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井山专利>正文

脊柱矫正保健治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6625 阅读:2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脊椎矫正、保健治疗器,矫正板,按摩装置,磁疗片,直接与腰、背、颈、头部接触,其特征是:多块矫正支撑板按一定间距设置在长、短两个斜面上,两斜面成“人”字形结构,中间高,两端低。(*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脊柱矫正保健治疗器1、所属
本技术涉及一种能矫正脊柱弯曲(后凸、侧弯)和对脊柱疾病有保健治疗功能的家用保健器。2、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矫正青少年脊柱弯曲的器械是由松紧带、扣、磁片和软质材料连结而成,以背带的形式穿在身上。在矫正脊柱时,因无支撑力和迁拉力,脊柱较难恢复到原生理位置,矫正过程中,紧束在身体上,使呼吸器官、助骨、胸骨和血液循环受到影响,对青少年身体发育不利。对脊柱骨质增生目前公知的是药物治疗、迁引、手术,这些方法效果差、易复发、患者痛苦大,有创口、不能随时应用,经济费用高。3、
技术实现思路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克服现有的此类产品对脊柱矫正、保健、治疗效果不明显、患者痛苦大、易复发、有创口、经济费用高、影响青少年正常发育,有副作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矫正保健治疗器,不仅能有效的矫正青少年的脊柱弯曲(后凸、侧弯)而且对脊柱椎间盘骨质增生、腰背麻木、酸痛有保健治疗功能。容矫正、保健、治疗功能为一体,可同时发挥各自的作用,无疼痛、无创口、随时可应用,费用低,效果明显。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长方体-->壳体上,设置长、短两个斜面,成“人”字形组合,两端低、中间高,向相反的方向倾斜。多块矫正支撑板按一定间距设置在长斜面上,矫正支撑板中间有凹槽,两侧是平面凸起,高度相等,在凸起平面上镶嵌磁疗片,两侧凸起靠近凹槽一端比另一端低。在矫正支撑板之间平行设置按摩触头和触杆。触头套在触杆头端,触杆伸入到器械体内与机械传动部分连结,触杆带动触头可上下移动。短斜面上设置头部磁疗按摩枕,枕的中间有弧形凹槽,凹槽内镶嵌磁疗片。机械传动部分的零部件及结构关系:电机与减速齿轮、三角皮带、主传动轮以机械结构连结,主传动轮带动平板输送皮带运动,平板输送皮带的另一端与随动轮连结,中间有多个托带轮托起平板输送皮带,平板输送带上设置半球形凸起,左、右按一定间隔各设置4个。当半球形凸起随平板输送带运动与横轴上的传动轮接触时,顶起横轴和传动轮、沿着壳体两侧滑道向上升起,达到半球凸起的最高点后,回落原位,半球形凸起又与下一组横轴上的传动轮接触,以此往复。横轴上垂直固定有两根定位杆,套有弹簧,从上面按摩触杆固定横板的孔中穿出。有活动间隙、大弹簧支撑触杆横板,当横板受到向下的压力时,大弹簧向上反弹起缓冲作用。按摩触杆上套有小弹簧,可使触杆在上行运动后能恢复原位。当人体仰卧在矫正保健治疗器上,长斜面上的矫正支撑板、磁疗片、按摩触头与腰、背部直接接触,短斜面上的按摩磁疗枕-->与颈、头部接触,受斜面自然下滑力的作用,腰、背部的椎骨和头部、颈部的椎骨向相反的方向受力拉伸,使椎骨之间关节、韧带、肌肉、筋腱自然松弛并受到自然力的迁拉,达到自然舒展。脊柱在矫正保健治疗器的作用控制下,按着所限定的位置、形态存在,还原到生理体位。同时,按摩触头直接与腰、背部脊柱两侧的肌肉、血管、神经有节律的充分按摩接触和磁疗片所产生的环绕式磁场,可促进血液循环,调节神经系统,能提高矫正保健治疗的效果。矫正支撑板的中间设置有凹槽与椎骨的棘突骨相对,主要作用是防止在应用器械时直接作用椎骨的棘突骨产生疼痛无法使用,和保护比较容易受损伤的棘突骨,不受到损伤。通过作用椎骨两侧的横突骨达到矫正治疗的目的。本技术有益效果是:对青少年脊柱弯曲(后凸、侧弯)有较强制性矫正功能,效果明显。同时对椎间盘骨质增生、腰肌劳损、颈、背、腰部麻木、酸痛、僵硬有保健、治疗功能。结构简单,易于操作,患者可随时使用、无创口、无痛苦、经济费用低,不影响青少年骨骼和呼吸系统的正常发育,无副作用。