填充面部与口罩之间的空隙,提出有一种口罩,其设有带状鼻夹,该带状鼻夹在口罩上边缘的与口罩配戴者鼻部分对应的部位可以变形,以配合配戴者鼻部的隆起(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4536440号说明书但是,防病原菌感染用的口罩为了可靠地填充面部与口罩之间的缝隙,在口罩上安装伸缩性强的套头带。将该套头带挂在配戴者的头顶部附近以及配戴者的头的后面,提高口罩本身与面部的密接性。通过像这样由于口罩本体整体被套头带较强地拉紧,随着构成口罩本体的过滤部分被拉伸,匹配于配戴者的鼻部隆起而变形的鼻夹两端也吸收套头带的引力而被向面部的左右方向拉伸。该鼻夹由于容易变形,所以通过两端被拉伸而使鼻夹伸展,鼻夹的中央区域紧紧贴在鼻部以及鼻部周边,强力压迫鼻部以及鼻部周边。鼻夹对鼻部以及鼻部周边的压迫,由于只要继续使用口罩就会持续,所以长时间配戴以往密接性高的口罩成为配戴者的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而提出,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制造减轻向鼻部以及鼻部周边的压迫、降低配戴者负担的口罩的口罩制造方法、用该口罩制造方法制造的口罩以及口罩组合。-->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达成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口罩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变形工序,在可以使框构件热变形的热源区域,将所述框构件放置一定时间,使所述框构件成为可变形的状态;配合工序,将在所述变形工序中变得可以变形的所述框构件,接触配合于口罩制造对象者的面部,包围被覆盖对象区域;安装工序,在所述配合工序后,将过滤构件安装于几乎变为固定状态的所述框构件。另外,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口罩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还具有再利用工序,在所述配合工序结束后,从几乎变为固定状态的所述框构件将使用完毕的所述过滤构件卸下,在该框构件上安装新的所述过滤构件。另外,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口罩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框构件采用热可塑性材料形成。另外,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口罩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框构件采用常温下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另外,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口罩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框构件具有至少可以将所述被覆盖对象区域即口鼻部分包括在内部的大小。另外,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口罩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工序使用粘合剂或卡扣将所述过滤构件安装于所述框构件。另外,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口罩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框构件的模子为环状。另外,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口罩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构成所述框构件的构件上有开孔。另外,本专利技术所述口罩的特征在于,在框构件上安装有过滤构件,所述框构件在热源区域放置一定时间而成为可变形的状态下,接触配合于口罩制造对象者的面部,之后几乎呈固定状态。另外,关于本专利技术的口罩制造组合的特征在于,具备:框构件,通过在热源区域放置一定时间而可以变形,并且用于配合向口罩制造对象者的面部;过滤构件,其用于安装在几乎呈固定状态的所述框构件上。根据本专利技术,将通过在可以使框构件热变形的热源区域放置一定时间而可以变形的框构件接触配合于口罩制造对象者的面部,使其包围被覆盖对象区域,之后将过滤构件安装于几乎呈固定状态的所述框构件来制造口-->罩,这样即使在因套头带等强力拉伸口罩本体整体的情况下,也由框构件整体吸收引力,因此,可以防止框构件的在对应于鼻部以及鼻部周边的部分的较大变形,可以减轻对鼻部以及鼻部周边的压迫,降低配戴者负担。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用于实施方式所述的口罩制造的框构件的模子的俯视图;图2是说明实施方式所述的口罩制造方法的图;图3是说明实施方式所述的口罩制造方法的图;图4是说明实施方式所述的口罩制造方法的图;图5是说明配合于口罩制造的对象者的面部变形的框构件的图;图6是说明配合于口罩制造的对象者的面部变形的框构件的图;图7是图5以及图6所示的框构件的俯视图;图8是说明向图7所示的框构件安装过滤构件的图;图9是说明向图7所示的框构件安装过滤构件的图;图10是实施方式所述的口罩周缘部的截面图;图11是实施方式所述的口罩的立体图;图12是表示配戴图11所示的口罩的图;图13是说明对现有技术所述的口罩施加的力的图;图14是从上方观察配戴图13所示的口罩的配戴者的图;图15是说明对图11所述的口罩施加的力的图;图16是从上方观察配戴图11所示的口罩的配戴者的图;图17是说明图11中框构件的再利用的图;图18是说明向图11所示的框构件安装过滤构件的其它例子的图;图19是表示图1所示的框构件模子的其它例子的俯视图;图20是表示图1所示的框构件模子的其它例子的俯视图。