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峙皓专利>正文

1064nm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7166 阅读:2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1064nm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其构成如下:电源(1)、微控制器单元(2)、1064nm半导体激光线阵模块(3)、热电制冷和风冷器(4)、激光束整形系统(5)、激光指示器(6)、耦合器(7)、医用光纤(8)、医疗头(9)、键盘(10)、语音提示器(11)、打印机(12)、脚踏开关(13)。与现有的采用Nd:YAG激光器的1064nm波段激光治疗仪相比较,1064nm波段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由于去掉了Nd:YAG激光器中整个固体激光晶体及庞大的电源等,因而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结构简单、不需水冷、操作简单、易于模块化等众多优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的输出激光1064nm波段的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是更加简洁、经济、实用的激光治疗仪。(*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激光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输出波长1064nm的半导体激光治疗仪。技术背景激光以其单色性、方向性及高强度等独特的性能,受到医学临床界的重视,红宝石激光技术后仅一年,即1961年就应用于眼科治疗,从而开辟了一门新的医学边缘学科——激光医学。现在激光医疗已应用于100多种疾病的治疗和理疗,并可实施美容,为改善人类医疗保健条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激光以其高强度的热效应使组织产生凝固、炭化、汽化,其中汇聚光可作为手术刀进行组织的切割,低功率密度激光进行组织凝固或止血,也可进行理疗。1064nm波段激光由于汽化切割或散焦照射止血的效果很好,而越来越多的应用在血管丰富部位、外伤或出血量多的手术中,例如,脑室内肿瘤、颅底肿瘤及多种硬质肿瘤切除,肝脏切除以及肥大的舌扁桃体切除等,此外,还可应用于皮肤外科、美容科、妇产科、耳鼻喉科、眼科牙科、呼吸内科、泌尿科、口腔科、骨科等科室中的相应疾病治疗中。现有的1064nm激光治疗仪基本是通过灯泵或二极管泵浦的Nd:YAG激光器产生1064nm波段激光(激光医疗装置CN 1100920A),但该机体积庞大、效率低,运行时用电、用水量大,限制了1064nm波段激光治疗仪的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的1064nm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由于Nd:YAG激光器作为激光光源而带来的装置体积庞大、效率低、用电、用水量大的问题,本技术采用输出1064nm波段的大功率半导体激光线阵作为激光光源,既达到了Nd:YAG激光治疗仪相同的波-->长1064nm输出,同时也实现了整机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耗电省、工作寿命长等优点的1064nm半导体激光治疗仪。下面结合附图来介绍实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1064nm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的构成为:电源1、微控制器单元2、1064nm半导体激光线阵模块3、热电制冷和风冷器4、激光束整形系统5、激光指示器6、耦合器7、医用光纤8、医疗头9、键盘10、语音提示器11、打印机12和脚踏开关13;电源1与微控制器单元2联接;微控制器单元2分别与1064nm半导体激光线阵模块3、热电制冷和风冷器4、激光束整形系统5、激光指示器6、耦合器7、医用光纤8、医疗头9、键盘10、语音提示器11、打印机12及脚踏开关13联接;1064nm半导体激光线阵模块3与激光整形器5联接;整形后的激光束和指示光6一起经过耦合器7耦合进入医用光纤8与医疗头9。