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201510570445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近距离无线通信天线(100),其与用于近距离无线通信的读写器(T)的天线(A)联动,所述近距离无线通信天线(100)的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板(10)和重叠于所述金属板(10)的供电板(20),所述供电板(20)包括环路图案(22),所述环路图案(22)图案化在与所述金属板(10)重叠的柔性薄膜(21)上并具备起始端子(23)和结束端子(24),所述环路图案(22)通过与所述金属板(10)连接的跳跃触点(25),与所述金属板(10)一同向所述读写器(T)的天线(A)发射用于近距离无线通信的信号电力并使其最大化。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2.11 KR 10-2015-00206001.一种近距离无线通信天线(100),其与用于近距离无线通信的读写器(T)的天线(A)联动,所述近距离无线通信天线(100)的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板(10)和重叠于所述金属板(10)的供电板(20),所述供电板(20)包括环路图案(22),所述环路图案(22)图案化在与所述金属板(10)重叠的柔性薄膜(21)上并具备起始端子(23)和结束端子(24),所述环路图案(22)通过与所述金属板(10)连接的跳跃触点(25),与所述金属板(10)一同向所述读写器(T)的天线(A)发射用于近距离无线通信的信号电力并使其最大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天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10)具备设置所述供电板(20)的开口部(11)、以及与所述开口部(11)连通的开放部(12),所述金属板(10)通过所述开口部(11)和所述开放部(12)被分割为一侧板区域(13)和另一侧板区域(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天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跳跃触点(25),包括:一侧跳跃触点(25a),与所述一侧板区域(13)连接,将从所述起始端子(23)供应的电流供应至所述一侧板区域(13);另一侧跳跃触点(25b),与所述另一侧板区域(14)连接,将依次经过所述一侧跳跃触点(25a)和一侧板区域(13)的电流供应至所述结束端子(2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天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板(20)还包括支撑所述柔性薄膜(21)的磁性板(2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天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10)的平面上有X轴和Y轴,Z轴朝向所述读写器(T)
\t的天线(A)时,由所述供电板(20)的环路图案(22)和所述金属板(10)一同发射的信号电力向所述Z轴方向形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天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环路图案(22)对于所述读写器(T)的天线(A)用作NFC。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天线(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所述金属板(10)隔着间隙(G)分离设置的子金属板(30)。8.一种便携式终端(H),其包括:前框架(F),用于固定显示图像的显示模块(D);后板(R),支撑所述显示模块(D);后盖(C),用于保护组装于所述后板(R)的主PCB(P)和电池(B);以及近距离无线通信天线(100),与用于近距离无线通信的读写器(T)的天线(A)联动,所述便携式终端(H)的特征在于,所述后板(R)或所述后盖(C)由金属板(10)构成,包括重叠于所述金属板(10)的供电板(20),所述供电板(20)包括环路图案(22),所述环路图案(22)图案化在与所述金属板(10)重叠的柔性薄膜(21)上并具备起始端子(23)和结束端子(24),所述环路图案(22)通过与所述金属板(10)连接的跳跃触点(25),与所述金属板(10)一同向所述读写器(T)的天线(A)发射用于近距离无线通信的信号电力并使其最大化。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携式终端(H),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10)具备设置所述供电板(20)的开口部(11)、以及与所述开口部(11)连通的开放部(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钟振,朴正昵,郑彰佑,金敃炫,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IMTECH,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