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笑根专利>正文

多功能鞋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5487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功能鞋底,其特征是在鞋跟内设有一个减振器,在鞋底的中部设有碟形弹簧片(11)、通气孔(12)和弓形槽(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的鞋底相比,具有弹性性能好,可使人体在行走时节省内能消耗,达到省力目的;另外还可对人脚起到按摩和换气作用;同时也能减少鞋底的原料。(*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鞋底。众所周知,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鞋,其鞋底的设计只考虑到耐用和美观,即使考虑到人在行走时省力等问题时,采用的也只不过是用具有弹性的原材料来完成,其收效自然不大。另一缺点是设计功能单一。本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设计一种省力和舒适的鞋底,另一个目的是要设计一种能起到按摩、换气作用的鞋底。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在鞋跟内设有一个减振器,其减振器中支座的下端固定在鞋跟的底部,导套一端固定在底板上,另一端放入支座的凹槽中,导套外套有碟形弹簧组,内设有一个滑杆,碟形弹簧组可由2-6个碟形弹簧片组成。为使鞋底达到按摩、换气的作用,在鞋底的中部设有碟形弹簧片、通气孔和弓形槽,其碟形弹簧片可设置2-5个和2-10个上下相对应的弓形槽。本技术所述的多功能鞋底与现有的普通鞋-->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在设计时鞋跟增加了一个减振器,所以在人行走时由于弹性变形,对人的脚掌产生一个向上、向前的推力,从而可使人体在行走时节省内能消耗达到省力的目的,其次由于鞋底中部设置的弓形槽和通气孔的功能,可对人脚起到按摩和换气作用。附图1是本技术的直观剖面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仰视图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也是本技术的一个最佳实施例。多功能鞋底由减振器和弓形槽、弹簧片几部分组成,如附图1所示,减振器设在鞋跟部,它主要由弹簧组、支座、滑杆和导套构成,圆形支座(4)的底部固定在鞋跟(3)上,支座内孔(8)与支座是同心圆,内孔(8)的上部设置一个带孔的圆盘(10),圆盘(10)与支座(4)可制成一体,在内孔(8)与支座(4)之间设有一凹槽(2)。安装时先将带帽的滑杆(5)放入孔内(8)中,使滑杆(5)的帽与圆盘(10)的底部相接,固定好支座后,将导套(7)插入支座的凹槽(2)内,导套的上部放上碟形弹簧组(6),本实施例的弹簧组采用5片碟形弹簧片,然后再将导套(7)和滑杆(5)的另一端用紧固-->件固定在底板(9)上。在安装过程中应在一定的压力下安装支座和滑杆,使碟形弹簧组有适当的预紧力。鞋跟(3)是由具有一定弹性材料制成,如橡胶等。在鞋跟的后部留有一定宽度的空隙,以使人脚在向下用力时能有足够下降幅度。鞋底的中间段设有弓形槽(1)、碟形弹簧片(11)和通气孔(12),如附图2所示。为使鞋底空气流通,本技术在鞋底的中段设有通气孔(12)。通气孔的最佳位置是设在人脚的涌泉穴上,这样可以对人体起到良好的医疗作用。弓形槽(1)和碟形弹簧片(11)起到两个作用,其一是与减振器一样起到省力作用,其二是起到按摩作用。弓形槽上下相对应设置,一般可设置2-10组上、下相对应的弓形槽,本实施例中设置5组,碟形簧片(11)一般可设置2-6个,本实施例中三角形位置设置3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鞋底,其特征在于:在鞋跟(3)内设有一个减振器,在鞋底的中部设有碟形弹簧片(11)、通气孔(12)和弓形槽(1)。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多功能鞋底,其特征在于:在鞋跟(3)内设有一个减振器,在鞋底的中部设有碟形弹簧片(11)、通气孔(12)和弓形槽(1)。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多功能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振器中,支座下端(4)固定在鞋跟(3)的底部,导套(7)一端固定在底板(9)上,另一端放入支座(4)的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笑根
申请(专利权)人:马笑根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