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麻药材用快速烘干节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59195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6 0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天麻药材用快速烘干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烘烤风道(1),设置在烘烤风道(1)上方的进风风道(2),设置在进风风道(2)进风口处的除湿装置(3),以及加热装置(5)组成;所述除湿装置(3)由控制系统(34),均与控制系统(34)相连接的、抽风机(33)和发热器(31),以及空气过滤网(35)组成;所述控制系统(34)由单片机,AD信号接收转换电路,电流可调驱动电路,以及湿度传感器(32)等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了除湿装置,该除湿装置能通过对烘烤风道的出风口的空气的湿度信息的采集的结果对烘烤风道内流出的空气进行除湿,有效的提高了本系统的烘干温度的稳定性、烘干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节能环保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天麻药材用快速烘干节能系统
技术介绍
中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以调理为主治疗为辅的治疗方式而被国内外的病痛患者所青睐。中医使用的许多药材都需要烘干,“天麻”是中医常用的一种中药材,它在使用时需要将其水份去除,同时去除水份的“天麻”长时间存放时不会出现发霉或变质。然而,现有的中药材烘干时多采用电烘烤的方式,由于这种烘干方式的耗电量非常高,同时该烘干方式的烘干效率低,因此使得中药材的烘干的成本偏高,极大的浪费了电力资源。因此,提供一种既能提高烘干效率,又能确保恒定温度的天麻药材用烘干节能系统便是当务之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中药材“天麻”烘干时烘干温度不稳定,而且烘干效率低的缺陷,提供的一种天麻药材用快速烘干节能系统。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天麻药材用快速烘干节能系统,主要由烘烤风道,设置在烘烤风道上方的进风风道,设置在进风风道进风口处的除湿装置,设置在进风风道出风口处的抽风机,设置在烘烤风道的内部底面的网状烘干架,以及设置在进风风道中部的加热装置组成;所述进风风道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均与烘烤风道相连通。所述除湿装置由控制系统,均与控制系统相连接的抽风机和发热器,以及设置在烘烤风道的出风口处的空气过滤网组成;所述控制系统由单片机,以及均与单片机相连接的AD信号接收转换电路、电流可调驱动电路、显示器、湿度传感器、蜂鸣器和电源,以及与AD信号接收转换电路相连接的湿度传感器 组成;所述单片机与抽风机相连接。所述AD信号接收转换电路由输入端与湿度传感器相连接信号接收电路,和输入端与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的AD转换电路组成;所述AD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相连接。所述信号接收电路由放大器P,三极管VT4,正极与放大器P的正极相连接、负极作为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入端的极性电容C8,N极经电阻R32后与三极管VT的集电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30后与放大器P的正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7,负极经电阻R31后与二极管D7N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29后与放大器P的正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9,N极经电阻R33后与放大器P的输出端相连接、P极经电感L2后与放大器P的负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8,以及正极顺次经电阻R36和电阻R35后与二极管D8的N极相连接、负极与放大器P的负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0组成;所述二极管D7的N极与三极管VT的发射极共同形成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出端;所述放大器P的输出端与三极管VT的基极相连接,该放大器P的负极接地。所述AD转换电路由转换芯片U2,三极管VT5,三极管VT6,一端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转换芯片U2的VIN管脚相连接的电阻R34,正极与转换芯片U2的VCC管脚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37后与转换芯片U2的OUT管脚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1,正极与转换芯片U2的OUT管脚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38后与转换芯片U2的WR管脚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2,P极经电阻R39后与转换芯片U2的WR管脚相连接、N极经电阻R40后与转换芯片U2的CLK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9,正极经电阻R41后与二极管D9的N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42后与三极管VT6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3,N极与三极管VT6的集电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43后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1,一端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6的发射极相连接的可调电阻R44,负极与三极管VT6的集电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45后与三极管VT5的集电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4,P极与转换芯片U2的OUT管脚相连接、N极经电阻R46后与三极管VT5的集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0,以 及一端与三极管VT6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6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阻R47组成;所述转换芯片U2的VCC管脚与二极管D7的N极相连接,其RD管脚与极性电容C11的负极相连接,其WR管脚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其REF管脚与二极管D9的P极相连接,其GND管脚接地,其OUT管脚作为AD转换电路的输出端;所述三极管VT6的基极与二极管D10的N极相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13的负极接地。所述电流可调驱动电路由输入端与单片机相连接的逻辑缓冲电路,和输入端与逻辑缓冲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的稳压驱动电路组成;所述稳压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发热器相连接。所述逻辑缓冲电路由三极管VT1,三极管VT2,场效应管MOS,负极经电阻R1后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正极顺次经电阻R4和电阻R6后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2,正极经电阻R2后与极性电容C2的负极相连接、负极与极性电容C2的正极共同形成逻辑缓冲电路的输入端的极性电容C1,P极顺次经电阻R5和电阻R3后与极性电容C1的正极相连接、N极与电阻R4与电阻R6的连接点相连接的二极管D1,一端与电阻R5与电阻R3的连接点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7,负极经可调电阻R8后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正极顺次经电阻R9和电阻R11后与场效应管MOS的漏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3,以及正极顺次经电感L1和电阻R10后与场效应管MOS的栅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28后与场效应管MOS的源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6组成;所述极性电容C3的正极与电阻R7后与电阻R5的连接点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1的发射极与场效应管MOS的栅极相连接,该三极管VT1的集电极接地;所述三极管VT2的集电极接地,其发射极与极性电容C6的负极共同形成逻辑缓冲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稳压驱动电路由驱动芯片U1,三极管VT3,P极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N极顺次经电阻R15和电阻R16后与驱动芯片U1的VOUT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2,正极经电阻R13后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14后与二极管D2的N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4,P极经电阻R12后与 