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称重仪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4837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4 1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称重仪表,包括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其包括基座、弹性元件、电阻应变片和惠斯通电桥电路,弹性元件为平行梁形弹性体,一端与基座连接,另一端的上表面设有凹槽组,形成恰好容纳称重托辊轴的空间;弹性元件的另一端的下表面沿竖向设有贯通孔,基座上设有盲孔和紧固件,紧固件包括相配合的支撑螺栓和螺帽,支撑螺栓的头部的弧面朝向贯通孔,支撑螺栓的杆部穿过螺帽并旋入盲孔;弹性元件的另一端沿横向开设有一对定位孔,一对定位螺栓旋入一对定位孔,将称重托辊轴固定在其中一个凹槽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跟不同尺寸的称重托辊轴相配合,减少压头辅件避免了与弹性体形变不一致,质量稳定可靠、维护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业仪表。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称重仪表
技术介绍
称重计量技术在冶金、交通、铁道、电力、建材、化工、轻工等领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在生产过程或工艺过程中,对各种配料称重、定量称重及动态称重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称重传感器是智能称重仪表作为衡器的心脏部件,在工业过程控制和贸易结算等方面备受重视。称重传感器主要分为压电式、压磁式、电阻应变式,而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实现阶段应用广泛、性能稳定、精度高、技术成熟的称重传感器。它在金属弹性体的应变效应进行转换,在侧立的作用下,弹性体发生形变,带动附在上面的应变片发生形变,对应产生电阻的变化,电阻的变化反应力的大小。这种传感器具有体积小、反应快、线性度好、重复性好、量程范围广、使用方便等优点。现有的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的结构形式也不相同,有剪切梁形、平行梁形、S形、环形、柱形等多种结构形式。平行梁形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中的主要承载力的部件为一平行梁式的弹性体,弹性体需要与一个压头辅件相连,称重托辊轴置于该压头辅件上,这种连接结构是为了便于不同制造商制造的组件能较好的对接,但存在的问题是,压头辅件需要与弹性体的形变一致,结构繁琐、成本高。因此,目前亟需一种能够跟不同尺寸的称重托辊轴相配合的智能称重仪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称重仪表,能够跟不同尺寸的称重托辊轴相配合,减少压头辅件避免了与弹性体形变不一致,质量稳定可靠、维护使用方便。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智能称重仪表,包括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所述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包括基座、弹性元件、电阻应变片和惠斯通电桥电路,所述弹性元件为平行梁形弹性体,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的上表面设有凹槽组,所述凹槽组包括沿竖向分布同轴线的多个凹槽,多个凹
槽的直径随着深度递增而递减,形成相互贯通呈阶梯状的结构,所述凹槽的底面呈弧形,形成恰好容纳称重托辊轴的空间;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的下表面沿竖向设有贯通孔,其与位于最下方的所述凹槽的轴线重合且贯通,所述基座上与所述贯通孔相对的位置设有带内螺纹的盲孔和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包括相配合的支撑螺栓和螺帽,所述支撑螺栓的头部的弧面朝向所述贯通孔,所述支撑螺栓的杆部穿过所述螺帽并旋入所述盲孔;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沿横向开设有相对设置的一对带内螺纹的定位孔,一对定位螺栓旋入一对所述定位孔,将所述称重托辊轴固定在其中一个凹槽中。优选的是,所述的智能称重仪表,相邻两个凹槽的直径比和深度比分别为1:0.9和1:1.2。优选的是,所述的智能称重仪表,所述凹槽组包括4个凹槽。优选的是,所述的智能称重仪表,所述贯通孔的直径与位于最下方的凹槽的横截面的直径比为1:2~3。优选的是,所述的智能称重仪表,所述贯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支撑螺栓的头部的最大直径,使得所述支撑螺栓的头部无法完全插入所述贯通孔。优选的是,所述的智能称重仪表,一对所述定位孔设置于位于最上方的凹槽的区间高度内。优选的是,所述的智能称重仪表,所述支撑螺栓的杆部的长度小于所述盲孔的深度。优选的是,所述的智能称重仪表,所述贯通孔的下表面呈圆弧形过渡,其弧度与所述支撑螺栓的头部的弧度一致。