图中:1-口罩;10a、230a、240a-框构件模子;10b-框构件;20、20A、20B-过滤构件;20c-粘合剂;20d-带;113-鼻夹;120-口罩本体;120d-套头带;220c、220d-卡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口罩制造方法、用该口罩制造方法制造的口罩以及口罩制造组合。并且,本专利技术不限于该实施方式。另外,关于图面的表示,相同部分标以相同的符号。实施方式所述的口罩是通过在匹配于口罩制造对象者的面部的曲线而变形的框构件上安装过滤构件来制造的。首先,说明用于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口罩制造的框构件。图1是表示用于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口罩制造的框构件的模子的俯视图。如图1所示,用于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口罩制造的框构件模子10a为环状,为了覆盖被覆盖对象区域即口罩制造对象者的口鼻部分,至少具有内径Ra,能够在内部包含被覆盖对象区域即口罩制造对象者的口鼻部分。该内径Ra可以分别根据口罩配戴者的性别、年龄、人种等设定多个模式。另外,框构件模子10a例如宽度Da为1cm左右,厚度为1mm左右。该框构件模子10a的宽度以及厚度,可以对应于框构件模子10a的材料设定。形成框构件模子10a的材料具有这样的特性:在常温下具有弹性并且不易变形,但通过加热可以软化而加工成各种形状。形成框构件模子10a的材料,例如通过在60℃以上的热水中浸泡一定时间,表现出塑性,可以自由变形。并且形成框构件模子10a的材料,在接近人的体温温度附近的40℃左右的温度环境以及40℃以下的温度环境中,保持固定的状态。该框构件模子10a例如由聚氯乙烯树脂、丙烯酸树脂等热可塑性树脂形成。另外,框构件模子10a也可以使用表现出热可塑性的聚氨酯树脂来形成。接着,对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口罩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口罩制造方法中,首先如图2所示,将图1所示的框构件模子10a在热水L内浸泡一定时间,使框构件模子10a成为可变形的状态。即,进行变形工序,在可以使框构件模子10a热变形的热源区域即热水L内,将框构件模子10a放置一定时间,使框构件模子10a成为可变形的状态。接着如图3所示,将在浸泡于热水的变形工序中可以变形的框构件模子10a,接触于口罩制造对象者的面部,包围口罩的被覆盖对象区域的口鼻部分,如图4所示,进行匹配于面部曲线使框构件模子10a配合(fitting)的配合工序。此时,为了不使可以变形的框构件模子10a与面部之间产生空隙,-->使框构件模子10a配合。并且,框构件模子10a只要接触于口罩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口罩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有:    变形工序,在可以使框构件热变形的热源区域,将所述框构件放置一定时间,使所述框构件成为可变形的状态;    配合工序,将在所述变形工序中变得可以变形的所述框构件,接触配合于口罩制造对象者的面部,包围被覆盖对象区域;    安装工序,在所述配合工序后,将过滤构件安装于几乎变为固定状态的所述框构件。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7-4-13 2007-1058961.一种口罩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变形工序,在可以使框构件热变形的热源区域,将所述框构件放置一定时间,使所述框构件成为可变形的状态;配合工序,将在所述变形工序中变得可以变形的所述框构件,接触配合于口罩制造对象者的面部,包围被覆盖对象区域;安装工序,在所述配合工序后,将过滤构件安装于几乎变为固定状态的所述框构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再利用工序,在所述配合工序结束后,从几乎变为固定状态的所述框构件将使用完毕的所述过滤构件卸下,在该框构件上安装新的所述过滤构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构件采用热可塑性材料形成。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罩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构件采用热可塑性材料形成。5.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口罩制造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神保好夫
申请(专利权)人:神保好夫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