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门窗安防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615882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9 1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门窗安防系统,系统包括受控制的门窗、智能控制端、环境监测端、云平台服务端、移动终端,智能控制端通过控制链路与受控制的门窗连接,环境监测端通过有线或无线信道与智能控制端连接,智能控制端通过网络与云平台服务端连接,所述移动终端通过网络与云平台服务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门窗、环境监测装置、智能控制端、云平台服务端以及移动终端被集成为一个系统,使得环境监测端监测到险情可报警至用户的移动终端,用户在移动终端作出决定后即可控制家庭中的终端设备,用户也可主动查看家庭环境情况再发出消息控制终端设备,从而实现家庭设备与用户的双向通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安防系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门窗安防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的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偷窃、入室抢劫等各种犯罪事件也越发严重,人们对于一个舒适安全的家居空间也越发期望。可是普通的民居用的大多是防盗安全门、安全窗之类的防盗措施,它的防盗效果虽然不差,但在现实中不仅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形象,而且对人们的生活也造成了不便。为了使其能可靠进行日常安全防范工作,及时发现各种警情并做出相应处理,以便将警情消灭在萌芽状态,保障居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人们研发出智能的门窗监控安防系统。但是因经济、技术等原因,目前门窗监控安防系统设计不尽合理的情况比较普遍,在信号监测、信号处理上还存在一定问题,此外,现有的门窗安防系统都具有很多局限性,例如,产品单一(终端设备间只能分开控制)、单向控制的居多,智能化程度不高,用户体验度较差。现有的智能家居安防系统采用复杂的布线技术,过程复杂而繁琐,维修和更改设备的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门窗安防系统。本技术实现用户和智能安防系统的双向通信,设备间集成化程度高,拆装方便,不需要对非智能门或窗进行任何工程布线、硬件及软件改造。本技术智能化程度高,用户体验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门窗安防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受控制的门窗、智能控制端、环境监测端、云平台服务端、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智能控制端通过控制链路与所述受控制的门窗连接,所述环境监测端通过有线或无线信道与智能控制端连接,所述智能控制端通过网络与云平台服务端连接,并且,所述移动终端通过网络与云平台服务端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系统还包括电池检测仪,所述电池监测仪与环境监测端电连接,并通过无线信道与智能控制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环境监测端包括门磁报警器、人体位置跟踪器、甲醛传感器、一氧化碳探测器、烟雾探测器、温度计、湿度计、漏水传感器、红外摄像头、电池监测仪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进一步地,所述门磁报警器包括磁铁、干簧管和报警器,其中,所述磁铁设于门扇/窗体上,所述干簧管设于门框/窗框上,所述干簧管与报警器电连接,并且,所述磁铁上设有凸筋,当门窗关闭时,凸筋离干簧管的距离小于10mm。进一步地,所述智能控制端包括中央处理器、无线通信模块,其中,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过RS232接口与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过RJ45网口连接到互联网,并通过互联网与云平台服务端连接,所述人体位置跟踪器通过USB接口与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甲醛传感器、一氧化碳探测器、烟雾探测器、温度计、湿度计、漏水传感器、红外摄像头、电池监测仪通过无线信道与中央处理器通信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中存储有预先设定的与环境监测端对应的环境参数标准、以及存储有受控制的门窗、环境监测端的身份标识。进一步地,所述中央处理器为Media MT7620芯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Zigbee模块、红外线收发模块、蓝牙模块、GSM/GPRS模块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进一步地,所述云平台服务端包括云服务器,所述云服务器中设有存储有门窗编号及对应的门窗控制装置、环境监测端的身份标识的数据库。进一步地,所述受控制的门窗设置有电控锁或电磁锁,所述移动终端为能访问所述云服务器的手机或平板电脑。本技术的有益效果:① 一方面,环境监测端监测到情况发生,智能控制端调用红外摄像头工作进行录像或抓拍图像,并通过智能控制端产生报警信息发送至云平台服务端,云平台服务端将信息推送至用户的移动终端,用户查收到信息后可以通过云平台服务端及智能控制端调用红外摄像头查看家庭实时情况,当确认为险情后,发确认信息至云平台服务端,并通过智能控制端控制相应的门窗控制装置开关或向外界报警;另一方面,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访问云平台服务端,通过智能控制端调用红外摄像头主动查看家庭实时情况,并发消息至云平台服务端,经过智能控制端控制家里的终端设备。