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牌识别外置补光灯的自动调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67033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7 15: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牌识别外置补光灯的自动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车辆进入车牌识别区域前获取车牌识别区域的光照强度、车辆的高度;b、根据所获取的车辆高度,通过下述公式调整补光灯角度:Y=60X-60;其中,Y为补光灯射出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X为车辆高度;c、根据所获取的光照强度,调整补光灯的实际功率,所获取的光照强度越高,补光灯的实际功率越小;所获取的光照强度越低,补光灯的实际功率越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车牌识别外置补光灯的自动调控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补光灯光照角度与光照强度均固定不变,难以准确的对各种高度的车型进行补光的问题,实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补光灯光照角度与强度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牌识别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车牌识别外置补光灯的自动调控方法
技术介绍
车牌识别技术是计算机视频图像识别技术在车辆牌照识别中的一种应用。车牌识别是现代智能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应用十分广泛。它以数字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等技术为基础,对摄像机所拍摄的车辆图像或者视频序列进行分析,得到每一辆汽车唯一的车牌号码,从而完成识别过程。通过一些后续处理手段可以实现停车场收费管理,交通流量控制指标测量,车辆定位,汽车防盗,高速公路超速自动化监管、闯红灯电子警察、公路收费站等等功能。对于维护交通安全和城市治安,防止交通堵塞,实现交通自动化管理有着现实的意义。车牌识别技术是在停车场管理中识别车辆身份的主要手段。对于光线不佳的停车场如地下、室内停车场等,为了得到更好的成像质量和提高识别率,需要安装外置补光灯。然而,不同车型具有不同的高度,其车牌悬挂高度也有差异,但是现有的外置补光灯光照角度与光照强度均固定不变,难以准确的对各种高度的车型进行补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车牌识别外置补光灯的自动调控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补光灯光照角度与光照强度均固定不变,难以准确的对各种高度的车型进行补光的问题,实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补光灯光照角度与强度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车牌识别外置补光灯的自动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车辆进入车牌识别区域前获取车牌识别区域的光照强度、车辆的高度;b、根据所获取的车辆高度,通过下述公式调整补光灯角度:Y=60X-60;其中,Y为补光灯射出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X为车辆高度;c、根据所获取的光照强度,调整补光灯的实际功率,所获取的光照强度越高,补光灯的实际功率越小;所获取的光照强度越低,补光灯的实际功率越大。针对现有技术中不同车型的车辆,其车牌悬挂高度具有差异,但是现有的外置补光灯光照角度与光照强度均固定不变,难以准确的对各种高度的车型进行补光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车牌识别外置补光灯的自动调控方法。本方法首先在车辆进入车牌识别区域前即对车牌识别区域的光照强度、车辆的高度进行获取,之后根据车辆的高度调整补光灯与水平面的夹角,使补光灯射出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满足Y=60X-60,其中,Y为补光灯射出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度数,X为车辆高度,单位取标准单位:米。现有车辆高度均大于1米,因此上式中Y始终大于0,即补光灯射出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度数始终大于0度。由上式可知,补光灯射出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与车辆高度呈线性正向变化,由于车辆高度越高,车牌悬挂位置越高,因此通过上述公式可得:车辆高度越高,补光灯射出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越大,即补光灯射出光线越高,因此能够使得对于越高的车辆,补光位置越靠上;反之,车辆高度越低,补光位置越靠下,从而满足对各种高度的车型进行准确的补光,避免补光灯光线固定不动难以满足各种车型的问题。同时,根据所获取的车牌识别区域的光照强度,调整补光灯的实际功率:所获取的光照强度越高,补光灯的实际功率越小,补光灯发出的光线越强;反之所获取的光照强度越低,补光灯的实际功率就越大,补光灯所发出的光线越弱。