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常规钴-60治疗机的适形调强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68455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常规钴-60治疗机的适形调强治疗装置,它在常规钴-60治疗机的治疗头上安设有多叶光栅连接适配器2,通过该适配器可将多叶准直器与常规钴-60治疗机的治疗头相连接,并可随治疗头一起绕等中心旋转,多叶准直器的射野中心轴线与常规钴-60治疗机的射野输出轴相重合;且以数控三维坐标治疗床取代常规钴-60治疗机的模拟式治疗床;还设有一套定位床体和定位头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不但保留了原有的钴-60治疗机的功能,且可以用于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用途较广。(*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常规钴-60治疗机的适形调强治疗装置
本技术涉及放射医疗器械中的治疗设备,特别是在常规钴-60治疗机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而形成的能够实现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装置。二、
技术介绍
常规钴-60治疗机一般选用一个钴-60放射源,通过规则形状的准直器形成一定尺寸的放射野。常规钴-60治疗机可进行等中心旋转以便治疗时可从不同方位治疗肿瘤。但是,这种治疗机射野大,照射肿瘤时正常组织细胞也被大面积照射,尤其对皮肤损伤太大,因此,它只适用于手术前的辅助性放疗和放射性姑息治疗。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始于20世纪后期,它通过多叶光栅和叶片的合理摆位和联合运动,可以使照射野的有效形状与肿瘤在射野中心轴方向上的投影形状相一致,在调强治疗时可以使肿瘤内部各点的吸收剂量相等。通过适形调强治疗,可以在有效治疗肿瘤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护患者的正常组织免受放射伤害。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技术将是21世纪放射治疗技术的主流方向。-->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通过将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技术与常规钴-60治疗机相结合,在保留常规钴-60治疗机原有功能的基础上,加入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功能,使原有的钴-60治疗机的功能大大增强,以满足大多数肿瘤放射治疗的要求。为实现此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的设计方案:一种基于常规钴-60治疗机的适形调强治疗装置,包括常规钴-60治疗机1、多叶准直器5、数控三维坐标治疗床9等,其特征在于:a、在常规钴-0治疗机的治疗头上安设有多叶光栅连接适配器2,通过该适配器可将多叶准直器5与常规钴-60治疗机的治疗头相连接,并可随治疗头一起绕等中心旋转,多叶准直器5的射野中心轴线4与常规钴-60治疗机的射野输出轴相重合;b、以数控三维坐标治疗床9取代常规钴-60治疗机的模拟式治疗床;c、还设有一套定位床体和定位头架12。本技术是采用多叶准直器限制射野的形状,并通过数控三维坐标床的运动,结合定位床体实现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常规钴-60治疗机的治疗床一般都是模拟控制的,三维控制精度较低,为实现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功能,本实用新-->型采用数控三维坐标床来代替原有的模拟治疗床。该床可在x、y、z三个方向上高精度移动和定位,同时整个床体可绕等中心回转轴10旋转。同时,对治疗床绕等中心的旋转也施行精确控制改进。通过这些改进,可使治疗床的空间位置控制精度大幅度提高,能够满足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要求。在实施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时,病人在诊断和治疗时的精确重复摆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基本前提条件。为此,本技术中采用定位床体和定位头架,以实现病人的精确重复定位。综上可知,本技术结构合理,不但保留了原有的钴-60治疗机的功能,且可以用于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用途较广。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可知,在实施例中,本技术包括常规钴-60治疗机1、多叶光栅适配器2、多叶准直器5、定位床体和定位头架12、代替常规钴-60治疗机的模拟式治疗床的数控三维坐标治疗床9等。其中,多叶光栅适配器2安装于常规钴-60治疗机1的治疗头上,多叶准直器5可通过它与常规钴-60治疗机的治疗头相连接,并可随治疗头一起绕等中心旋转,多叶准直器5的射野中心轴线4与常规钴-60治疗机的-->射野输出轴相重合;数控三维坐标治疗床9可在x、y、z三个方向上高精度移动和定位,同时整个床体可绕等中心回转轴10旋转;图1中7为治疗头的旋转轴线。使用时,病人经CT或MR扫描后,得到一系列的断层图象,将这些图象送入治疗计划系统(TPS)中。在TPS中实施各种计算,确定肿瘤11的空间位置和形状,在合适的角度安排射野,并计算各射野的照射时间和调强剂量分布等。TPS在完成计划后,可按各射野的要求将治疗头、数控三维治疗床合理摆位,并控制多叶准直器5的运动,以实施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由于常规钴-60治疗机的源轴距离6较短,而且放射源3到治疗头的下端面距离在其中占据了相当大的一部分,所以,当治疗头加挂了多叶准直器5后,使得多叶准直器5的下端面距等中心的距离很近,在治疗头旋转时有与病人碰撞的可能,为此,本技术采用如下措施:在实施放射治疗时,通过数控三维治疗床的移动,使肿瘤11的治疗中心沿射野中心轴4向远离放射源3的方向移动10-30cm,图1中8所示即为此距离。这样,有效的避免了治疗头旋转时与病人碰撞的可能性,客观上达到了源轴距加大的放射治疗。另外,当采用多个射野治疗或不同角度连续放射治疗时,对不同射野,肿瘤的治疗中心沿射野中心轴向远离放射源方向移动的距离相同,亦为10-30cm。从而,通过治疗床与治-->疗头的联合运动,就实现了加大源轴距情况下的多射野或连续等中心治疗。在实施常规放射治疗时,可将多叶准直器5的窗口开到合适尺寸,或者将多叶准直器从治疗头上卸下,从而,使常规钴-60治疗机的原有功能可以完全不受本技术上述改进的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常规钴-60治疗机的适形调强治疗装置,包括常规钴-60治疗机(1)、多叶准直器(5)、数控三维坐标治疗床(9)等,其特征在于: a、在常规钴-60治疗机的治疗头上安设有多叶光栅连接适配器(2),通过该适配器可将多叶准直器(5)与常规钴-60治疗机的治疗头相连接,并可随治疗头一起绕等中心旋转,多叶准直器(5)的射野中心轴线(4)与常规钴-60治疗机的射野输出轴相重合; b、以数控三维坐标治疗床(9)取代常规钴-60治疗机的模拟式治疗床; c、还设有一套定位床体和定位头架(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常规钴-60治疗机的适形调强治疗装置,包括常规钴-60治疗机(1)、多叶准直器(5)、数控三维坐标治疗床(9)等,其特征在于:a、在常规钴-60治疗机的治疗头上安设有多叶光栅连接适配器(2),通过该适配器可将多叶准直器(5)与常规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建华罗宁韩军李琦康凯柴广秘迟准林乐谦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现代高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