综上,本技术可实现双向通信,更智能。②环境监测端与门窗互相独立,使用时,只需自行将门窗控制装置以及环境监测端中的门磁报警器安装在门窗及对应的门框/窗框上,即可将门窗升级成智能门窗,安装简单、方便,不需要对非智能门或窗进行任何工程布线、硬件及软件改造。③本技术中除门磁报警器外还包括人体位置跟踪器、甲醛传感器、一氧化碳探测器、烟雾探测器、温度计、湿度计、漏水传感器、红外摄像头、电池监测仪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可以监测家庭环境中的各项指标,将多种环境监测装置整合到一个系统中,用户通过一个客户端即可以实现多种设备的控制,本技术集成化程度高,用户体验好。④本技术中加入云平台服务端,且云平台服务端中设有存储设备数据的数据库,便于用户增加、删除、更改相应的设备,方便其他设备接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基于物联网的门窗安防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门磁报警器中磁铁和干簧管的位置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基于物联网的门窗安防系统的控制方法流程图;图4为本技术中另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门窗安防系统的控制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主要思想就在于,将门窗、环境监测装置、智能控制端、云平台服务端以及移动终端被集成为一个系统,使得环境监测端监测到险情可报警至用户的移动终端,用户在移动终端作出决定后即可控制家庭中的终端设备,也可以用户主动查看家庭环境情况再发出消息控制终端设备,从而实现家庭设备与用户的双向通信。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2所示,基于物联网的门窗安防系统,包括门窗系统,所述门窗系统包括门扇11、窗体21以及对应的门框12、窗框22,还包括门窗控制装置3、智能控制端4、环境监测端5、云平台服务端6、移动终端7。所述智能控制端4与门窗控制装置3控制连接,用于控制门窗控制装置3的开关,所述环境监测端5通过无线网络和/或硬件接口与智能控制端4连接,用于将环境监测端5获取的环境参数发送至智能控制端4,并被智能控制端4控制,所述智能控制端4通过Internet与云平台服务端6连接,用于将报警信息传递至云平台服务端6并接收云平台服务端6发来的信息,所述云平台服务端6通过Internet、GSM网络与移动终端7连接,使得移动终端7登陆访问云平台服务端6并且云平台服务端6可以向移动终端7推送报警信息。其中,所述智能控制端4包括中央处理器41、无线通信模块42,所述中央处理器41为Media MT7620芯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Zigbee模块、红外线收发模块、蓝牙模块、GSM/GPRS模块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红外发送模块采用鼎元大功率45MIL芯片,所述红外接收模块采用ROHMRPM6900芯片。所述中央处理器41通过RS232接口与无线通信模块42连接,用于中央处理器41与环境监测端5进行通信,所述中央处理器41通过RJ45网口连接到Internet并通过Internet与云平台服务端6连接,用于中央处理器41与云平台服务端6进行双向通信。所述环境监测端5包括门磁报警器508、人体位置跟踪器510、甲醛传感器501、一氧化碳探测器502、烟雾探测器503、温度计504、湿度计505、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门窗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受控制的门窗、智能控制端、环境监测端、云平台服务端、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智能控制端通过控制链路与所述受控制的门窗连接,所述环境监测端通过有线或无线信道与智能控制端连接,所述智能控制端通过网络与云平台服务端连接,并且,所述移动终端通过网络与云平台服务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门窗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受控制的门窗、智能控制端、环境监测端、云平台服务端、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智能控制端通过控制链路与所述受控制的门窗连接,所述环境监测端通过有线或无线信道与智能控制端连接,所述智能控制端通过网络与云平台服务端连接,并且,所述移动终端通过网络与云平台服务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门窗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电池检测仪,所述电池监测仪与环境监测端电连接,并通过无线信道与智能控制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门窗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监测端包括门磁报警器、人体位置跟踪器、甲醛传感器、一氧化碳探测器、烟雾探测器、温度计、湿度计、漏水传感器、红外摄像头、电池监测仪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门窗安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磁报警器包括磁铁、干簧管和报警器,其中,所述磁铁设于门扇/窗体上,所述干簧管设于门框/窗框上,所述干簧管与报警器电连接,并且,所述磁铁上设有凸筋,当门窗关闭时,凸筋离干簧管的距离小于10mm。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门窗安防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啸华杨子勤金闻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汉腾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