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全能型举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66564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6 2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创全能型举宫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设计不够合理等技术问题。包括手柄组件和举宫组件,手柄组件与举宫组件可拆卸连接且手柄组件能控制举宫组件工作,手柄组件包括手柄和条形支架,手柄与条形支架的后端相铰接,举宫组件包括举宫杯,举宫杯内固设有摆宫杆且摆宫杆前端延伸至举宫杯外,举宫杯与手柄之间设有当手柄相对于条形支架转动时能带动举宫杯摆动的联动机构。优点在于:可避免交叉感染,方便使用。不存在刺破子宫底部的风险。采用定位囊体进行定位,更加符合肿瘤手术的无瘤原则;并且定位囊体可以完全阻止液体的返流,还能在切开阴道壁时,维持气腹,使手术视野得到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无创全能型举宫器
技术介绍
随着腹腔镜技术在妇科领域的普及应用,目前几乎所有的妇科开腹手术都已被腹腔镜手术所替代。而且腹腔镜手术具备着开腹手术无法超越的微创、视野清晰、恢复快、出血少等优点。绝大多数妇科腹腔镜手术都离不开一个重要的手术器械——举宫器。举宫器的最初设计是用来操控子宫以产生适当张力、显露手术空间或方便到达盆腔的某些特殊部位,它的应用为女性盆腔手术视野的暴露提供了重要的保障。现有的举宫器大多依靠一根直或曲的金属棒插入子宫腔,通过其上附着的组织钳钳夹宫颈予以固定或者以锥状螺丝旋入宫颈管(举宫杯)予以固定。由于重复使用,存在着容易发生交叉感染,消毒繁琐等问题。此外,钳夹宫颈或以锥状螺纹旋入宫颈管的固定举宫器(杯)的方式常常因老年女性宫颈严重萎缩难以有效实施,更在宫颈癌手术时造成对肿瘤组织的挤压,使肿瘤细胞挤入邻近脉管系统,违反手术操作的无瘤原则。在操纵举宫器(杯)时,金属杆戳破子宫底部进入腹腔的情况时有发生,存在着损伤腹腔脏器血管等风险,同时如果是进行子宫内膜癌等恶性肿瘤手术则会人为地造成肿瘤细胞扩散。某些具有通液功能的举宫器如Cohen导管举宫器依靠锥状的塞子堵住宫颈口,仍然难以阻止美兰染液等液体的返流。此外,在子宫全切术时,一旦切开阴道壁,
腹腔内CO2会迅速经阴道切口流走,气腹塌陷。再次现有的举宫器有戳破子宫底部的风险:在操纵举宫器(杯)时,金属杆戳破子宫底部进入腹腔的情况时有发生,存在着损伤腹腔脏器血管等风险,同时如果是进行子宫内膜癌等恶性肿瘤手术则会人为地造成肿瘤细胞扩散。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球囊式举宫器[申请号:200810195483.X],包括可置入在子宫腔内,以其充气或充液后膨胀的形式在子宫内腔中对子宫形成托举的弹性子宫球囊;所述弹性子宫球囊固定设置在引导杆的前部,弹性子宫球囊的封闭囊腔通过前端气液通道与外部连通。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举宫器存在的问题,但是仍然存在着:易于发生交差感染,难以定位,在宫颈癌手术时造成对肿瘤组织的挤压,使肿瘤细胞挤入邻近脉管系统,违反手术操作的无瘤原则,难以阻止美兰染液等液体的返流,在子宫全切术时,一旦切开阴道壁,腹腔内CO2会迅速经阴道切口流走,气腹塌陷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使用,有效提高手术安全性的无创全能型举宫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无创全能型举宫器,包括手柄组件和举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组件与举宫组件可拆卸连接且手柄组件能控制举宫组件工作,所述的手柄组件包括手柄和条形支架,所述的手柄与条形支架的后端相铰接,所述的举宫组件包括举宫杯,在举宫杯内固设有摆宫杆且摆宫杆前端延伸至举宫杯外,所述的举宫杯与手柄之
