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安双志专利>正文

一种高效的煤矿专用破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617450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30 16:23
一种高效的煤矿专用破碎装置,包括底板、支撑板、支架装置、粉碎装置、清理装置及推动装置,底板上设有回收箱、第一弯曲杆、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一横杆及第三支撑杆,支撑板上设有第一弯曲板、第一气缸、第一推动杆、第一定位架、第一支架、第一斜杆、第二横杆及第一支撑块,支架装置包括第二支架、第三支架、第一过滤网、第一海绵块、第三横杆及定位环,粉碎装置包括第二气缸、第二推动杆、框体、滚轮、粉碎齿及弹簧,清理装置包括管道、风机及第四支架,推动装置包括第三气缸、第三推动杆、推板、横板、第二斜杆、第五支架、第六支架及第七支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分批不断的对煤矿进行粉碎,粉碎效率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用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的煤矿专用破碎装置
技术介绍
煤样必须破碎到规定的小粒度后,才可以进行全水、精密度测定和偏倚试验。然而现有的煤矿用破碎装置破碎效率较低,并且煤样粘在上面很难进行清洗,无法很好的满足需求。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高效的煤矿专用破碎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的煤矿专用破碎装置,所述高效的煤矿专用破碎装置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支撑板、位于所述支撑板上方的支架装置、位于所述支架装置右侧的粉碎装置、位于所述粉碎装置左侧的清理装置及位于所述支架装置左侧的推动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其上方的回收箱、位于所述回收箱左侧的第一弯曲杆、位于所述第一弯曲杆左侧的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左侧的第二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的第一横杆及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左侧的第三支撑杆,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第一弯曲板、位于所述第一弯曲板下方的第一气缸、位于所述第一气缸上方的第一推动杆、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左右两侧的第一定位架、位于所述第一气缸右
侧的第一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右侧的第一斜杆、位于所述第一气缸左侧的第二横杆及位于所述第一气缸下方的第一支撑块,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第二支架上方的第三支架、第一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下方的第一海绵块、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三横杆及位于所述第三横杆右侧的定位环,所述粉碎装置包括第二气缸、位于所述第二气缸下方的第二推动杆、位于所述第二推动杆下方的框体、位于所述框体内的滚轮、设置于所述滚轮上的粉碎齿及位于所述第二推动杆左右两侧的弹簧,所述清理装置包括管道、设置于所述管道上的风机及位于所述风机右侧的第四支架,所述推动装置包括第三气缸、位于所述第三气缸右侧的第三推动杆、位于所述第三推动杆右侧的推板、位于所述推板上方的横板、位于所述横板上方的第二斜杆、位于所述第二斜杆左侧的第五支架、位于所述第三气缸下方的第六支架及位于所述第六支架下方的第七支架。所述回收箱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回收箱放置在底板上,所述第一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呈弯曲状,所述第一弯曲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的右端顶靠在所述回收箱的左表面上,所述第二支撑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板的横截面呈弯曲状,所述第一弯曲板贯穿所述支撑板的上下表面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气缸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气缸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弯曲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架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定位架呈L型,所述第一定位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架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缸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横杆呈水平状,所述第二横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气缸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二支架上设有位于其下端的第一凹槽及位于其上端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三支架呈凹字形,所述第三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过滤网呈长方体,所述第一过滤网水平放置,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海绵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海绵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海绵块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海绵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支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海绵块位于所述第一
通孔的上方,所述第三横杆呈水平状,所述第三横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横杆的右端与所述定位环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环空心的长方体。所述第二支架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气缸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二推动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气缸连接,所述第二推动杆的下端与所述框体固定连接,所述框体呈空心的半圆柱体状,所述框体收容于所述定位环内且与所述定位环滑动连接,所述框体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滚轮呈圆柱体,所述滚轮水平放置,所述滚轮收容于所述框体内且与所述框体轴转连接,所述粉碎齿设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滚轮上,所述粉碎齿与所述滚轮固定连接,所述弹簧设有两个,所述弹簧呈竖直状,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气缸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所述框体固定连接。所述管道的上端对准所述第一通孔且与所述第二支架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管道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框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呈L型,所述第四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四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风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推动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推动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三推动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三气缸连接,所述第三推动杆的右端与所述推板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推板呈长方体,所述推板竖直放置,所述推板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推板的上表面与所述横板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横板呈长方体,所述横板水平放置,所述横板的右端与所述第二支架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杆呈倾斜状,所述第二斜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杆的下端与所述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
