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弃式安全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5040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毁弃式安全注射器,其主要包含一针筒、一针座以及一推杆、一护盖,其中,该针筒的端部设有一管状出口,在该出口的底部内缘设有开孔,端部的周缘则设有环绕的薄状断开部,并在针筒表面邻近端部处设有沟槽,以供一护盖扣合固定,在该护盖底缘设有垂直的切刀,该推杆则于顶端设有一卡勾,使注射器于完成注射时,得以由推杆的卡勾勾持于针筒出口内缘的开孔,再将护盖转动使切刀切断该断开部,将针头拉回针筒内,达到针筒完全破坏效果,以防止使用后的注射器被回收利用。(*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毁弃式安全注射器,尤其涉及一种在注射后由切割使针筒断裂,且由回拉使针头回缩至针筒内,达到针筒完全破坏效果,以防止被回收利用的注射器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的注射器在注射后,由于针头尚固定于针筒,因此,其处理方式通常将针头与针筒分离后再分别销毁,由于整个注射器的结构保持完整,故而在销毁过程中存在被不肖人士回收再利用造成污染及病菌感染的疑虑。因此,有些制造者设计多种回拉式注射器,使针头在注射后回缩至针筒内以避免被再利用,其中如已核准的中国台湾专利第88211100号新型(参见图1),其在针头11设以勾结构造111,并在推杆12设以拉勾121,使注射后由拉勾121嵌合于勾结构造111将针头11拉回。中国台湾专利第92201914号新型(参见图2),是设有回拉式针头21,以及于对应于针头21的推杆22的前端设以扣接部221,同样的在注射后由扣接部221勾持于针头21将其拉回至针筒。再如图3所示的中国台湾专利第9 1216494号新型,其是在针头31设有回拉机构311,并于推杆32前端设以扣接组件321,使推杆32于注射后由扣接组件321与回拉机构311的勾持将针头拉回。上述诸新型案,无论以何种方式达到推杆与针头的结合及回拉,其中的针座需与针筒完全紧密以防止药液不当外泄,而当回拉时又需省力、易于操作,因此,造成两组件之间的精密度以及抗压力、抗拉力及回拉力等测试问题,形成大量生产时的困扰,使得不良率相当高,也使得制造成本无法降低,而难以被普遍使用,殊不理想。因此,本申请人于日前申请一种如图4的回拉式注射器,其包含一针筒101、一护盖102及一推杆103,其中,该针筒101的端部装有针头104及针座105,在该出口的底部内缘设有螺孔106,针筒101的端部的周缘则设有以连续的尖状沟槽107构成的薄状断裂部,该推杆103,上在顶端中央位置设有一直杆状的螺栓1031;根据前述构件的组合,构成一回拉式安全注射器,在使用时,由推杆103将针筒101内的药液注入病患体内,并在完成注射后使推杆103的螺栓1031锁定于针筒101的螺孔106,将推杆103回拉使针筒101断裂部的沟槽107因拉力而破裂,进而使针座105连同针头104回缩至针筒101内,以防止使用后的注射器被回收再利用,且达到防止被针头104感染的目的。上述申请案虽可改善习知注射器的缺陷,但还需进一步改进其方便性和安全性和制造容易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毁弃式安全注射器,在针头注射后由切割动作使回拉更为方便完全无气密问题,且使制造更为容易以降低不良率及成本。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所提供的毁弃式安全注射器,主要包括一针筒、一针座以及一推杆、一护盖,其中,该针筒的端部设有一管状出口,在该出口的底部内缘设有开孔,端部的周缘则设有环绕的薄状断开部,并在针筒表面邻近端部处设有沟槽,以供一护盖扣合固定,其中,该护盖底缘设有垂直的切刀,该推杆则于顶端设有一卡勾,使注射器于完成注射时,得以由推杆的卡勾勾持于针筒出口内缘的开孔,将护盖转动使切刀切断该断开部,将针头拉回针筒内,以防止使用后的注射器被回收利用。根据所述的注射器,其中,推杆的卡勾是在底缘设以斜状阶部,使卡勾穿入针筒端部开孔后予以紧固勾持于片体,以利于推杆的回拉,且因该斜状阶部使拉回的针头成偏斜,防止针头被推回,进而防止被回收利用及造成感染。根据所述的注射器,其中设于针筒的断开部,为薄片状的凹槽,以利于护盖切刀循该凹槽切开断开部。