间设有当手柄相对于条形支架转动时能带动举宫杯摆动的联动机构。在上述的无创全能型举宫器中,所述的联动机构包括铰接在条形支架前端的连接头和至少一根连杆,所述的连杆的一端与连接头相铰接且铰接点偏离于条形支架与连接头的铰接点,所述的连杆的另一端与手柄相铰接且铰接点偏离于条形支架与手柄的铰接点,所述的举宫杯固设在摆动头上,所述的摆动头与转接头相铰接,所述的转接头可拆卸地套设于条形支架前端,所述的连接头与摆动头或举宫杯可拆卸连接且连接头能带动摆动头摆动从而实现固设于举宫杯的摆宫杆摆动。联动机构连接手柄和举宫组件,通过转动手柄即可控制摆宫杆使子宫达到最大限度的前倾和后倾,为下推膀胱和子宫直肠窝等手术提供最好的视野操作空间,且举宫杯可以随摆宫杆充分改变角度,为切割阴道壁提供最佳的角度。在上述的无创全能型举宫器中所述的转接头后端设有能套于条形支架外围的护套,所述的举宫杯后端具有安装孔,所述的摆宫杆后端插于安装孔中且两者之间通过熔接头固连,所述的连接头与熔接头可拆卸地插接。举宫组件通过转接头和护套套接于条形支架使得举宫组件能够一次或多次使用,避免交叉感染。在上述的无创全能型举宫器中,所述的连杆有两根且相互平行设置,两根连杆与连接头的铰接点分别位于条形支架与连接头的铰接点两侧,两根连杆与手柄的铰接点分别位于条形支架与手柄的铰接点两侧。在上述的无创全能型举宫器中,所述的手柄与条形支架之间设有能使两者锁定的锁紧机构;所述的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条形支架或手柄上的若干呈弧形排列的槽体和能够卡于任意一个槽体内的定位销,所述的定位销可活动地设置在手柄或条形支架上,
且当定位销卡于槽体内时所述的手柄与条形支架处于锁定状态,从而保持摆宫杆固定在一定的位置,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在上述的无创全能型举宫器中,所述的槽体设置在条形支架上,所述的定位销可活动地设置在手柄上,所述的定位销设置在解锁销上,所述的解锁销与手柄横向活动连接,且当解锁销相对于手柄横向侧移后所述的定位销能从槽体中脱出从而使手柄能够相对于条形支架转动,所述的解锁销与手柄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在上述的无创全能型举宫器中,所述的摆宫杆前端设有宫腔囊体,所述的宫腔囊体与能向宫腔囊体输送介质从而使其胀大的第一介质输送机构相连,所述的举宫组件上设有位于宫腔囊体后方的定位囊体,所述的定位囊体与能向定位囊体输送介质从而使其胀大的第二介质输送机构相连,膨胀后的宫腔囊体与子宫体腔完全贴合,可以完全阻止液体的返流。在上述的无创全能型举宫器中,所述的摆宫杆具有轴向贯通的通液通道且通液通道的出液口位于摆宫杆的前端部,所述的通液通道的进液口与能向通液通道输送介质的第三介质输送机构相连;所述的摆宫杆的前端部由软性材料制成。通过对第三介质输送机构注入介质经过出液口对子宫腔进行清洗或注药。在上述的无创全能型举宫器中,所述的第一介质输送机构包括第一输送管,所述的第一输送管的一端与宫腔囊体连通,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的第二介质输送机构包括第二输送管,所述的第二输送管的一端与定位囊体连通,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的第三介质输送机构构包括第三输送管,所述的第三输送管的一端与通液通道的进液口连通,另一端连接有第三单向阀;所述的第一输送管与第一单向阀之间还串接有第一指示气囊,所述的第二输送管与第二单向阀之间还串接有第二指示气囊。在上述的无创全能型举宫器中,所述的条形支架包括相互平
行设置的两块条形侧板,两块条形侧板之间设有若干沿着条形侧板轴向间隔分布加强块,所述的第一输送管、第二输送管和第三输送管分别被定位于各加强块上,防止手术过程中管体脱落影响手术进程。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无创全能型举宫器的优点在于:手柄组件与举宫组件可拆卸连接使得举宫组件能够一次或多次使用,避免交叉感染。采用宫腔囊体固定子宫,能够充分支撑宫腔同时降低对子宫的损伤。此外,摆宫杆的前端部由软性材料制成不存在刺破子宫底部的风险。