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青蟹幼体躲藏攀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589020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5 15: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青蟹幼体躲藏攀附装置,包括攀附构件(3)、培育池;所述攀附构件(3)包括支撑架(1)、柔性网(2),所述支撑架(1)为硬质可塑性材质,支撑架(1)为双层结构,柔性网(2)纵向、横向、垂向,三个方向上编排固定在支撑架(1)的双层结构上,使支撑架(1)内部形成由柔性网(2)编排构成的多个用于容纳青蟹幼苗的六面体空腔;所述支撑架(1)沿其长度方向进行多次折弯,缩小占用体积;部分攀附构件(3)采用线绳悬挂在培育池内,部分攀附构件(3)置放在培育池池底,使攀附构件(3)在水体内分层错开布置,同时与培育池内的曝气孔的位置相错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青蟹幼体躲藏攀附装置,属于青蟹幼体培育

技术介绍
青蟹育苗养殖过程中,幼体经历从浮游到底栖的过渡。在青蟹苗养殖过程中,青蟹苗喜栖息攀附于水中物体上,且在不同的发育时期及不同大小的个体,其栖息水体深度及对网眼大小的喜好不同。青蟹幼体过于密集的聚集也会导致互相打斗残杀,极大地影响了苗种的成活率。现有技术对于预防青蟹幼体相互打斗残杀,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2714076U的专利技术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青蟹育苗用挂网,这种青蟹育苗用挂网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蟹苗的打斗残杀的程度,但仍然存在缺陷:1)青蟹个体的隔离效果一般,如果密度过高,则会仍然存在蟹苗打斗的情况,仍然会造成损失;2)只能采用悬挂的方式,挂网的可塑性差,占用较大面幅,体积较大,在育苗池中的布置不方便,导致育苗池的育苗效率不高,育苗池利用率也较低;3)无法对于体积略有差异的不同蟹苗进行混合培育;4)挂网刚度很低,不稳定,随水体流动难免产生晃动,对于蟹苗的培育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对于隔离和预防青蟹幼体相互打斗的装置,青蟹个体的隔离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青蟹幼体躲藏攀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攀附构件(3)、培育池;所述攀附构件(3)包括支撑架(1)、柔性网(2),所述支撑架(1)为硬质可塑性材质,支撑架(1)为双层结构,柔性网(2)纵向、横向、垂向,三个方向上编排固定在支撑架(1)的双层结构上,使支撑架(1)内部形成由柔性网(2)编排构成的多个用于容纳青蟹幼苗的六面体空腔;所述支撑架(1)沿其长度方向进行多次折弯,缩小占用体积;部分攀附构件(3)采用线绳悬挂在培育池内,部分攀附构件(3)置放在培育池池底,使攀附构件(3)在水体内分层错开布置,同时与培育池内的曝气孔的位置相错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青蟹幼体躲藏攀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攀附构件(3)、培育池;所述攀附构件(3)包括支撑架(1)、柔性网(2),所述支撑架(1)为硬质可塑性材质,支撑架(1)为双层结构,柔性网(2)纵向、横向、垂向,三个方向上编排固定在支撑架(1)的双层结构上,使支撑架(1)内部形成由柔性网(2)编排构成的多个用于容纳青蟹幼苗的六面体空腔;所述支撑架(1)沿其长度方向进行多次折弯,缩小占用体积;部分攀附构件(3)采用线绳悬挂在培育池内,部分攀附构件(3)置放在培育池池底,使攀附构件(3)在水体内分层错开布置,同时与培育池内的曝气孔的位置相错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蟹幼体躲藏攀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沿其长度方向进行多次折弯后,柔性网(2)在竖直方向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科技孟永永宋炜张凤英马凌波王伟赵梦迪陈芬芳魏鸿擎赵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