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久峰专利>正文

一种可产生磁共振的电磁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7674 阅读:3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产生磁共振的电磁治疗仪,是由外壳体、磁疗头、外壳内的脉冲发生器主机及电源组成;所述外壳体是用绝缘材料制成的弧形壳体,磁疗头通过导线与外壳体内部连接,其特征在于:此磁疗头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均包括有N极S极,在同极同频率时,磁疗头相对构成磁共振;磁疗头上设置有磁场发生装置及导引针。该磁场发生装置均由磁疗头内的绝缘圆筒外缠绕的电磁线圈构成,线圈与外壳体内部脉冲发生器主机及电源连接构成脉冲磁场。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安全可靠、治疗效果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设备,具体是涉及一种可产生磁共振的电磁治疗仪
技术介绍
电磁治疗仪属保健医疗设备,通过磁场刺激人体的相关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疗目的。现有的电磁治疗仪多采用电子发生电路、放大电路及输出针头构成,如申请号为92111753,申请日为1992年12月11日,专利技术名称为电子综合治疗仪的专利申请,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声波针输出部份、脉冲针输出部份、穴位离子透入输出部份、场输出治疗部份、电子灸输出部份,且声波针电路、脉冲针电路和电子灸电路组成电热针输出。此专利是采用电子声波、脉冲等电路,通过针输出到人体以达到治疗目的,由于其电路发出的声波及磁场比较均匀,功率有限,所以其治疗效果不明显,对于比较严重的患者更是很难达到治逾功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输出功率高、实现双磁场输出共同作用人体、治疗效果好的可产生磁共振的电磁治疗仪。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该一种可产生磁共振的电磁治疗仪,是由外壳体、磁疗头、设置在外壳内的包括有脉冲发生器的主机及电源组成;所述外壳体是用绝缘材料制成的弧形壳体,磁疗头通过导线与外壳体内部主机连接,其特征在于连接主机的磁疗头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磁疗头上设置有磁场发生装置及导引针;每个磁疗头上均设置有N极、S极。在同极同频率时,磁疗头相对构成磁共振;磁疗头上设置有磁场发生装置及导引针。该磁场发生装置均由磁疗头内的绝缘圆筒外缠绕的电磁线圈构成,线圈与外壳体内部脉冲发生器主机及电源连接构成脉冲磁场。该导引针为若干个引导磁场的金属磁导针,设置在磁疗头的中心位置;磁导针上端为尖端,尖端顶部设置有平面,磁导针之间设置有间隔。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电磁治疗仪的磁疗头利用电磁线圈可以产生较大面积磁场,并通过磁疗头上的金属磁导针引导出磁场,而针之间的空隙的磁场很弱,在同极同频率条件下,磁疗头相对可产生密集多点共振线性脉冲磁场,其穿透力及生物学效应强,将共振磁场作用到人体时,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治疗作用,主要包括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组织营养,分解、转化致痛物质,达到镇痛作用;②扩张局部微循环,增加血管通透性,有利于渗出物的吸收,提高机体免疫力,达到消炎消肿;③对神经系统具有调节作用,达到镇痛作用。另外还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磁疗头,使用n个来用于治疗,对重患者,治疗效果更显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磁疗头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外壳体、2-磁疗头、3-线圈、4-磁导针、5-绝缘圆筒。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图2所示,该一种可产生磁共振的电磁治疗仪,是由外壳体1、磁疗头2、外壳内的脉冲发生器主机及电源组成;外壳体1是用绝缘材料制成的弧形壳体,磁疗头2通过导线与外壳体1内部连接,此磁疗头2设置有两个,均包括有N极S极,在同极同频率状态下,两个磁疗头2相对就产生了磁共振;磁疗头2上设置有磁场发生装置及导引针。该磁场发生装置均由磁疗头2内的绝缘圆筒5外缠绕的电磁线圈3构成,线圈3与外壳体1内部脉冲发生器主机及电源连接构成脉冲磁场。该导引针为若干个用于引导磁场的金属磁导针4,设置在磁疗头2的中心位置;磁导针4上端为尖端,尖端顶部设置有平面,磁导针4之间设置有间隔。使用时,通电后,外壳体内脉冲产生器的信号经过导线传输到磁疗头,设有电磁线圈的磁疗头产生脉冲磁场,通过表面若干个引导磁场的金属磁导针引导出,在同极同频率条件下,如同为N极、频率为50MHz时,两个磁疗头相对产生磁场共振,将人体患部紧密接触放置在共振磁场中间,可对人体肌体产生共振刺激,从而加快人体细胞代谢等;而且磁导针点之间有一定空隙,在针的位置输出磁场很强,针点之间空隙的输出磁场很弱,那么针点与空隙处之间的磁场,作用于人体就会形成线性磁场作用的生理落差,这样就可以有效的促进肌体的细胞组织的新陈代谢、促进离子代谢,达到有效治疗某些疾病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的电磁治疗仪经临床试用观察,其治疗方法为由治疗师操作治疗仪,磁疗头磁极相对并置或对置于患部,与体表皮肤紧密接触和固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病症选择调节治疗强度,每次治疗20-30分钟,每天1次,12次(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临床观察治疗121例骨骼肌肉疼痛症患者,总有效率为89.3%。观察104例内脏炎症及扁平疣患者,总有效率为87.5%。所有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不良反应或副作用发生。总之,本专利技术的可产生磁共振的电磁治疗仪,安全、有效可靠,值得推广。权利要求1.一种可产生磁共振的电磁治疗仪,是由外壳体、磁疗头、设置在外壳内的包括有脉冲发生器的主机及电源组成;所述外壳体是用绝缘材料制成的弧形壳体,磁疗头通过导线与外壳体内部主机连接,其特征在于连接主机的磁疗头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磁疗头上设置有磁场发生装置及导引针;每个磁疗头上均设置有N极、S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产生磁共振的电磁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场发生装置由设置磁疗头内的绝缘圆筒外缠绕的电磁线圈构成;所述线圈与外壳体内部脉冲发生器主机及电源连接构成脉冲磁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产生磁共振的电磁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该导引针为若干个引导磁场的金属磁导针,设置在磁疗头的中心位置,磁导针之间设置有间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产生磁共振的电磁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导针上端为尖端,尖端顶部设置有平面。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产生磁共振的电磁治疗仪,是由外壳体、磁疗头、外壳内的脉冲发生器主机及电源组成;所述外壳体是用绝缘材料制成的弧形壳体,磁疗头通过导线与外壳体内部连接,其特征在于此磁疗头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均包括有N极S极,在同极同频率时,磁疗头相对构成磁共振;磁疗头上设置有磁场发生装置及导引针。该磁场发生装置均由磁疗头内的绝缘圆筒外缠绕的电磁线圈构成,线圈与外壳体内部脉冲发生器主机及电源连接构成脉冲磁场。本专利技术具有安全可靠、治疗效果好等优点。文档编号A61N2/06GK1872361SQ20061003631公开日2006年12月6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30日专利技术者李久峰 申请人:李久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产生磁共振的电磁治疗仪,是由外壳体、磁疗头、设置在外壳内的包括有脉冲发生器的主机及电源组成;所述外壳体是用绝缘材料制成的弧形壳体,磁疗头通过导线与外壳体内部主机连接,其特征在于:连接主机的磁疗头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磁疗头上设置有磁场发生装置及导引针;每个磁疗头上均设置有N极、S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久峰
申请(专利权)人:李久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