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25后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3,负极经电阻R17后与驱动芯片U1的CTRL管脚相连接、正极与驱动芯片U1的VOUT管脚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5,P极经电阻R18后与驱动芯片U1的CTRL管脚相连接、N极经电阻R20后与驱动芯片VCC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6,一端与二极管D6的N极相连接、另一端与极性电容C6的负极相连接的可调电阻R19,P极经电阻R21后与驱动芯片U1的SEN管脚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5,P极顺次经电阻R24和电阻R23后与驱动芯片U1的VOUT管脚相连接、N极经电阻R22后与稳压二极管D5的P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4,正极与极性电容C6的负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27后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7,以及一端与驱动芯片CL管脚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26组成;所述驱动芯片U1的GND管脚接地;所述二极管D6的N极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共同形成稳压驱动电路的输出端;所述三极管VT3的集电极接地。为更好的实施本专利技术,所述驱动芯片U1则优先采用AP44313集成芯片来实现;同时,所述转换芯片U2则优先采用AD0804LCN集成芯片来实现。为了确保本专利技术的除湿效果,所述空气过滤网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天麻药材用快速烘干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烘烤风道(1),设置在烘烤风道(1)上方的进风风道(2),设置在进风风道(2)进风口处的除湿装置(3),设置在进风风道(2)出风口处的抽风机(4),设置在烘烤风道(1)的内部底面的网状烘干架(6),以及设置在进风风道(2)中部的加热装置(5)组成;所述进风风道(2)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均与烘烤风道(1)相连通;所述除湿装置(3)由控制系统(34),均与控制系统(34)相连接的抽风机(33)和发热器(31),以及设置在烘烤风道(1)的出风口处的空气过滤网(35)组成;所述控制系统(34)由单片机,以及均与单片机相连接的AD信号接收转换电路、电流可调驱动电路、显示器、蜂鸣器和电源,以及与AD信号接收转换电路相连接的湿度传感器(32)组成;所述单片机与抽风机(33)相连接;所述AD信号接收转换电路由输入端与湿度传感器(32)相连接信号接收电路,和输入端与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的AD转换电路组成;所述AD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麻药材用快速烘干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烘烤风道(1),设置在烘烤风道(1)上方的进风风道(2),设置在进风风道(2)进风口处的除湿装置(3),设置在进风风道(2)出风口处的抽风机(4),设置在烘烤风道(1)的内部底面的网状烘干架(6),以及设置在进风风道(2)中部的加热装置(5)组成;所述进风风道(2)的进风口和出风口均与烘烤风道(1)相连通;所述除湿装置(3)由控制系统(34),均与控制系统(34)相连接的抽风机(33)和发热器(31),以及设置在烘烤风道(1)的出风口处的空气过滤网(35)组成;所述控制系统(34)由单片机,以及均与单片机相连接的AD信号接收转换电路、电流可调驱动电路、显示器、蜂鸣器和电源,以及与AD信号接收转换电路相连接的湿度传感器(32)组成;所述单片机与抽风机(33)相连接;所述AD信号接收转换电路由输入端与湿度传感器(32)相连接信号接收电路,和输入端与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的AD转换电路组成;所述AD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麻药材用快速烘干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接收电路由放大器P,三极管VT4,正极与放大器P的正极相连接、负极作为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入端的极性电容C8,N极经电阻R32后与三极管VT的集电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30后与放大器P的正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7,负极经电阻R31后与二极管D7N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29后与放大器P的正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9,N极经电阻R33后与放大器P的输出端相连接、P极经电感L2后与放大器P的负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8,以及正极顺次经电阻R36和电阻R35后与二极管D8的N极相连接、负极与放大器P的负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0组成;所述二极管D7的N极与三极管VT的发射极共同形成信号接收电路的输出端;所述放大器P的输出端与三极管VT的基极相连接,该放大器P的负极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天麻药材用快速烘干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D转换电路由转换芯片U2,三极管VT5,三极管VT6,一端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转换芯片U2的VIN管脚相连接的电阻R34,
\t正极与转换芯片U2的VCC管脚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37后与转换芯片U2的OUT管脚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1,正极与转换芯片U2的OUT管脚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38后与转换芯片U2的WR管脚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2,P极经电阻R39后与转换芯片U2的WR管脚相连接、N极经电阻R40后与转换芯片U2的CLK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9,正极经电阻R41后与二极管D9的N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42后与三极管VT6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3,N极与三极管VT6的集电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43后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1,一端与三极管VT5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6的发射极相连接的可调电阻R44,负极与三极管VT6的集电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45后与三极管VT5的集电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4,P极与转换芯片U2的OUT管脚相连接、N极经电阻R46后与三极管VT5的集电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0,以及一端与三极管VT6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6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阻R47组成;所述转换芯片U2的VCC管脚与二极管D7的N极相连接,其RD管脚与极性电容C11的负极相连接,其WR管脚与三极管VT5的基极相连接,其REF管脚与二极管D9的P极相连接,其GND管脚接地,其OUT管脚作为AD转换电路的输出端;所述三极管VT6的基极与二极管D10的N极相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13的负极接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天麻药材用快速烘干节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可调驱动电路由输入端与单片机相连接的逻辑缓冲电路,和输入端与逻辑缓冲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多敏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蓉幸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