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第一、本技术对弹性元件的另一端进行改进,为了更好地与不同型号的称重托辊轴配合,在弹性元件的另一端设有凹槽组,凹槽组包括多个深度递增的凹槽,概括了常规生产的几种称重托辊轴的尺寸,凹槽的截面的直径与常规生产的称重托辊轴的直径一致,使得直径最大的称重托辊轴放置在位于最上方的凹槽,直径最小的称重托辊轴放置在位于最下方的凹槽;贯通孔与紧固件相对设置,支撑螺栓的头部顶压贯通孔,支撑螺栓的杆部旋入盲孔,螺母和盲孔双层螺纹连接,对弹性体的支撑力更加稳固,用于控制弹性体弯曲的安全范围;一对定位螺栓旋入一对定位孔,将称重托辊轴夹设在期间,不会因为凹槽组的间隙导致称重托辊轴倾斜,使得称重托辊轴更加稳固;第二、相邻两个凹槽的直径比和深度比使得更加适配常规生产的称重托辊轴的直径,以及固定称重托辊轴的底部;4个凹槽使得可以配合四个最常规尺寸的称重托辊轴;贯通孔的直径与位于最下方的凹槽的横截面的直径比,使得称重托辊轴不会由贯通孔掉落;贯通孔的直径小于支撑螺栓的头部的最大直径,使得支撑螺栓的头部顶压贯通孔,无法完全插入贯通孔;第三、一对定位孔设置于位于最上方的凹槽的区间高度内,使得夹设、顶压住对卡设在凹槽中的所有尺寸的称重托辊轴,提供多个支点,增加稳固性;支撑螺栓的杆部的长度小于盲孔的深度,使得支撑螺栓不断向下旋入盲孔至底部,达到弹性体的最大形变;贯通孔的下表面呈圆弧形过渡,防止在和支撑螺栓接触的过程在损伤支撑螺栓的头部,弧度与支撑螺栓的头部的弧度一致,增大贯通孔和支撑螺栓的接触面积,减少压强。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智能称重仪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称重仪表,包括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所述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包括基座1、弹性元件2、电阻应变片和惠斯通电桥电路,所述弹性元件2为平行梁形弹性体,所述弹性元件2的一端与所述基座1连接,所述弹性元件2的另一端的上表面设有凹槽组3,所述凹槽组3包括沿竖向分布同轴线的多个凹槽,多个凹槽的直径随着深度递增而递减,形成相互贯通呈阶梯状的结构,所述凹槽的底面呈弧形,形成恰好容纳称重托辊轴的空间;所述弹性元件2的另一端的下表面沿竖向设有贯通孔4,其与位于最下方的所述凹槽的轴线重合且贯通,所述基座1上与所述贯通孔4相对的位置设有带内螺纹的盲孔5和紧固件6,所述紧固件6包括相配合的支撑螺栓61和螺帽62,所述支撑螺栓61的头部的弧面朝向所述贯通孔4,所述支撑螺栓61的杆部穿过所述螺帽62并旋入所述盲孔5;所述弹性元件2的另一端沿横向开设有相对设置的一对带内螺纹的定位孔7,一对定位螺栓旋入一对所述定位孔7,将所述称重托辊轴固定在其中一个凹槽中。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对弹性元件2的另一端进行改进,为了更好地与不同型号的称重托辊轴配合,在弹性元件2的另一端设有凹槽组3,凹槽组3包括多个深度递增的凹槽,概括了常规生产的几种称重托辊轴的尺寸,凹槽的截面的直径与常规生产的称重托辊轴的直径一致,使得直径最大的称重托辊轴放置在位于最上方的凹槽,直径最小的称重托辊轴放置在位于最下方的凹槽;贯通孔4与紧固件6相对设置,支撑螺栓61的头部顶压贯通孔4,支撑螺栓61的杆部旋入盲孔5,螺母和盲孔5双层螺纹连接,对弹性体的支撑力更加稳固,用于控制弹性体弯曲的安全范围;一对定位螺栓旋入一对定位孔7,将称重托辊轴夹设在期间,不会因为凹槽组3的间隙导致称重托辊轴倾斜,使得称重托辊轴更加稳固。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称重仪表,包括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所述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包括基座、弹性元件、电阻应变片和惠斯通电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为平行梁形弹性体,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的上表面设有凹槽组,所述凹槽组包括沿竖向分布同轴线的多个凹槽,多个凹槽的直径随着深度递增而递减,形成相互贯通呈阶梯状的结构,所述凹槽的底面呈弧形,形成恰好容纳称重托辊轴的空间;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的下表面沿竖向设有贯通孔,其与位于最下方的所述凹槽的轴线重合且贯通,所述基座上与所述贯通孔相对的位置设有带内螺纹的盲孔和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包括相配合的支撑螺栓和螺帽,所述支撑螺栓的头部的弧面朝向所述贯通孔,所述支撑螺栓的杆部穿过所述螺帽并旋入所述盲孔;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沿横向开设有相对设置的一对带内螺纹的定位孔,一对定位螺栓旋入一对所述定位孔,将所述称重托辊轴固定在其中一个凹槽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称重仪表,包括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所述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包括基座、弹性元件、电阻应变片和惠斯通电桥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为平行梁形弹性体,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的上表面设有凹槽组,所述凹槽组包括沿竖向分布同轴线的多个凹槽,多个凹槽的直径随着深度递增而递减,形成相互贯通呈阶梯状的结构,所述凹槽的底面呈弧形,形成恰好容纳称重托辊轴的空间;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的下表面沿竖向设有贯通孔,其与位于最下方的所述凹槽的轴线重合且贯通,所述基座上与所述贯通孔相对的位置设有带内螺纹的盲孔和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包括相配合的支撑螺栓和螺帽,所述支撑螺栓的头部的弧面朝向所述贯通孔,所述支撑螺栓的杆部穿过所述螺帽并旋入所述盲孔;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沿横向开设有相对设置的一对带内螺纹的定位孔,一对定位螺栓旋入一对所述定位孔,将所述称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职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