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缪恒专利>正文

换气保健鞋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2205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换气保健鞋垫,其特征在于:在鞋垫内设置两个中空气囊,其中,第一气囊[1]位于脚跟部,第二气囊[2]位于脚掌部;在脚跟部外围边侧设置进气口[3],该进气口[3]分别与第一气囊[1]和第二气囊[2]连接,连接处设进气单向阀[4];脚丫部设出气孔[7],第一气囊[1]和第二气囊[2]通过带单向阀的排气通道以串联或并联结构与出气孔[7]相连。(*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鞋垫,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使鞋内空气循环功能的可换气鞋垫,该鞋垫利用人体行走时脚底与鞋垫的相互作用压缩气囊实现鞋内换气。
技术介绍
一双舒适的鞋将给人们带来轻松与健康。现代人们穿着的鞋子一般用皮革、和塑料制作而成,鞋底大多采用橡胶、牛筋等材料,因此鞋的透气性能较差,极易闷存热气,造成捂脚、流脚汗、脚臭甚至脚气等不良后果。为了解决鞋子的通气问题,人们研制开发了多种通气鞋和鞋垫,如中国专利公告了专利号为99120267.8的《鞋内通风器》、专利号为92205512.2的《通风保健鞋垫》、专利号为02241343.x的《透气鞋》等。现有技术的作用原理通常是利用人体行走时脚抬起、落下的作用,使鞋内的空气循环,达到排湿、去臭作用。但是,现有的换气鞋垫是在脚跟位置设置一气囊,气囊分别与进气管和出气管连通,脚部的运动将进气管吸入的新鲜空气通过出气管向脚趾方向排出。由于是一次吸气一次排气,气量有限,实际使用中通气效果不尽如人意。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如何根据人体行走时正常的脚部运动特征,即身体重心从脚跟转移到脚掌,设计出一种充分利用重心转移这一运动特征来增加换气量,提高换气效果的鞋垫,正是本技术着重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换气保健鞋垫,其特征在于在鞋垫内设置两个中空气囊,其中,第一气囊位于脚跟部,第二气囊位于脚掌部;在脚跟部外围边侧设置进气口,该进气口分别与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连接,连接处设进气单向阀;脚丫部设出气孔,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通过带单向阀的排气通道以串联或并联结构与出气孔相连。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和变化解释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串联结构”是指第一气囊、第二气囊与脚丫部的出气孔之间为串联关系,即第一气囊不直接将气送至出气孔,而是将气充到第二气囊中,第二气囊再将气送至出气孔。这时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第二气囊来说有两个进气路径,一个来自脚跟部的进气通道;另一个来自第一气囊。所述“并联结构”是指第一气囊、第二气囊与脚丫部的出气孔之间为并联关系,即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分别将气送至出气孔。2、上述方案中,两个气囊均由鞋垫制做时形成,其本身具有一定弹性变形能力,弹力的大小可以由材料和壁厚来控制。但为了增加两个气囊中弹性,可以在第一气囊或/和第二气囊中设置弹性元件,比如弹簧、海棉、弹性材料制成的弹性块等。3、上述方案中,为了实现一定的保健功能,可以在脚丫部的出气孔处设凹陷部,凹陷部中塞入药饼或香片,该药饼或香片由凹陷部四周的唇部夹持固定。通过药饼或香片作用可以达到一定的药疗和除臭效果。4、上述方案中,还可以在鞋底脚掌部的涌泉穴位处设一出气孔,第二气囊经排气单向阀通该出气孔。为了在涌泉穴位处增加按摩功能,可以在该出气孔处设凹陷部,凹陷部中塞入按摩磁块,该按摩磁块由凹陷部四周的唇部夹持固定,磁块表面呈圆弧形凸起。5、上述方案中,为了增加脚掌部与脚跟部之间部位的换气效果,可以在该位置上设出气孔,第一气囊经排气单向阀通该出气孔。