如图2所示,所述的电源1的构成为:稳压电源14,电流调节组件单元15,恒流控制单元16,VMOS管17和电阻18;所述的稳压电源14的一端与1064nm半导体激光线阵模块3联接,稳压电源14的另一端与220V电源联接;VMOS管17与1064nm半导体激光线阵模块3的另一端联接,其另一端与电阻18的一端联接,其第三端与恒流控制单元16的一端联接;恒流控制单元16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流调节组件单元15的一端及电阻18的一端联接;电阻18的另一端与公共极联接;电流调节组件单元15的另一端与220V电源联接;稳压电源14提供稳定电压;稳压电源14优先采用D048025017M2N集成功率模块。这类模块的电力电子变换技术采用了零电流、零电压开关技术,模块的噪声是传统变换器噪声的十分之一到百分之一,这对噪声极为敏感的半导体激光线阵模块3可满足技术要求,并且电源的体积大为缩小;电源1可以实现恒电流直流驱动;电流调节单元15调节恒流控制单元16的输出电压D。1064nm半导体激光器线阵模块3的输出波长为1064nm,电压的很小变化将引起电流较大的变化,为了保证其稳定的-->工作,采用VMOS管17,并通过采样电阻18构成电流串联负反馈对1064nm半导体激光器线阵模块3进行恒流控制;当电流达到规定值后,微控制器2控制语音提示器11发出提示音;语音提示器11优先采用SGZ07;如图3所示,所述的微控制器单元2的构成为:串口通信接口33、微控制器34、键盘接口35、A/D转换单元36、数字量输出接口37、E2PROM内存器26和脚踏开关接口27;所述的微控制器34分别与串口通信接口33、键盘接口35、A/D转换单元36、数字量输出接口37、E2PROM内存26和脚踏开关接口27键盘接口联接;E2PROM内存器26储存20种治疗模式,治疗模式包括治疗过程中的所需的激光能量、发射时间和脉冲频率;所述的微控制器单元2通过键盘接口35与输入键盘24和本地显示单元25联接,通过A/D转换单元36与激光器电压检测单元19、激光器温度检测单元20和激光器电流检测单元21分别联结,从而分别接收1064nm半导体激光线阵模块3的电压检测信号、激光器温度检测信号和激光器电流检测信号;通过数字量输出接口37与脉宽频率控制单元22和指示光强度控制单元23分别联接,分别进行控制脉冲宽度和指示光亮度,通过数字量输出接口37还与激光恒流控制单元28、温度调节单元29、声光报警单元30、打印机31及关断控制单元32分别联结。所述的1064nm半导体激线阵模块3,该模块3是激光线阵;优先选用国际通用的CS-2封装结构的线阵模块;所述的热电制冷和风冷器4,其中的电制冷器优先选用12708型号,风冷扇优先选用109R1212H1011型号;激光束整形系统5优先选用OB-3型号。下面介绍本技术的1064nm半导体激光治疗仪的动态工作过程:微控制器单元2对状态、输入、输出、提示等进行控制。如图3及流程图4所示,-->开机后,经步骤110,微控制器单元2的微控制器34对各单元进行初始化设置;经步骤120,进入自动/手动选择接口;若在步骤120中,选择手动,经步骤130,执行输出功率设置:微控制器单元2通过数字量输出单元37控制数字电位器18,调节稳压电源14中的VICOR电源模块输出电压,达到控制激光器电源内耗功率和控制激光器电流;通过测量MOSFET管电压17,动态调控稳压电源14中的VICOR模块的输出电压,以期达到恒流控制;经步骤140,进行脉冲选择:由键盘设置、调节控制仪器输出连续、单脉冲或重复脉冲激光信号。脉冲宽度可在100ms-1s范围内连续可调,脉冲频率可在0.1Hz-10Hz范围内连续可调。微控制器单元2通过数字量输出单元37输出脉冲宽度100ms-1s,脉冲频率0.1Hz-10Hz的脉冲信号,微控制器2通过数字量输出单元37控制数字电位器18;数字电位器18优先选用美围Xicor公司X系列非易失性数字电位器,将数字量信号转变成相应的电压信号,用于设定指示光亮度,激光器温度,激光器电流;通过数字PID控制算法,控制激光器温度在设定值范围内;经步骤150,设置工作时间;经步骤160,调整指示光6瞄准治疗部位。