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辐射环动子和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12608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9 1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永磁辐射环动子的结构,该永磁辐射环动子包括传动轴和装于传动轴的永磁体,所述永磁体为永磁辐射环,所述永磁辐射环是一体成型并经辐射充磁的永磁闭环结构,所述永磁辐射环内侧设有隔磁环。上述永磁辐射环动子所用永磁体是由一体成型并经辐射充磁的永磁闭环,没有拼接,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使用拼接永磁体出现的漏磁和反向磁力现象,而上述永磁辐射环动子在内侧设有隔磁环,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磁从内圈漏出,从而提高了磁性利用率,增强了永磁体磁性,使电机的功率也得到大幅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永磁辐射环动子和电机
技术介绍
电机已经成为工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关键部件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机器中。一般来说,电机都包括有动子。依靠定子、动子绕制线圈产生感应磁场来输出动力或通过绕制线圈产生感应磁场与磁片拼接的永磁体配合来输出动力。此类电机因使用动、定子双重线圈绕组增加能耗外,感应磁场磁强度亦不如永磁体磁强度大,相对而言电机功率无法有效提升。利用永磁体磁场替代线圈绕组感应磁场来提升电机功率是较为理想的选择。传统的永磁电机动子将多片弧形磁片拼接成一个圆环状动子,拼装磁片间漏磁甚至产生反向磁力同样影响电机功率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无需线圈绕组产生感应磁场、无需磁片拼接的永磁动子以降低能耗、防止磁漏,提高磁利用率以提升电机功率的动子。一种永磁辐射环动子,其包括传动轴和装于传动轴的永磁体,所述永磁体为永磁辐射环,所述永磁辐射环是一体成型并经辐射充磁的永磁闭环,所述永磁辐射环内侧设有隔磁环。进一步地,所述永磁辐射环在轴向或圆周方向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区域,各区域的磁极性依序交替排列。进一步地,所述隔磁环通过连轴支架安装于传动轴上。进一步地,所述连轴支架包括连接于传动轴和隔磁环之间呈辐射状排列的多个支板。进一步地,所述传动轴为空心轴。进一步地,所述永磁辐射环在圆周方向上均等地分成n个区域,n大于或等于2,每个区域弧度为2π/n。进一步地,所述永磁辐射环在轴向上均等地分成两个区域,两个区域之间具有间隔环。进一步地,所述永磁辐射环在轴向上均等地分成两个区域,每个区域为一个闭环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永磁辐射环在每个区域中磁力方向都是向心或辐射状,所述永磁辐射环的每条磁力线都经过传动轴的轴心。以及,一种电机,其包括定子和动子,所述动子是如上所述的永磁辐射环动子。上述永磁辐射环动子是由一体成型并经辐射充磁,是闭环结构,没有拼接,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使用拼接永磁体出现的漏磁和反向磁力现象,而上述永磁辐射环动子在内侧设有隔磁环,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磁从内圈漏出,从而提高了磁性利用率,增强了永磁体磁性,使电
机的功率也得到大幅提高。因此,上述永磁辐射环动子无需线圈绕组产生感应磁场、无需磁片拼接的永磁动子以降低能耗、防止磁漏,能提高磁利用率以提升电机功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永磁辐射环动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永磁辐射环动子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永磁辐射环动子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永磁辐射环动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永磁辐射环动子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永磁辐射环动子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永磁辐射环动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永磁辐射环动子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永磁辐射环动子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到图3,示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永磁辐射环动子10,其包括传动轴11和装于传动轴11的永磁体,所述永磁体为永磁辐射环12,所述永磁辐射环12是一体成型并经辐射充磁的永磁闭环,所述永磁辐射环12内侧设有隔磁环13。具体地,永磁闭环结构是由永磁材料烧结或注塑而成并采用辐射充磁。传动轴11优选为空心轴,以减轻轴重量,减轻负担,相对提高传动效率,优选为塑胶材料制成的轴。如图2所示,所述隔磁环13通过连轴支架15安装于传动轴11上,优选地,连轴支架15与传动轴11为一体结构。所述连轴支架15包括连接于传动轴11和隔磁环13之间呈辐射状排列的多个支板151,多个支板151一体延伸于传动轴11表面。永磁辐射环12和隔磁环13为共轴的环,都是连续一整块材料制成,例如,永磁辐射环12是由一整块永磁硅钢卷绕而成,而隔磁环13为磁绝缘材料制成。如图3所示,永磁辐射环12外表面是N极,而内表面为S极,充磁时,以径向辐射方式充磁,即,始终让磁力线的方向是由圆周向中心的方向,每条磁力线都经过轴心,形成磁性辐射,所以称为永磁辐射环12。而现有的充磁通常是平行方向,即充磁的磁力线是平行并不会都经过轴心,此方法充磁后永磁体磁力分布不均。请参阅图4到图6,示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永磁辐射环动子20,其包括传动轴11和装于传动轴11的永磁体,所述永磁体为永磁辐射环22。本实施例永磁辐射环动子20与实施例一的永磁辐射环动子10基本相同,主要不同在于,本实施例的永磁辐射环22为两个区域,