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一种换气保健鞋垫,其特征在于在鞋垫内设置两个中空气囊,其中,第一气囊位于脚跟部,第二气囊位于脚掌部,在脚跟部外围边侧设置进气口,该进气口分别与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连接,连接处设进气单向阀;脚丫部设出气孔,第二气囊经排气单向阀与该出气孔相通;脚掌部与脚跟部之间设出气孔,第一气囊经排气单向阀与该出气孔相通。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和变化解释如下1、上述方案中,为了实现一定的保健功能,可以在鞋底脚趾部的出气孔处设凹陷部,凹陷部中塞入药饼或香片,该药饼或香片由凹陷部四周的唇部夹持固定。2、上述方案中,还可以在鞋底脚掌部的涌泉穴位处设一出气孔,第二气囊经排气单向阀通该出气孔;涌泉出气孔处设凹陷部,凹陷部中塞入按摩磁块,该按摩磁块由凹陷部四周的唇部夹持固定,磁块表面呈圆弧形凸起。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根据正常的脚部运动的特征(即身体重心从脚跟转移到脚掌),设计出一种充分利用重心转移这一运动特征,采用双气囊结构来增加换气量,提高换气效果的鞋垫。由于本方案在脚丫部增加药饼或香片,以及在涌泉穴位处增设按摩磁块还起到一定的治疗和保健作用。另外,本技术制作和使用方便,可用于各种鞋垫。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结构剖视图;附图2为本技术双气囊串联式换气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双气囊串联式换气结构实例图;附图4为本技术换双气囊并联式换气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本技术双气囊并联式换气结构实例图;附图6为本技术双气囊独立式换气结构实例图;附图7为本技术涌泉处按摩磁块局部放大图;附图8为本技术脚丫部药饼或香片局部放大图。以上附图中1、第一气囊;2、第二气囊;3、进气口;4、进气单向阀;5、充气通道;6、排气通道;7、出气孔;8、弹性元件;9、凹陷部;10、药饼或香片;11、出气孔;12、凹陷部;13、磁块;14、出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附图1~3、图7~8所示,一种双气囊串联式换气保健鞋垫,鞋垫内设置两个中空气囊,第一气囊1位于脚跟部,第二气囊2位于脚掌部。脚跟部外围边侧设置进气口3,该进气口3分别与第一气囊1和第二气囊2连接,连接处设进气单向阀4。第一气囊1到第二气囊2连接有带单向阀的狭长充气通道5,第二气囊2设有带单向阀的排气通道6,该排气通道6通往脚丫部的出气孔7,以此形成双气囊串联式充气结构。人体在向前迈步时,先脚跟抬起第一气囊1进入吸气阶段,紧接着脚掌也抬起第二气囊2进入一次吸气阶段,然后脚跟着地先压缩第一气囊1,使第一气囊1向第二气囊2充气,此时第二气囊2为二次吸气阶段,紧接着脚掌压缩第二气囊2通过脚丫部的出气孔7排气,然后,以此循环往复。为了增加两个气囊中弹性,在第一气囊1和第二气囊2中设置弹性元件8,以增强换气效果。所述弹性元件8是海棉和弹性材料制成的弹性块。为了实现一定的保健功能,脚丫部的出气孔7处设凹陷部9,凹陷部9中塞入药饼或香片10,该药饼或香片10由凹陷部9四周的唇部夹持固定。另外在脚掌部的涌泉穴位处设一出气孔11,第二气囊2经排气单向阀通该出气孔11。为了增加按摩功能,涌泉出气孔处设凹陷部12,凹陷部12中塞入按摩磁块13,该按摩磁块13由凹陷部12四周的唇部夹持固定,磁块13表面呈圆弧形凸起。为了增加脚掌部与脚跟部之间部位的换气效果,脚掌部与脚跟部之间的位置上设出气孔14,第一气囊1经排气单向阀通该出气孔14。实施例二参见附图1、图4~5、图7~8所示,一种双气囊并联式换气保健鞋垫,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气囊1与第二气囊2不是以串联结构连接,而是以并联方式直接与脚丫部的出气孔7连接。人体在正常行走过程中,脚跟先压缩第一气囊1,使第一气囊1向出气孔7排气,而后脚掌压缩第二气囊2再向出气孔7排气,然后脚抬起,第一气囊1和第二气囊2吸气,以此交替循环工作。其它与实施例一相同,这里不再重复描述。实施例三参见附图1、图6、图7~8所示,一种双气囊独立式换气保健鞋垫,鞋垫内设置两个中空气囊,第一气囊1位于脚跟部,第二气囊2位于脚掌部。脚跟部设进气口3,该进气口3分别与第一气囊1和第二气囊2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缪恒
申请(专利权)人:吴缪恒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