经步骤170,判断是否到达指定部位;若未到达指定部位,返回步骤160继续调整;到达指定部位,经步骤180,开始治疗,启动恒流、温度、功耗控制:微控制器单元2,通过模拟量输入单元(A/D转换器)接收1064nm半导体激光线阵模块3信号,激光器温度检测信号和激光器电流检测信号;所述的温度控制,激光器温度检测单元20的温度传感器优先选用AD590,由同相比例运算电路对温度信号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064nm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构成如下:电源(1)、微控制器单元(2)、1064nm半导体激光线阵模块(3)、热电制冷和风冷器(4)、激光束整形系统(5)、激光指示器(6)、耦合器(7)、医用光纤(8)、医疗头(9)、键盘(10)、语音提示器(11)、打印机(12)、脚踏开关(13);电源(1)与微控制器单元(2)联接;微控制器单元(2)分别与1064nm半导体激光线阵模块(3)、热电制冷和风冷器(4)、激光束整形系统(5)、激光指示器(6)、耦合器(7)、 医用光纤(8)、医疗头(9)、键盘(10)、语音提示器(11)、打印机(12)及脚踏开关(13)联接;1064nm半导体激光线阵模块(3)与激光整形器(5)联接;整形后的激光束和指示光(6)一起经过耦合器(7)耦合进入医用光纤(8)与医疗头(9);所述的电源(1)的构成为:稳压电源(14),电流调节组件单元(15),恒流控制单元(16),VMOS管(17)和数字电位器(18);所述的稳压电源(14)的一端与1064nm半导体激光线阵模块(3)联接,稳压电源(14)的另 一端与220V电源联接;VMOS管(17)与1064nm半导体激光线阵模块(3)的另一端联接,其另一端与数字电位器(18)的一端联接,其第三端与恒流控制单元(16)的一端联接;恒流控制单元(16)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流调节组件单元(15)的一端及数字电位器(18)的一端联接;数字电位器(18)的另一端与公共极联接;电流调节组件单元(15)的另一端与220V电源联接;所述的微控制器单元(2)的构成为:串口通信接口(33)、微控制器(34)、键盘接口(35)、A/D转换单元( 36)、数字量输出接口(37)、E↑[2]PROM内存器(26)和脚踏开关接口(27);所述的微控制器(34)分别与串口通信接口(33)、键盘接口(35)、A/D转换单元(36)、数字量输出接口(37)、E↑[2]PROM内存(26)和脚踏开关接口(27)键盘接口联接;E↑[2]PROM内存器(26)储存20种治疗模式;所述的微控制器单元(2)通过键盘接口(35)与输入键盘(24)和本地显示单元(25)联接,通过A/D转换单元(36)与激光器电压检测单元(19)、激光 器温度检测单元(20)和激光器电流检测单元(21)联结,从而分别接收1064nm半导体激光线阵模块(3)的电压检测信号、激光器...

【技术特征摘要】
1.1064nm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构成如下:电源(1)、微控制器单元(2)、1064nm半导体激光线阵模块(3)、热电制冷和风冷器(4)、激光束整形系统(5)、激光指示器(6)、耦合器(7)、医用光纤(8)、医疗头(9)、键盘(10)、语音提示器(11)、打印机(12)、脚踏开关(13);电源(1)与微控制器单元(2)联接;微控制器单元(2)分别与1064nm半导体激光线阵模块(3)、热电制冷和风冷器(4)、激光束整形系统(5)、激光指示器(6)、耦合器(7)、医用光纤(8)、医疗头(9)、键盘(10)、语音提示器(11)、打印机(12)及脚踏开关(13)联接;1064nm半导体激光线阵模块(3)与激光整形器(5)联接;整形后的激光束和指示光(6)一起经过耦合器(7)耦合进入医用光纤(8)与医疗头(9);所述的电源(1)的构成为:稳压电源(14),电流调节组件单元(15),恒流控制单元(16),VMOS管(17)和数字电位器(18);所述的稳压电源(14)的一端与1064nm半导体激光线阵模块(3)联接,稳压电源(14)的另一端与220V电源联接;VMOS管(17)与1064nm半导体激光线阵模块(3)的另一端联接,其另一端与数字电位器(18)的一端联接,其第三端与恒流控制单元(16)的一端联接;恒流控制单元(16)的另一端分别与电流调节组件单元(15)的一端及数字电位器(18)的一端联接;数字电位器(18)的另一端与公共极联接;电流调节组件单元(1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峙皓张淑珍甘露丁宝君
申请(专利权)人:王峙皓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