根据所述的注射器,其中针筒表面邻近端部处,设有环绕的沟槽,使中央设有透孔而侧边设有卡勾的护盖盖合于端部并以卡勾勾持于沟槽,以构成护盖的定位。下面就有关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详细说明,现配合附图和所给出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习知注射器的剖视图;图2为另一习知注射器剖视图;图3为又一习知注射器剖视图;图4为习知注射器立体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7和图8为本技术的护盖立体图;图9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10为本技术的注射实施例图;图11为本技术的卡勾与开孔勾持实施例图;图12为本技术的切割实施例图;图13为本技术的回拉实施例图;图14为本技术的推杆折断实施例图。附图标记说明11针头;111勾结构造;12推杆;21拉勾;21针头;22推杆;221扣接部;31针头;311回拉机构;32推杆;321扣接组件;4针筒;41端部;411凹槽;42出口;43片体;431开孔;45螺纹;44沟槽;5针座;51针头;6护盖;61透孔;62缺口;63卡勾;64螺牙;65切刀;7推杆;71卡勾;72缺口;711阶部;8药液;100注射器;101针筒;102护盖;103推杆;1031螺栓;104针头;105针座;106螺孔;107沟槽。具体实施方式请同时参阅图5至图9,本技术的毁弃式安全注射器主要包括一针筒4、一针座5、一护盖6及一推杆7,其中,该针筒4的端部41设有一管状出口42,以供装有针头51的针座5套合固定,在该出口42的底部内缘设有一片体43,在该片体43的中央位置设有开孔431,针筒4在端部41的周缘则设有以薄片状凹槽411构成的薄状断开部,针筒4表面邻近端部处则设有环绕的沟槽44,并在沟槽44上方设有螺纹45;该护盖6呈帽状,其中央设有一透孔61,侧边设有缺口62,并在侧边底部内缘设有卡勾63,侧边内缘设有螺牙64,底部则设有对应于针筒4凹槽411之间隔排列的垂直切刀65,使护盖6以螺牙64沿针筒4沟槽44上方的螺纹45旋合于针筒4端部41,使其底缘的卡勾63得以勾持于针筒表面的沟槽44的上缘,且因只旋入些许的圈数使该护盖6悬浮于端部41上方,进而使切刀65顶砥于凹槽411的表面,该针座5及针头51则由护盖6的透孔61穿露。该推杆7,是在顶端中央位置设有一直状的卡勾71(本实施例设为香菇头状),在卡勾71的底缘设有较大径的斜状阶部711,杆柄则于前缘设有长形缺口72。根据由前述构件的组合,构成一毁弃式安全注射器100,在使用时,由推杆7将针筒4内的药液注入病患体内,并于完成注射后使推杆7的卡勾71勾持于针筒4的螺孔431,将护盖6转动使其向下旋动进而使切刀65切断凹槽411,即可轻易将推杆7回拉使出口42及针座5连同针头51回缩至针筒4内,以防止使用后的注射器100被回收再利用,达到针筒完全破坏效果,且达到防止针头51感染的目的。请参阅图10,本技术在使用时,是先将药液8由推杆7回拉使药液8注入针筒4内,再于注射时以推杆7前推使药液8注入病患体内。如图11至图13所示,当注射完成后,将推杆7继续前推,使卡勾71进入针筒4的片体43的开孔431,在穿透开孔431后卡勾71勾持于片体43,而为使卡合较为顺畅,片体43的开孔431设为上窄下宽,使卡勾71得以易于进入并穿透,当卡勾71于勾持后即可将护盖6转动,使其向下旋动,在旋动的同时其底部的切刀65沿针筒4的凹槽411移动,并在逐步下移中将该凹槽411切断使针筒4的端部41与针筒4本体分离,此时推杆7即可予以拉回,使针座5、针头51及断开后的端部41回缩至针筒4内,由于卡勾71底缘设为斜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毁弃式安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针筒,在其端部出口底缘中央设有开孔,端部周缘设有断开部,其垂直表面邻近端部处则设有环绕的沟槽,在沟槽上方设有螺纹;一护盖,是呈帽状,其中央设有一透孔以供针座穿露,侧边内缘设有螺牙,以 供旋合于针筒的端部,并在侧边底缘内缘设有卡勾,以供勾持于针筒的沟槽,底部则设有间隔排列并与针筒的断开部呈对应的切刀;一推杆,是置于针筒内,其顶缘中央设有直状卡勾。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水源裴培鑫薛土生
申请(专利权)人:安薪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