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合湿热体质者饮用的白茶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676577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8 0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合湿热体质者饮用的白茶,由下列物质制成:茶鲜叶、黄瓜、芹菜、赤小豆、藕片、莲子、葛根、茯苓、茵陈蒿、枸杞子、桑葚。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对白茶的各个制作工艺进行了合理的搭配、严格的控制,大大缩短了制作周期,提升了工作效率,制得的白茶具有色、香、味、形俱佳,有效成份浸出物较高的特点,适合湿热体质的人饮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中茶叶的工艺
,具体涉及一种适合湿热体质者饮用的白茶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茶是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在近现代,随着全球软饮料市场迅速地发展,碳酸饮料后起而占了主导地位,其次是果汁饮料和矿泉水。近年来,原来备受推崇的碳酸饮料销量逐渐减弱而以茶饮料为代表的无糖饮品迅速崛起,成为饮料市场新的主力军。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注重起养生,而茶饮料被认为是符合现代人崇尚天然、绿色的饮品。白茶,属微发酵茶,是中国茶农创制的传统名茶,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白茶性清凉,具有退热降火、解酒醒酒、清热润肺、平肝益血、消炎解毒、降压减脂、消除疲劳等功效。目前白茶制作中存在着工序周期相对较长,生产效率低下,制出的白茶有效成份浸出物较低、品相较差等问题。现代中医将人体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特禀质、气郁质、血瘀质、痰湿质和湿热质9种。体质是在先天禀赋(父母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个体差异。不同体质人的饮食、营养需求等规律均不相同,同种食物对于不同体质的人来说,其营养价值以及食用效果会有差异,白茶亦如此。白茶的药性较为宽泛,对大多数人均具有良好的益处,但不同的药性对相应体质的人会有所损伤,进而降低了白茶的饮用效果。目前市场上还未见有专门适用于相应体质的白茶饮品。湿热体质的人,面部和鼻尖总是油光发亮,脸上容易生粉刺,皮肤容易瘙痒。常感到口苦、口臭或嘴里有异味,大便粘滞不爽,小便有发热感,尿色发黄,女性常带下色黄,男性阴囊总是潮湿多汗。患病倾向是疮疖、黄疸等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适合湿热体质者饮用的白茶及其制作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适合湿热体质者饮用的白茶,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制成:100份茶鲜叶、3份黄瓜、4份芹菜、3份赤小豆、5份藕片、6份莲子、4份葛根、2份茯苓、4份茵陈蒿、3份枸杞子、4份桑葚。一种适合湿热体质者饮用的白茶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鲜叶采摘:采摘一芽一两叶的茶树鲜叶,不要雨水叶和病虫叶;(2)处理液制备:a.将黄瓜、芹菜、赤小豆和藕片共同放入石臼中研磨粉碎,然后用纱布滤去滤渣得滤液,再将滤液同其质量2倍的清水混合均匀,并加热至37~42℃,搅拌15~20min后取出得溶液A备用;b.将莲子、葛根和茯苓共同放入盛有麦麸的砂锅中,加热砂锅至麦麸的温度达100~105℃,此时开始不断翻炒10~15min,待葛根表面呈浅黄色时停止炒制,然后将莲子、葛根和茯苓取出后得炒制药物备用;对上述三种药物进行炒制后,有利于降低其过于刺激性的成分,又能增强其药效,可进一步提升茶叶的饮用价值;c.将操作b中的炒制药物与茵陈蒿、枸杞子、桑葚共同放入盛有无水乙醇的浸提罐中浸提,同时对浸提罐进行超声波处理,一次超声波处理时的施加强度为28KHz,在此条件下浸提25min,二次超声波处理时的施加强度为32KHz,在此条件下浸提20min,三次超声波处理时的施加强度为35KHz,在此条件下浸提15min,此为一个循环,接着再返回用一次超声波处理的强度进行浸提,不断重复循环提取4~5h后取出提取液得溶液B备用;提取时采用循环不同强度超声波处理的方式,利于较难物质的浸出,提高了提取物的成分与含量,进而提升了提取液的价值;d.将操作a中的溶液A、操作c中的溶液B与其总质量相等的蒸馏水混合均匀成混合液,然后再向混合液中加入其质量2.5~3%的酶、2~3%的氨基酸,最后充分混合均匀即得处理液;(3)鲜叶预处理:将采摘后的鲜叶置于恒温室内,控制室内的温度为43℃,将制得的处理液均匀喷洒在鲜叶上,同时在恒温室内施加微波处理,微波的输出功率为3.5KW,共同处理18min即可;(4)晾青:将预处理后的鲜叶,以3~4cm厚度均匀摊放于软匾或篾席上,摊放室空气的相对湿度控制在80~85%,室温控制在14~18℃,叶温控制在32℃以内,摊放时长为1~2h,摊放鲜叶直至叶质萎软,嫩梗折不断,有淡淡清香即可;(5)杀青:将晾青好的鲜叶投入滚筒杀青机中,机温控制在180℃~190℃,鲜叶从进入至出需2~3分钟,鲜叶的投入量为260~300Kg/h;(6)理条定型:将杀青后的鲜叶倒入理条机,以每分钟 60~80转的转速转动,将定型棒放入,1~2分钟后将定型棒取出;(7)真空烘干:对定型后的鲜叶进行真空烘干,控制真空烘干的温度为67℃、真空度为-0.068MPa,待鲜叶的水含量为4~5%时即可。