从而使得车牌识别区域的光线强度始终处于合适的亮度,避免了光线过亮,车牌反光过强导致获取的车牌图像曝光过度,也避免了光线过暗获取的车牌图像不清楚的情况,从而实现灵活的调整补光灯光照强度,确保车牌识别的准确。进一步的,所述步骤b与步骤c同时进行。即是对补光灯光线强度的调整、与补光灯角度的调整同时进行,从而降低动作时间,确保车辆在进入车牌识别区域进行车牌识别时亮度与角度均已调整到位。进一步的,所述步骤c中补光灯的实际功率与所获取的光照强度的关系为:N小于500时,M=﹣0.2N+100;N大于等于500时,M=0;其中,M为补光灯的实际功率,N为所获取的光照强度。上式中光照强度单位为标准单位勒克斯,500勒克斯的光度能够满足车牌识别系统中图像获取的亮度要求,因此当车牌识别区域的光照强度大于等于500勒克斯时,补光灯的实际功率为0,即补光灯不工作。当车牌识别区域的光照强度小于500勒克斯时,由上式可知,补光灯的实际功率与光照强度呈线性负相关,即随着光照强度的不断降低,补光灯的实际功率线性增大,所发出的亮度也逐渐增大,通过上述公式确保补光灯的功率线性规律的进行调整,避免补光灯的实际功率无线增大烧坏灯泡。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一种车牌识别外置补光灯的自动调控方法,在车辆进入车牌识别区域前对车辆的高度进行获取,之后根据车辆的高度调整补光灯与水平面的夹角,使补光灯射出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满足Y=60X-60,车辆高度越高,补光灯射出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越大,即补光灯射出光线越高,因此能够使得对于越高的车辆,补光位置越靠上;反之,车辆高度越低,补光位置越靠下,从而满足对各种高度的车型进行准确的补光,避免补光灯光线固定不动难以满足各种车型的问题;2、本专利技术一种车牌识别外置补光灯的自动调控方法,在车辆进入车牌识别区域前对车牌识别区域的光照强度进行获取,再根据所获取的光照强度,调整补光灯的实际功率,所获取的光照强度越高,补光灯的实际功率越小;反之所获取的光照强度越低,补光灯的实际功率越大,从而使得车牌识别区域的光线强度始终处于合适的亮度,避免了光线过亮,车牌反光过强导致获取的车牌图像曝光过度,也避免了光线过暗获取的车牌图像不清楚的情况,从而实现灵活的调整补光灯光照强度,确保车牌识别的准确。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所示的一种车牌识别外置补光灯的自动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车辆进入车牌识别区域前获取车牌识别区域的光照强度、车辆的高度;b、根据所获取的车辆高度,通过下述公式调整补光灯角度:Y=60X-60;其中,Y为补光灯射出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X为车辆高度;c、根据所获取的光照强度,调整补光灯的实际功率,所获取的光照强度越高,补光灯的实际功率越小;所获取的光照强度越低,补光灯的实际功率越大。其中,所述步骤b与步骤c同时进行。所述步骤c中补光灯的实际功率与所获取的光照强度的关系为:N小于500时,M=﹣0.2N+100;N大于等于500时,M=0;其中,M为补光灯的实际功率,N为所获取的光照强度。本方法首先在车辆进入车牌识别区域前即对车牌识别区域的光照强度、车辆的高度进行获取,之后根据车辆的高度调整补光灯与水平面的夹角,使补光灯射出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满足Y=60X-60。由上式可知,补光灯射出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与车辆高度呈线性正向变化,由于车辆高度越高,车牌悬挂位置越高,因此通过上述公式可得:车辆高度越高,补光灯射出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越大,即补光灯射出光线越高,因此能够使得对于越高的车辆,补光位置越靠上;反之,车辆高度越低,补光位置越靠下,从而满足对各种高度的车型进行准确的补光,避免补光灯光线固定不动难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牌识别外置补光灯的自动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在车辆进入车牌识别区域前获取车牌识别区域的光照强度、车辆的高度;b、根据所获取的车辆高度,通过下述公式调整补光灯角度:Y=60X-60;其中,Y为补光灯射出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X为车辆高度;c、根据所获取的光照强度,调整补光灯的实际功率,所获取的光照强度越高,补光灯的实际功率越小;所获取的光照强度越低,补光灯的实际功率越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牌识别外置补光灯的自动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在车辆进入车牌识别区域前获取车牌识别区域的光照强度、车辆的高度;b、根据所获取的车辆高度,通过下述公式调整补光灯角度:Y=60X-60;其中,Y为补光灯射出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X为车辆高度;c、根据所获取的光照强度,调整补光灯的实际功率,所获取的光照强度越高,补光灯的实际功率越小;所获取的光照强度越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红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