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利管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于疏通堵塞的水利管道。
技术介绍
对于田地灌溉,一般是采用修筑高大拦河坝的方法获得高水位进行灌溉,这种方法在很多地方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部分地区受地形限制,不能修筑高大的拦河坝,造成水利灌溉困难,增加了劳动量。然而在一些水质较差、杂质较多的地方,现在的大部分水利管道由于设计不合理无法过滤杂质,从而导致管道因污垢堵塞。虽然有设计出能够过滤淤泥、杂质的水利管道,但是长期使用的情况下,水利管道在过滤网处还是容易被堵塞住,此时过滤网的存在又给疏通堵塞带来了操作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易于疏通堵塞的水利管道,方便水利灌溉中的使用,增加使用的便捷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易于疏通堵塞的水利管道,包括引水管,所述引水管设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引水管的一端设有第一过滤网,所述引水管的另一端斜向收窄连接导管,所述导管内设有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的前方设有阀门,所述导管位于阀门与第二过滤网之间向上连通圆柱体结构的通柱,所述通柱的顶部螺纹连接通柱盖,所述导管位于阀门与第二过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易于疏通堵塞的水利管道,包括引水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管(1)设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引水管(1)的一端设有第一过滤网(2),所述引水管(1)的另一端斜向收窄连接导管(3),所述导管(3)内设有第二过滤网(4),所述第二过滤网(4)的前方设有阀门(5),所述导管(3)位于阀门(5)与第二过滤网(4)之间向上连通圆柱体结构的通柱(6),所述通柱(6)的顶部螺纹连接通柱盖(7),所述导管(3)位于阀门(5)与第二过滤网(4)之间向下连通圆柱体结构的积淤管(8)的一端,所述积淤管(8)的另一端螺纹连接积淤管盖(9),所述积淤管(8)的管体位于通柱(6)的柱体后方,所述积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于疏通堵塞的水利管道,包括引水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管(1)设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引水管(1)的一端设有第一过滤网(2),所述引水管(1)的另一端斜向收窄连接导管(3),所述导管(3)内设有第二过滤网(4),所述第二过滤网(4)的前方设有阀门(5),所述导管(3)位于阀门(5)与第二过滤网(4)之间向上连通圆柱体结构的通柱(6),所述通柱(6)的顶部螺纹连接通柱盖(7),所述导管(3)位于阀门(5)与第二过滤网(4)之间向下连通圆柱体结构的积淤管(8)的一端,所述积淤管(8)的另一端螺纹连接积淤管盖(9),所述积淤管(8)的管体位于通柱(6)的柱体后方,所述积淤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李宏冲,卢冰,李万里,牛飞,刘灏懿,李森,刘威,陈华涛,王瑞超,王常欣,陈瑞,贾玉霞,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灵捷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李宏冲,张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