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扩束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44494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4 0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扩束镜,包括:相向设置的主反射镜和次反射镜,所述主反射镜和所述次反射镜的光轴在同一直线上;所述主反射镜为凹面反射镜,具有第一预设抛物面形反射面,并设有中心孔;所述次反射镜为凸面反射镜,具有第二预设抛物面形反射面,所述次反射镜位于所述主反射镜的焦距范围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扩束镜为反射式扩束镜,通过两个抛物面反射镜来调整光束,与现有折射式扩束镜相比,在调整扩束比时不依赖透镜材料的光学性能,可减小扩束镜体积和质量,能较好地应用于各类扩束系统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学器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扩束镜
技术介绍
扩束镜用于调整激光光束的直径和发散角。随着光学器件的发展,扩束镜在光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光学系统中,目前主要使用折射式扩束镜,折射式扩束镜主要用于小倍率扩束系统,在大倍率扩束系统中应用较少。这是由于,折射式扩束镜如果扩束比较大,基于其光学性能需求,其体积、质量会比较大。因此在大倍率扩束系统中,若要求扩束比较大,并且体积较小,整体质量较轻,在这种情况下,折射式扩束镜不能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扩束镜,通过两个抛物面形反射镜来调整光束,不涉及透镜材料的光学特性,可减小扩束镜体积和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扩束镜,包括:相向设置的主反射镜和次反射镜,所述主反射镜和所述次反射镜的光轴在同一直线上;所述主反射镜为凹面反射镜,具有第一预设抛物面形反射面,并设有中心孔;所述次反射镜为凸面反射镜,具有第二预设抛物面形反射面,所述次反射镜位于所述主反射镜的焦距范围内。可选地,所述中心孔的孔径大于等于所述次反射镜的直径。可选地,所述主反射镜为圆形,所述次反射镜为圆形。可选地,所述主反射镜为镀铝膜反射镜或者镀银膜反射镜。可选地,所述次反射镜为镀铝膜反射镜或者镀银膜反射镜。可选地,还包括:支撑所述主反射镜的第一支撑圈;支撑所述次反射镜的第二支撑圈;将所述第一支撑圈和所述第二支撑圈连接的支杆。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撑圈包括相连接的内支撑圈和外支撑圈,所述内支撑圈连接所述次反射镜;在所述内支撑圈和所述外支撑圈之间具有中空部分。可选地,包括三个所述支杆,三个所述支杆沿周向均匀分布。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扩束镜,包括相向设置的主反射镜和次反射镜,两者光轴在同一直线上,其中主反射镜为具有第一抛物面形反射面的凹面反射镜,设有中心孔,次反射镜为具有第二抛物面形反射面的凸面反射镜,其位于主反射镜的焦距范围内。入射光从次反射镜背侧入射到主反射镜的反射面,经反射聚焦到次反射镜的凸面反射面,光线经次反射镜反射后形成平行光,由主反射镜的中心孔射出。通过调整主反射镜和次反射镜的抛物面形反射面的大小和曲率半径,能对光束进行调整。本技术所述扩束镜为反射式扩束镜,通过两个抛物面反射镜来调整光束,与现有折射式扩束镜相比,在调整扩束比时不依赖透镜材料的光学性能,可减小扩束镜体积和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扩束镜的光路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扩束镜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扩束镜的光路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扩束镜,包括:相向设置的主反射镜10和次反射镜11,所述主反射镜10和所述次反射镜11的光轴在同一直线上;所述主反射镜10为凹面反射镜,具有第一预设抛物面形反射面,并设有中心孔100;所述次反射镜11为凸面反射镜,具有第二预设抛物面形反射面,所述次反射镜11位于所述主反射镜10的焦距范围内。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扩束镜,包括相向设置的主反射镜10和次反射镜11,两者光轴在同一直线上,其中主反射镜10为具有第一抛物面形反射面的凹面反射镜,设有中心孔100,次反射镜11为具有第二抛物面形反射面的凸面反射镜,其位于主反射镜10的焦距范围内。如图1所示。入射光从次反射镜11背侧入射到主反射镜10的反射面,经反射聚焦到次反射镜11的凸面反射面,光线经次反射镜11反射后形成平行光,由主反射镜10的中心孔100射出。通过调整主反射镜和次反射镜的抛物面形反射面的大小和曲率半径,能对光束进行调整。本实施例所述扩束镜为反射式扩束镜,通过两个抛物面反射镜来调整光束,与现有折射式扩束镜相比,在调整扩束比时不依赖透镜材料的光学性能,可减小扩束镜体积和质量。当要求扩束比较大时,体积较小,整体质量较轻,能够较好地应用于各类扩束系统中。本实施例中,主反射镜10为凹面反射镜,具有第一预设抛物面形反射面,对入射光线具有汇聚作用,入射光线经主反射镜10反射后,
