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装置及其触头组件及其静触头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67993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8 07: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开关装置及其触头组件及其静触头,开关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中设有触头组件,触头组件包括动触头和静触头,静触头包括外侧支撑,外侧支撑上设有用于与动触头的外周面接触导电配合的外导电部,静触头还包括内侧支撑,内侧支撑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动触头的内周面接触导电配合的内导电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静触头还包括内侧支撑,内侧支撑上设有用于与动触头的内周面接触导电配合的内导电部,内导电部和外导电部同时作用,增大了静触头与动触头之间的接触面积,降低了两者之间的接触电阻,提升了导电通流能力,有效减少了发热现象,能够适用于大电流场合,延长了开关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开关装置及其触头组件及其静触头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电网的不断发展,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在电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电压等级和电流等级也不断提高,三工位隔离接地开关因结构上的隔离和接地的高可靠性联锁而得到广泛使用。三工位隔离接地开关具有合闸、隔离和接地三个工作状态,使用时动触头分别与合闸静触头和接地静触头接触导电,实现三工位隔离接地开关的合闸和接地工作状态,当动触头不与任何一个静触头接触时,实现隔离工作状态。为了提高动触头与两端的静触头之间的接触压力,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接触电阻,一般在静触头内设置有弹性导电体,授权公告号为CN204067160U,授权公告日为2014.12.31的中国技术专利就公开了一种三工位隔离开关,包括绝缘壳体,绝缘壳体中设有可以在直动滑轨中滑动的移动导杆即动触头,动触头为圆柱形,直动滑轨的两侧分别设有隔离静触头和接地静触头,隔离静触头和接地静触头中设有与动触头的外周面接触配合的圆柱孔,当动触头与隔离静触头连接时,实现合闸,当动触头与接地静触头连接时,实现接地,当动触头位于中间时,实现隔离。同时,当隔离静触头和接地静触头分别与动触头接触时,对动触头还有一个支撑作用。为了增大动触头与隔离静触头和接地静触头之间的接触压力,增加接触面积,减少接触电阻,在隔离静触头和接地静触头的圆柱孔的孔壁上均设置有触指弹簧。由于触指弹簧仅是与动触头的外周面接触,因此动触头与隔离静触头和接地静触头之间的接触面积仍然是很有限的,即仍然存在比较大的接触电阻,导电通流能力有限,当开关设备的电流比较大时,仍会存在比较严重的发热现象,影响隔离开关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触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静触头与动触头的接触电阻较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该静触头的触头组件及开关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中静触头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静触头,包括外侧支撑,外侧支撑上设有用于与动触头的外周面接触导电配合的外导电部,静触头还包括内侧支撑,内侧支撑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动触头的内周面接触导电配合的内导电部。所述内导电部为内弹性导电体,外导电部为外弹性导电体,外弹性导电体的尺寸大于内弹性导电体的尺寸。外弹性导电体的前端部位于内弹性导电体的前端部之前以用于先与动触头接触。外弹性导电体和内弹性导电体的数量均可根据产品额定电流大小的不同进行调整。所述内侧支撑和外侧支撑围成环形的导向空间。所述外侧支撑的后侧设置有第一底板,所述内侧支撑的后侧设置有第二底板,外侧支撑和第一底板以及内侧支撑和第二底板均构成杯形结构,第二底板固定在第一底板的前端。所述内侧支撑上设有用于对绝缘传动杆进行让位的让位凹部。本专利技术中触头组件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触头组件,包括动触头以及上述静触头。本专利技术中开关装置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开关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中设有触头组件,触头组件包括动触头以及上述静触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静触头还包括内侧支撑,内侧支撑上设有用于与动触头的内周面接触导电配合的内导电部,内导电部和外导电部同时作用,增大了静触头与动触头之间的接触面积,降低了两者之间的接触电阻,提升了导电通流能力,有效减少了发热现象,能够适用于大电流场合,延长了开关装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开关装置的一个实施例中的触头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侧支撑;2.