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明时专利>正文

时变磁场促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60680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时变磁场促睡装置涉及一种利用外磁场作用于失眠症患者主动睡眠中枢以促进其入睡并根治其失眠症的装置,主要由模拟电波发生电路、功率放大器和磁场发生线圈组成。模拟电波发生电路按设计的程序产生模拟正常人入睡过程脑电活动规律的模拟电波,该模拟电波经功率放大后送入磁场发生线圈、产生相应的时变磁场并以非接触的方式耦合入患者脑内,诱导患者主动睡眠中枢与时变磁场同步谐振,从而促进患者入睡,提高睡眠质量。(*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外磁场作用于失眠症患者主动睡眠中枢以促进其入睡并进而根治其失眠症的装置。研究证实,将外磁场耦合入失眠症患者脑内时,可调节、诱导主动睡眠中枢的电位活动、促进患者入睡。《磁场疗法能促进入眠的实验研究》一文(邓生明等,衡阳医学院学报,VOL16,NO2,P92,1988)公开了一种将稀土合金静磁片贴敷在人的头部以加快入睡,促进睡眠的方法。该方法所采用的磁疗器具是装有静磁片的特制磁帽,治疗时患者需戴上这种特制的磁帽。临床实验证明,磁帽对促进失眠症患者睡眠确有一定的疗效,但坚硬的磁帽戴在患者头部不仅给患者带来不舒适感,而且在心理上也增加了患者对这种磁疗器具的依赖性,以致无法摆脱这种磁帽。研究还证实,伴随正常人的入睡过程,其脑电波呈现明显的规律性。在清醒兴奋状态下,脑电波以β波为主,其频率范围为14-30次/秒。随着自觉意识的控制、进入安静状态后,脑电波中α波占主导地位,其频率范围为8-13次/秒。开始入睡时,脑电波进入慢波睡眠阶段,这一阶段包含三个过程,即首先进入轻度睡眠状态,此时脑电波中α波逐渐消失,出现θ波,并逐渐变为以θ波为主,其频率范围为4-7次/秒;当睡眠加深到中等程度时,脑电波在以θ波为主的背景下反复出现睡眠纺锤波,其持续时间约为0.5秒,间隔2-5秒,载波频率为12-14次/秒;随着睡眠的进一步加深,脑电波逐渐变成以δ波为主,其频率范围为1-3次/秒。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即在于获得一种可产生模拟正常人上述入睡过程脑电活动规律的时变磁场的装置,将该装置所产生的模拟时变磁场以非接触的方式耦合人失眠症患者的脑内,产生感生电流并作用于患者的主动睡眠中枢,以调节、诱导其电位活动,使之与模拟时变磁场同步谐振,从而加速患者入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利用自身带有EPROM的单片机按程序设计产生模拟正常人入睡过程脑电活动规律的模拟电波,该模拟电波经功率放大后输入磁场发生线圈、产生相应的时变磁场并以非接触的方式耦合入失眠症患者脑内。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时变磁场促睡装置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时变磁场促睡装置的电路图附图2为磁场发生线圈盒的结构示意图。参考附图1、2,本专利技术时变磁场促睡装置主要包括电源电路、启动自锁及自动关闭电路、模拟电波发生电路、功率放大器和磁场发生线圈。电源电路由变压器T1、整流二极管D1-D3、电容C1-C5、三端稳压器U1和U2组成并分别为启动自锁及自动关闭电路、模拟电波发生电路和功率放大器提供直流稳压电源+Ec、-E或高压直流电源。启动自锁及自动关闭电路由按钮开关AN1、小型直流继电器J1和三极管Q1组成,控制三极管Q1通断、使继电器J1得电或失电,可使电源实现启动自锁和自动关闭。模拟电波发生电路由自身带有EPROM的单片机U3、D/A转换器U4、运算放大器U5以及外围电阻、电容组成,其中C6为复位电容,晶振OSC1、电容C7、C8构成时钟电路。按下按钮开关AN1、接通电源时,+Ec加至U3上,C6产生复位信号,U3产生上电复位并在其片内程序控制下开始工作。首先由其P10脚输出一高电平信号,使Q1导通、J1得电吸合,完成上电自锁。