被聚焦;次反射镜11位于主反射镜10的焦距范围内,即位于主反射镜10与其焦点之间,次反射镜11为凸面反射镜,具有第二预设抛物面形反射面,聚焦光线到达次反射镜反射面,被反射可形成平行光,由主反射镜10的中心孔射出。所述扩束镜利用两个反射镜,基于抛物面反射面的几何光学特性,将入射光线调整为平行出射光线,能达到优质的成像波面,能大大改善扩束系统像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反射镜10的中心孔100的孔径大于等于次反射镜11的直径,这样,经次反射镜反射形成的平行光能有效地通过中心孔射出。本实施例中,所述主反射镜10可为圆形,所述次反射镜11为圆形。可选的,所述主反射镜10为镀铝膜反射镜或者镀银膜反射镜,所述次反射镜11为镀铝膜反射镜或者镀银膜反射镜,铝膜或银膜对光线具有较高的反射率,在红外区及紫外区都能得到较好的反射效果。另外,反射镜优选采用膨胀系数小、应力较小的材料,便于磨制。请参考图2,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扩束镜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所述扩束镜,还包括:支撑所述主反射镜10的第一支撑圈12,支撑所述次反射镜11的第二支撑圈,将所述第一支撑圈12和所述第二支撑圈连接的支杆13。通过第一支撑圈12、第二支撑圈和支杆13将所述主反射镜10、次反射镜11支撑固定。具体的,所述第二支撑圈包括相连接的内支撑圈14和外支撑圈15,内支撑圈14连接次反射镜11,外支撑圈15通过支杆13与第一支撑圈12连接,在内支撑圈14和外支撑圈15之间具有中空部分。这样,从次反射镜背侧入射的入射光线,通过中空部分入射到主反射镜反射面上。具体的,包括三个支杆13,三个支杆13沿周向均匀分布,将第一支撑圈12和第二支撑圈连接固定,从而将主反射镜10和次反射镜11支撑固定。因此,本实施例所述扩束镜,采用两个抛物面形反射镜,基于镜
面反射对光束进行调整,能有效地减小扩束镜的体积,降低整体系统重量。并可提高扩束系统的波面质量;其不涉及材料的光学特性,故可选择范围会大幅增加,有利于成本降低。该扩束镜可大大缩短两个扩束光学元件之间的距离,镜筒较短,便于支撑,同时也大幅度减小了体积。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扩束镜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扩束镜,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向设置的主反射镜和次反射镜,所述主反射镜和所述次反射镜的光轴在同一直线上;所述主反射镜为凹面反射镜,具有第一预设抛物面形反射面,并设有中心孔;所述次反射镜为凸面反射镜,具有第二预设抛物面形反射面,所述次反射镜位于所述主反射镜的焦距范围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扩束镜,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向设置的主反射镜和次反射镜,所述主反射镜和所述次反射镜的光轴在同一直线上;所述主反射镜为凹面反射镜,具有第一预设抛物面形反射面,并设有中心孔;所述次反射镜为凸面反射镜,具有第二预设抛物面形反射面,所述次反射镜位于所述主反射镜的焦距范围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束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孔的孔径大于等于所述次反射镜的直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扩束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反射镜为圆形,所述次反射镜为圆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扩束镜,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反射镜为镀铝膜反射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天佐单明星李锦燕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博信光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