4、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外观图。图2系列是图1的剖视图。图2-1是主视图,图2-2是俯视图,图2-3是后视图,图2-4是侧视图。-->图3-1是矫正支撑板主视图,图3-2是矫正支撑板俯视图,图3-3是矫正支撑板侧视图。图4-1和图4-2是实施例中磁疗按摩枕主视图和俯视图。图5-1是本技术纵剖面构造图,图5-2是本技术横剖面构造图。图中1.电机传动轮,2.大减速齿轮,3.小减速齿轮,4.随动皮带减速轮,5.6.左、右主传动轮,7.托带轮轴,8.9.左、右平板输送传动皮带,10.11.左、右半球形凸起,12.13.左、右触杆支架传动轮,14.横轴,15.16.左、右固定杆,17.18.大弹簧,19.按摩触杆固定横板,20.21.左、右按摩触杆,22.23.小弹簧,24.25两侧壳体滑道槽,26.托带轮,27.被动传动轮,28.三角传动皮带,29.可调开关,30.电源线,31.凹槽,32.矫正支撑板,33.大斜面,34.弧形凹槽,35.按摩触头,36.短斜面,37.头部磁疗按摩支撑枕,38.39.磁疗片,40.壳体。5、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至图4中,根据人体生理结构,把矫正保健治疗器的外形构造制成长方体壳体(40),上面是“人”字形结构,中间高,两端低,形成长、短两个斜面,长斜面(33)上垂直横向设置10块矫正支撑扳(32),每块厚为18毫米,上口宽是36毫米,凹槽两侧凸起,靠近凹槽(31)一端比另一端低,平面向凹内倾斜,倾斜角是3度,两侧凸起平面各镶嵌磁疗片(39),磁疗片上平面与矫正支撑上平面持平,磁疗片磁感应强度在0.2T以上。10块矫-->正支撑扳之间间隔相等,是32毫米。按摩触杆(20)头上套按摩触头(35)从矫正支撑扳之间伸出,每个间隔中平行设置2个,能上下运动,最大行程15毫米,上行最高点比矫正支撑扳的上平面高出8毫米,下部与矫正保健治疗器内的电动传动装置相连结。短斜面(36)上垂直横向设置头部磁疗按摩支撑枕(37),数量两块,第一块距矫正支撑扳30毫米,两块之间间距15毫米,厚5毫米,长300毫米,高30毫米,中间有一个弧形凹槽(34)深20毫米,上口宽116毫米,凹槽内镶嵌3棵磁疗片(38),磁感应强度0.2T以上。在图5所示实施例中,电机上的转动齿(1)与大减速齿(2)齿间结合,大减速齿轮(2)与小减速轮(3)为一整体组合,通过一个同心轴由三角支架固定在壳体上,减速轮(3)通过三角皮带(28)与减速轮(4)连结,减速轮(4)与主传动轮(5)和(6)为一整体组合,通过一根同心轴固定在壳体(40)上,主传动轮(5)、(6)分别带动左、右平板输送带(8)、(9),与被动传动轮(27)相连结,平板输送带(8)、(9)中间由6个托带轮(26)托撑,平扳输送带(8)、(9)上面等距离分别设置4个半球形凸起支架(10)和(11),随输送带转动时,分别与传动轮(12)和(13)接触,可将其支起,传动轮(12)、(13)穿在横轴(14)上,横轴(14)镶嵌在壳体(40)两侧滑道(24)、(25)内,可上下运动。两根定位杆(15)和(16)垂直固定在横轴(14)上,外面分别套大弹簧(17)、(18),大弹簧(17)、(18)共同支撑触-->杆横扳(19),按摩触杆横扳(19)两侧镶嵌在壳体滑道(24)和(25),可上下运动。按摩触杆横板(19)上面垂直竖立有两个按摩触杆(20)、(21),分别套有小弹簧(22)、(23),按摩触杆横扳(19)上有两个圆孔,供定位杆(15)、(16)从圆孔穿过,按摩触杆(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椎矫正、保健治疗器,矫正板,按摩装置,磁疗片,直接与腰、背、颈、头部接触,其特征是:多块矫正支撑扳按一定间距设置在长、短两个斜面上,两斜面成“人”字形结构,中间高,两端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矫正保健治疗器,其特征是:矫正支撑扳中间有凹槽,两侧凸起,凸起部位靠近凹槽一侧比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井山
申请(专利权)人:吕井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