第二底板;3.内弹性导电体;4.动触头;5.绝缘传动杆;6.外弹性导电体;7.安装孔;8.第一底板;9.固定孔;10.内侧支撑。具体实施方式开关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该开关装置是一种三工位隔离开关,三工位隔离开关包括壳体(图中未示出),壳体中设有触头组件,触头组件包括动触头4和静触头,该静触头可以是隔离静触头,也可以是接地静触头。所述静触头包括外侧支撑1,外侧支撑1上设有用于与动触头4的外周面接触导电配合的外导电部,在该实施例中外导电部为外弹性导电体6。静触头还包括内侧支撑10,内侧支撑10上设有用于与动触头4的内周面接触导电配合的内导电部,在该实施例中内导电部为内弹性导电体3,外弹性导电体6的尺寸大于内弹性导电体3的尺寸,外弹性导电体6的前端部位于内弹性导电体3的前端部之前以用于先与动触头4接触。外侧支撑1和内侧支撑10围成环形的用于动触头4插入的导向空间,外侧支撑1的后侧设置有第一底板8,内侧支撑10的后侧设置有第二底板2,外侧支撑1和第一底板8以及内侧支撑10和第二底板2均构成杯形结构,在该实施例中外侧支撑1和第一底板8以及内侧支撑10和第二底板2均为一体设置,内侧支撑10上设有用于对绝缘传动杆5进行让位的让位凹部。第二底板2固定在第一底板8的前端,第一底板8上设置有用于与开关装置的壳体固定相连的安装孔7,为了同时便于第二底板2与壳体的固定,在第二底板2上与安装孔7的对应位置设置有固定孔9。三工位隔离开关的工作原理是:在绝缘传动杆5的作用下,动触头4可以左右移动,从而与隔离静触头或接地静触头接触导电,实现合闸和接地工作状态,动触头4与静触头接触时,动触头4的外周面与外弹性导电体6接触导电,动触头4的内周面与内弹性导电体3接触导电,且外侧支撑1和内侧支撑10围成环形的用于动触头4插入的导向空间,保证了动触头4与静触头的插合同轴度,降低了插合时的滑动摩擦力,并保证了动触头4与外弹性导电体6和内弹性导电体3的良好接触。外弹性导电体6和内弹性导电体3同时作用,增大了静触头与动触头4之间的接触面积,降低了两者之间的接触电阻,提升了导电通流能力,有效减少了发热现象,能够适用于大电流场合,延长了三工位隔离开关的使用寿命。采用设置内侧支撑10,并在内侧支撑10上设置内弹性导电体3,从而增大了动触头4和静触头的接触面积,而不是单纯的在外侧支撑1的轴向长度上增加外弹性导电体来增加接触面积,这样做就是在保证产品轴向长度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增大接触面积,使结构紧凑且便于设置。另外,外侧支撑1和内侧支撑10同时对动触头4起支撑作用,与现有技术中只有外侧支撑支撑动触头相比,这种支撑方式的支撑效果更好,避免了只有一个外侧支撑时,动触头自重作用太大,使弹性导电体发生变形从而影响接触导电效果。外弹性导电体6的尺寸(包括各截面的截面尺寸)均大于内弹性导电体3的尺寸,且外弹性导电体6的前端部位于内弹性导电体3的前端部之前,外弹性导电体6先与动触头4接触,这样设置是考虑到,内侧支撑10只是作为增加的辅助导电支撑设置在外侧支撑1内,外侧支撑1仍然是主要的导电支撑,再结合内侧支撑10的自身尺寸,因此内弹性导电体3的尺寸小于外弹性导电体6的尺寸。而由于内弹性导电体3的尺寸小于外弹性导电体6的尺寸,因此将外弹性导电体6先与动触头4接触,这样设置是为了避免动触头与静触头在合闸和分闸过程中产生电弧时,电弧很容易就将尺寸较小的内弹性导电体3烧坏。外弹性导电体6和内弹性导电体3的数量均可根据产品额定电流大小的不同进行调整,当产品额定电流较大时,可以适当增加外弹性导电体6和内弹性导电体3的数量,反之当产品额定电流较小时,可以适当减少外弹性导电体6和内弹性导电体3的数量。在该实施例中,外弹性导电体6和内弹性导电体3均为圆环状,且由于外侧支撑1作为主要的导电支撑,外弹性导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开关装置及其触头组件及其静触头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静触头,包括外侧支撑,外侧支撑上设有用于与动触头的外周面接触导电配合的外导电部,其特征在于:静触头还包括内侧支撑,内侧支撑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动触头的内周面接触导电配合的内导电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触头,包括外侧支撑,外侧支撑上设有用于与动触头的外周面接触导电配合的外导电部,其特征在于:静触头还包括内侧支撑,内侧支撑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动触头的内周面接触导电配合的内导电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电部为内弹性导电体,外导电部为外弹性导电体,外弹性导电体的尺寸大于内弹性导电体的尺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触头,其特征在于:外弹性导电体的前端部位于内弹性导电体的前端部之前以用于先与动触头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触头,其特征在于:外弹性导电体和内弹性导电体的数量均可根据产品额定电流大小的不同进行调整。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小钊汤清双梁利娟李猛郑晓果杨镇宁白维正王廷华
申请(专利权)人:许继集团有限公司许昌许继德理施尔电气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