述第五支架呈凹字形,所述第五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气缸固定连接,所述第五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横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支架呈凹字形,所述第六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气缸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七支架呈L型,所述第七支架的一端与所述第六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七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七支架固定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高效的煤矿专用破碎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分批不断的对煤矿进行粉碎,粉碎效率较高,并且粉碎效率理想,能够很好的满足需求,并且当煤矿粘在上面时可以很快的进行清理,防止粘在上面影响粉碎的效率,并且可以自动进行回收,降低人工劳动强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高效的煤矿专用破碎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高效的煤矿专用破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高效的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的煤矿专用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的煤矿专用破碎装置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支撑板、位于所述支撑板上方的支架装置、位于所述支架装置右侧的粉碎装置、位于所述粉碎装置左侧的清理装置及位于所述支架装置左侧的推动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其上方的回收箱、位于所述回收箱左侧的第一弯曲杆、位于所述第一弯曲杆左侧的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左侧的第二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的第一横杆及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左侧的第三支撑杆,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第一弯曲板、位于所述第一弯曲板下方的第一气缸、位于所述第一气缸上方的第一推动杆、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左右两侧的第一定位架、位于所述第一气缸右侧的第一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右侧的第一斜杆、位于所述第一气缸左侧的第二横杆及位于所述第一气缸下方的第一支撑块,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第二支架上方的第三支架、第一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下方的第一海绵块、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三横杆及位于所述第三横杆右侧的定位环,所述粉碎装置包括第二气缸、位于所述第二气缸下方的第二推动杆、位于所述第二推动杆下方的框体、位于所述框体内的滚轮、设置于所述滚轮上的粉碎齿及位于所述第二推动杆左右两侧的弹簧,所述清理装置包括管道、设置于所述管道上的风机及位于所述风机右侧的第四支架,所述推动装置包括第三气缸、位于所述第三气缸右侧的第三推动杆、位于所述第三推动杆右侧的推板、位于所述推板上方的横板、位于所述横板上方的第二斜杆、位于所述第二斜杆左侧的第五支架、位于所述第三气缸下方的第六支架及位于所述第六支架下方的第七支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煤矿专用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的煤矿专用破碎装置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支撑板、位于所述支撑板上方的支架装置、位于所述支架装置右侧的粉碎装置、位于所述粉碎装置左侧的清理装置及位于所述支架装置左侧的推动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位于其上方的回收箱、位于所述回收箱左侧的第一弯曲杆、位于所述第一弯曲杆左侧的第一支撑杆、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左侧的第二支撑杆、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的第一横杆及位于所述第二支撑杆左侧的第三支撑杆,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第一弯曲板、位于所述第一弯曲板下方的第一气缸、位于所述第一气缸上方的第一推动杆、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左右两侧的第一定位架、位于所述第一气缸右侧的第一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支架右侧的第一斜杆、位于所述第一气缸左侧的第二横杆及位于所述第一气缸下方的第一支撑块,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第二支架上方的第三支架、第一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下方的第一海绵块、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三横杆及位于所述第三横杆右侧的定位环,所述粉碎装置包括第二气缸、位于所述第二气缸下方的第二推动杆、位于所述第二推动杆下方的框体、位于所述框体内的滚轮、设置于所述滚轮上的粉碎齿及位于所述第二推动杆左右两侧的弹簧,所述清理装置包括管道、设置于所述管道上的风机及位于所述风机右侧的第四支架,所述推动装置包括第三气缸、位于所述第三气缸右侧的第三推动杆、位于所述第三推动杆右侧的推板、位于所述推板上方的横板、位于所述横板上方的第二斜杆、位于所述第二斜杆左侧的第五支架、位于所述第三气缸下方的第六支架及位于
\t所述第六支架下方的第七支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的煤矿专用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箱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回收箱放置在底板上,所述第一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呈弯曲状,所述第一弯曲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弯曲杆的右端顶靠在所述回收箱的左表面上,所述第二支撑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二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杆设有两个,所述第一横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的端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杆呈长方体,所述第三支撑杆竖直放置,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的煤矿专用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曲板的横截面呈弯曲状,所述第一弯曲板贯穿所述支撑板的上下表面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呈长方体,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下表面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块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气缸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气缸连接,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弯曲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架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定位架呈L型,所述第一定位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推动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架的另一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气缸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支
\t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杆呈倾斜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双志
申请(专利权)人:安双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