正常工作时,U3的数据口线D7-D0按设计的程序送出二进制数字序列并经U4和U5转换成模拟正常人入睡过程脑电活动规律的模拟电波,调整VR1可调节模拟电波信号的幅度。当模拟正常人入睡过程结束时(30-180分钟),U3的P10脚输出低电平信号,使Q1关断、J1失电,自动切断电源。功率放大器由三极管Q2和偏置电阻R3组成,其功能是将模拟电波发生电路输出的模拟电波进行功率放大并将功率放大后的模拟电波送入磁场发生线圈L,产生相应的时变磁场。电阻R4为取样电阻,为发光二极管LED1提供电压并使发光二极管LED1的发光强度随磁场发生线圈L中电流强度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可指示电路工作是否正常。磁场发生线圈盒可设计成多种型式,例如可将磁场发生线圈L缠绕于扁平骨架1上并安装在一扁盒2内。将扁平磁场发生线圈盒置于失眠症患者枕头下时,线圈所产生的时变磁场可以非接触的方式耦合入患者脑内,产生感生电流并作用于患者的主动睡眠中枢,使其电位活动与时变磁场同步谐振,从而诱导患者入睡。由于磁场发生线圈盒与患者头部并不接触并且可由他人控制,因而使用时患者不会产生异物感或不舒适感,在心理上也不致产生依赖性。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患者即可自然恢复正常的睡眠。本专利技术使用方便,可明显缩短失眠症患者入睡时间、提高睡眠质量,故特别适用于治疗失眠症。权利要求1.一种可产生模拟正常人入睡过程脑电活动规律的时变磁场并用于促进失眠症患者入睡的时变磁场促睡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电源电路、启动自锁及自动关闭电路、模拟电波发生电路、功率放大器和磁场发生线圈组成;模拟电波发生电路包括自身带有EPROM的单片机、D/A转换器和运算放大器并按程序设计产生模拟正常人入睡过程脑电活动规律的模拟电波,该模拟电波由功率放大器进行功率放大后送入磁场发生线圈、产生相应的时变磁场并以非接触方式耦合入失眠症患者脑内;启动自锁及自动关闭电路由单片机控制实现电源的启动自锁和到时自动关闭;电源电路分别为启动自锁及自动关闭电路、模拟电波发生电路和功率放大器提供直流稳压电源或高压直流电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时变磁场促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场发生线圈缠绕于扁平骨架上并连同骨架一起安装于一扁平线圈盒中。全文摘要时变磁场促睡装置涉及一种利用外磁场作用于失眠症患者主动睡眠中枢以促进其入睡并根治其失眠症的装置,主要由模拟电波发生电路、功率放大器和磁场发生线圈组成。模拟电波发生电路按设计的程序产生模拟正常人入睡过程脑电活动规律的模拟电波,该模拟电波经功率放大后送入磁场发生线圈、产生相应的时变磁场并以非接触的方式耦合入患者脑内,诱导患者主动睡眠中枢与时变磁场同步谐振,从而促进患者入睡,提高睡眠质量。文档编号A61N2/04GK1091984SQ93102549公开日1994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1993年3月12日 优先权日1993年3月12日专利技术者王明时 申请人:王明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产生模拟正常人入睡过程脑电活动规律的时变磁场并用于促进失眠症患者入睡的时变磁场促睡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是由电源电路、启动自锁及自动关闭电路、模拟电波发生电路、功率放大器和磁场发生线圈组成;模拟电波发生电路包括自身带有EPROM的单片机、D/A转换器和运算放大器并按程序设计产生模拟正常人入睡过程脑电活动规律的模拟电波,该模拟电波由功率放大器进行功率放大后送入磁场发生线圈、产生相应的时变磁场并以非接触方式耦合入失眠症患者脑内;启动自锁及自动关闭电路由单片机控制实现电源的启动自锁和到时自动关闭;电源电路分别为启动自锁及自动关闭电路、模拟电波发生电路和功率放大器提供直流稳压电源或高压直流电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时
申请(专利权)人:王明时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