即在轴向方向上分成两个区域。如图所示,分成第一区域22a和第二区域22b,每个区域22a、22b都是一个环,是闭环结构。第一区域22a和第二区域22b之间有间隔环26,间隔环可以是与隔磁环13类似的材料。。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区域数量,并不限于两个区域。如图6所示,永磁辐射环22的第一区域22a外表面是N极,而内表面为S极,反之,永磁辐射环22的第一区域22b外表面是S极,而内表面为N极。两个区域22a和22b形状结构相同。通过这样设置,可以构成直线电机。请参阅图7到图9,示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永磁辐射环动子30,其包括传动轴11和装于传动轴11的永磁体,所述永磁体为永磁辐射环32。本实施例永磁辐射环动子20与实施例一的永磁辐射环动子10基本相同,主要不同在于,本实施例的永磁辐射环22分为多个区域,且是在圆周方向上分成两个区域。如图所示,分成八个区域,图中以三个区域为例,即区域32a、32b、32c。各个区域并没有间隔,而是充磁时分段分区充磁,实际上是一个连续的永磁辐射环。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区域数量,并不限于此。如图8和9所示,永磁辐射环32的区域32a外表面是S极,而内表面为N极,永磁辐射环32的区域32b外表面是N极,而内表面为S极,永磁辐射环32的区域32c外表面是S极,而内表面为N极,即各区域的磁极性依序交替排列。图中示例为分成八个区域,并不限于此,实际上,永磁辐射环12在圆周方向上均等地分成n个区域,n大于或等于2,每个区域弧度为2π/n。通过这样设置,可以构成旋转电机。虽然永磁辐射环32分成多个区域,但是各区域之间并没有间隙,没有间隔片或环,基本没有磁漏,无磁损失。进一步地,所述永磁辐射环12在每个区域中磁力方向都是向心或辐射状,所述永磁辐射环的每条磁力线都经过传动轴11的轴心。另外,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机,其包括定子和动子,所述动子即是如上所述的永磁辐射环动子10、20或30。如前所述,当采用实施例一所述的动子10时,电机可以是直线电机,也可以是旋转电机;当采用实施例二所述的动子20时,电机优选是直线电机;当采用实施例二所述的动子20时,电机是旋转电机。上述永磁辐射环动子10中,动子10是一体成型并经辐射充磁,是闭环结构,是一整块的永磁体,没有拼接,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使用拼接永磁体出现的漏磁和反向磁力现象,上述永磁辐射环动子10在内侧设有隔磁环13,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磁从内圈漏出,从而提高了磁性利用率,增强了功率,使电机的功率也得到大幅提高。而且,本技术采用多极辐射环磁体为动子,减少线圈绕组和统一磁路,能有效降低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永磁辐射环动子,其包括传动轴和装于传动轴的永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为永磁辐射环,所述永磁辐射环是一体成型并经辐射充磁的永磁闭环,所述永磁辐射环内侧设有隔磁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永磁辐射环动子,其包括传动轴和装于传动轴的永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体为永磁辐射环,所述永磁辐射环是一体成型并经辐射充磁的永磁闭环,所述永磁辐射环内侧设有隔磁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辐射环动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辐射环在轴向或圆周方向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区域,各区域的磁极性依序交替排列。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永磁辐射环动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磁环通过连轴支架安装于传动轴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永磁辐射环动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轴支架包括连接于传动轴和隔磁环之间呈辐射状排列的多个支板。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磁辐射环动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为空心轴。6.如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益彪黄仲冬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兆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