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明施专利>正文

内固定气管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4143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用品,特别是涉及一种供病人呼吸用的气管导管。它具有一导管体,导管体上开有封闭气道的气道充气囊及对气道充气囊内的气体进行控制及压力监测的气道充气囊调控器,在导管体上还开有防止导管滑脱出病人气管的口腔充气囊及对口腔充气囊内的气体进行控制及压力监测的口腔充气囊调控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摒弃了传统的用胶布固定气管导管的方式,而采用口腔充气囊固定于病人的口腔部位,调控灵活,操作简便,安全有效。(*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用品,特别是涉及一种供病人呼吸用的气管导管。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上供危重病人呼吸用的气管导管,一端连呼吸机,另一端由口腔插入病人气管内,再用胶布固定导管于病人的面部,以防止导管从病人气管内滑脱。该种方式增加了病人的不适与痛苦,而且固定不牢靠,导管从病人气管内滑脱的事件时有发生,严重时甚至危及到病人的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气管导管固定方式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固定牢靠、方便快捷的新型内固定气管导管。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它具有一导管体,导管体上开有封闭气道的气道充气囊及对气道充气囊内的气体进行控制及压力监测的气道充气囊调控器,在导管体上还开有防止导管滑脱出病人气管的口腔充气囊及对口腔充气囊内的气体进行控制及压力监测的口腔充气囊调控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具有以上结构的本技术摒弃了传统的用胶布固定气管导管的方式,而采用口腔充气囊固定于病人的口腔部位,调控灵活,操作简便,安全有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本技术具有导管体7,导管体7的内端1通过口腔插入病人气管内,靠近内端1的导管体7上开有封闭气道的气道充气囊2及对气道充气囊2内的气体进行控制及压力监测的气道充气囊调控器6。导管体7的外端4连接呼吸机,在靠近外端4的导管体7上还开有防止导管滑脱出病人气管的口腔充气囊3及对口腔充气囊3内的气体进行控制及压力监测的口腔充气囊调控器5。权利要求1.一种内固定气管导管,具有导管体(7),导管体(7)上开有封闭气道的气道充气囊(2)及对气道充气囊(2)内的气体进行控制及压力监测的气道充气囊调控器(6),其特征在于在导管体(7)上还开有防止导管滑脱出病人气管的口腔充气囊(3)及对口腔充气囊(3)内的气体进行控制及压力监测的口腔充气囊调控器(5)。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用品,特别是涉及一种供病人呼吸用的气管导管。它具有一导管体,导管体上开有封闭气道的气道充气囊及对气道充气囊内的气体进行控制及压力监测的气道充气囊调控器,在导管体上还开有防止导管滑脱出病人气管的口腔充气囊及对口腔充气囊内的气体进行控制及压力监测的口腔充气囊调控器。本技术摒弃了传统的用胶布固定气管导管的方式,而采用口腔充气囊固定于病人的口腔部位,调控灵活,操作简便,安全有效。文档编号A61M16/04GK2686635SQ200420035328公开日2005年3月23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16日专利技术者杨明施 申请人:杨明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固定气管导管,具有导管体(7),导管体(7)上开有封闭气道的气道充气囊(2)及对气道充气囊(2)内的气体进行控制及压力监测的气道充气囊调控器(6),其特征在于:在导管体(7)上还开有防止导管滑脱出病人气管的口腔充气囊(3)及对口腔充气囊(3)内的气体进行控制及压力监测的口腔充气囊调控器(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施
申请(专利权)人:杨明施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