采用定位囊体进行定位,不需要钳夹压迫子宫颈,在实施子宫颈恶性肿瘤手术时更加符合肿瘤手术的无瘤原则;并且定位囊体可以完全阻止液体的返流,还能在切开阴道壁时,可以阻止腹腔内CO2泄漏,维持气腹,使手术视野得到保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整体的结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举宫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创全能型举宫器,包括手柄组件(1)和举宫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组件(1)与举宫组件(2)可拆卸连接且手柄组件(1)能控制举宫组件(2)工作,所述的手柄组件(1)包括手柄(11)和条形支架(12),所述的手柄(11)与条形支架(12)的后端相铰接,所述的举宫组件(2)包括举宫杯(21),在举宫杯(21)内固设有摆宫杆(22)且摆宫杆(22)前端延伸至举宫杯(21)外,所述的举宫杯(21)与手柄(11)之间设有当手柄(11)相对于条形支架(12)转动时能带动举宫杯(21)摆动的联动机构(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创全能型举宫器,包括手柄组件(1)和举宫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组件(1)与举宫组件(2)可拆卸连接且手柄组件(1)能控制举宫组件(2)工作,所述的手柄组件(1)包括手柄(11)和条形支架(12),所述的手柄(11)与条形支架(12)的后端相铰接,所述的举宫组件(2)包括举宫杯(21),在举宫杯(21)内固设有摆宫杆(22)且摆宫杆(22)前端延伸至举宫杯(21)外,所述的举宫杯(21)与手柄(11)之间设有当手柄(11)相对于条形支架(12)转动时能带动举宫杯(21)摆动的联动机构(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创全能型举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动机构(3)包括铰接在条形支架(12)前端的连接头(31)和至少一根连杆(32),所述的连杆(32)的一端与连接头(31)相铰接且铰接点偏离于条形支架(12)与连接头(31)的铰接点,所述的连杆(32)的另一端与手柄(11)相铰接且铰接点偏离于条形支架(12)与手柄(11)的铰接点,所述的举宫杯(21)固设在摆动头(33)上,所述的摆动头(33)与转接头(34)相铰接,所述的转接头(34)可拆卸地套设于条形支架(12)前端,所述的连接头(31)与摆动头(33)或举宫杯(21)可拆卸连接且连接头(31)能带动摆动头(33)摆动从而实现固设于举宫杯(21)的摆宫杆(22)摆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创全能型举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接头(34)后端设有能套于条形支架(12)外围的护套(35),所述的举宫杯(21)后端具有安装孔(21a),所述的摆宫杆(22)后端插于安装孔(21a)中且两者之间通过熔接头(23)固连,所述的连接头(31)与熔接头(23)可拆卸地插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创全能型举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32)有两根且相互平行设置,两根连杆(32)与连接头(31)的铰接点分别位于条形支架(12)与连接头(31)的
\t铰接点两侧,两根连杆(32)与手柄(11)的铰接点分别位于条形支架(12)与手柄(11)的铰接点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创全能型举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11)与条形支架(12)之间设有能使两者锁定的锁紧机构(4);所述的锁紧机构(4)包括设置在条形支架(12)或手柄(11)上的若干呈弧形排列的槽体(41)和能够卡于任意一个槽体(41)内的定位销(42),所述的定位销(42)可活动地设置在手柄(11)或条形支架(12)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楷关小明刘禄斌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源维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