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一体化的夹角型太阳能电池板集热幕墙与屋面及通风空调系统,特别涉及夹角型太阳能电池板集热幕墙与屋面及通风空调系统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幕墙与屋面虽然也自带夹角,理论上确实能增大接受阳光照射面积,较传统平板太阳能电池组件幕墙的光电转换效率要高,但实际上,由于太阳光倾角是随季节和一天内不同时间段在变化的。因此,当太阳光倾角大过夹角型电池板的垂直面时,就会被上块电池板遮挡,平均产生30%~50%的阴影,光电转换效能也因此产生30%~50%折损,此外,由于太阳能电池板因夏季温度过高至70℃以上,对于一个标准的太阳能电池板,温度每上升1℃,发电效率将下降0.5%,这对于本身只有10%~20%光电转换率的太阳能电池板来说,发电效率将更加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改进型的夹角型太阳能电池板集热幕墙与屋面及通风空调系统,本专利技术包括固接在结构外墙或钢结构钢骨架外侧或既有建筑外墙的基层板和防火保温板1、夹角型太阳能电池板集热幕墙本体2、通风空调系统3及太阳能空调设备管道系统4;所述夹角型太阳能电池板集热幕墙本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夹角型太阳能电池板集热幕墙与屋面及通风空调系统,包括固接在结构外墙或钢结构钢骨架外侧或既有建筑外墙的基层板和防火保温板(1)、夹角型太阳能电池板集热幕墙本体(2)、通风空调系统(3)及太阳能空调设备管道系统(4);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型太阳能电池板集热幕墙本体(2),由夹角型太阳能吸热器(21)、太阳能电池板(22)及线路系统(23)组成;所述夹角型太阳能电池板集热幕墙本体(2)不仅适用于幕墙上,也适用于平屋面;所述防火保温板(1)与夹角型太阳能吸热器(21)之间形成一层绝热保温通风的空腔层(5);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2),粘固在夹角型太阳能吸热器(21)上,并用角铝(22A)将两端卡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角型太阳能电池板集热幕墙与屋面及通风空调系统,包括固接在结构外墙或钢结构钢骨架外侧或既有建筑外墙的基层板和防火保温板(1)、夹角型太阳能电池板集热幕墙本体(2)、通风空调系统(3)及太阳能空调设备管道系统(4);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型太阳能电池板集热幕墙本体(2),由夹角型太阳能吸热器(21)、太阳能电池板(22)及线路系统(23)组成;所述夹角型太阳能电池板集热幕墙本体(2)不仅适用于幕墙上,也适用于平屋面;所述防火保温板(1)与夹角型太阳能吸热器(21)之间形成一层绝热保温通风的空腔层(5);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2),粘固在夹角型太阳能吸热器(21)上,并用角铝(22A)将两端卡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角型太阳能电池板集热幕墙与屋面及通风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型太阳能吸热器(21),是由吸热管架(21-1)与吸热板(21-2)焊接而成,并在吸热板(21-2)及吸热管架(21-1)的背面喷涂一层蓄热保温层(21-3);所述夹角型太阳能吸热器(21)不仅适用于幕墙上,也适用于平屋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角型太阳能电池板集热幕墙与屋面及通风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管架(21-1)是由位于左右侧的集分水管(211、211′)、吸热管(212)及端板(213)构成;所述吸热管(212)两端与集分水管(211、211′)相互焊接联通;所述端板(213)与吸热板(21-2)两端焊接加以封堵,并和集分水管(211、211′)焊接为一体;所述吸热板(21-2)与吸热管(212)焊接;所述集分水管(211、211′)的上下端分别设有供水和回水的接口(21G、21H)。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夹角型太阳能电池板集热幕墙与屋面及通风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管(212),是采用壁厚为1.2~2.0mm、截面尺寸为8~10mm*15~40mm的矩形无缝铜管,或Φ10mm~Φ15mm无缝铜管制成。5.另一种夹角型太阳能电池板集热幕墙与屋面及通风空调系统,包括固接在结构外墙或钢结构钢骨架外侧或既有建筑外墙的基层板和防火保温板(1)、夹角型太阳能电池组件幕墙本体(2)及通风空调系统(3);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角型太阳能电池板集热幕墙本体(2),由夹角型太阳能吸热板(21′)、太阳能电池板(22)及线路系统(23)组成;所述夹角型太阳能电池板集热幕墙本体(2),不仅适用于幕墙上,也适用于平屋面;所述防火保温板(1)与夹角型太阳能吸热板(21′)之间形成一层绝热保温通风的空腔层(5);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2),粘固在夹角型太阳能吸热器(21′)上,并用角铝(22A)将两端卡固。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角型太阳能电池板集热幕墙与屋面及通风空调系统,其特...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