对鲜叶进行真空烘干,可最大程度保留白茶的芳香与营养价值,稳定了预处理的作用效果。进一步的,步骤(2)操作d中所述的酶由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木聚糖酶组成,所述的氨基酸由苯丙氨酸、亮氨酸、甘氨酸、色氨酸和蛋氨酸组成。进一步的,步骤(2)制备的处理液需在8h内使用完毕。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黄瓜、芹菜、赤小豆、藕片、莲子、葛根、茯苓、茵陈蒿、枸杞子以及桑葚的提取物不仅很好的改善了白茶的药性,赋予了其利于湿热体质人体体质健康的功能特性,又富含大量的营养元素,进一步提升了白茶的饮用效果与价值,最终使得白茶在发挥自身独特功能的同时,显著降低其对湿热体质者的刺激作用,并能降低湿热体质饮用者疮疖、黄疸、口臭等疾病的生病率。(2)处理液中的酶可对鲜叶细胞壁起到一定的溶解作用,可缩短后续处理操作的时长,并能提高物质的渗入速度,添加的氨基酸不仅可改善白茶的风味,又提升了白茶的营养价值与口感,在对鲜叶预处理时施加的微波可显著增强酶的作用效果,提高中药提取成分渗入嫩叶中的速度和含量,不仅提高了物质的利用率,又显著缩短了整个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益。(3)本专利技术方法对白茶的各个制作工艺进行了合理的搭配、严格的控制,大大缩短了制作周期,提升了工作效率,制得的白茶具有色、香、味、形俱佳,有效成份浸出物较高的特点,适合湿热体质的人饮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适合湿热体质者饮用的白茶,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制成:100份茶鲜叶、3份黄瓜、4份芹菜、3份赤小豆、5份藕片、6份莲子、4份葛根、2份茯苓、4份茵陈蒿、3份枸杞子、4份桑葚。一种适合湿热体质者饮用的白茶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鲜叶采摘:采摘一芽一两叶的茶树鲜叶,不要雨水叶和病虫叶;(2)处理液制备:a.将黄瓜、芹菜、赤小豆和藕片共同放入石臼中研磨粉碎,然后用纱布滤去滤渣得滤液,再将滤液同其质量2倍的清水混合均匀,并加热至37~42℃,搅拌15~20min后取出得溶液A备用;b.将莲子、葛根和茯苓共同放入盛有麦麸的砂锅中,加热砂锅至麦麸的温度达100~105℃,此时开始不断翻炒10~15min,待葛根表面呈浅黄色时停止炒制,然后将莲子、葛根和茯苓取出后得炒制药物备用;c.将操作b中的炒制药物与茵陈蒿、枸杞子、桑葚共同放入盛有无水乙醇的浸提罐中浸提,同时对浸提罐进行超声波处理,一次超声波处理时的施加强度为28KHz,在此条件下浸提25min,二次超声波处理时的施加强度为32KHz,在此条件下浸提20min,三次超声波处理时的施加强度为35KHz,在此条件下浸提15min,此为一个循环,接着再返回用一次超声波处理的强度进行浸提,不断重复循环提取4~5h后取出提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合湿热体质者饮用的白茶,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制成:100份茶鲜叶、3份黄瓜、4份芹菜、3份赤小豆、5份藕片、6份莲子、4份葛根、2份茯苓、4份茵陈蒿、3份枸杞子、4份桑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合湿热体质者饮用的白茶,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制成:100份茶鲜叶、3份黄瓜、4份芹菜、3份赤小豆、5份藕片、6份莲子、4份葛根、2份茯苓、4份茵陈蒿、3份枸杞子、4份桑葚。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合湿热体质者饮用的白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鲜叶采摘:采摘一芽一两叶的茶树鲜叶,不要雨水叶和病虫叶;(2)处理液制备:a.将黄瓜、芹菜、赤小豆和藕片共同放入石臼中研磨粉碎,然后用纱布滤去滤渣得滤液,再将滤液同其质量2倍的清水混合均匀,并加热至37~42℃,搅拌15~20min后取出得溶液A备用;b.将莲子、葛根和茯苓共同放入盛有麦麸的砂锅中,加热砂锅至麦麸的温度达100~105℃,此时开始不断翻炒10~15min,待葛根表面呈浅黄色时停止炒制,然后将莲子、葛根和茯苓取出后得炒制药物备用;c.将操作b中的炒制药物与茵陈蒿、枸杞子、桑葚共同放入盛有无水乙醇的浸提罐中浸提,同时对浸提罐进行超声波处理,一次超声波处理时的施加强度为28KHz,在此条件下浸提25min,二次超声波处理时的施加强度为32KHz,在此条件下浸提20min,三次超声波处理时的施加强度为35KHz,在此条件下浸提15min,此为一个循环,接着再返回用一次超声波处理的强度进行浸提,不断重复循环提取4~5h后取出提取液得溶液B备用;d.将操作a中的溶液A、操作c中的溶液B与其总质量相等的蒸馏水混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多兴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上行山茶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