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齐凤胜专利>正文

胸腔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2500 阅读:3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胸腔引流管,它包括引流管体、设在引流管体内的穿刺针和设在其上部的定位气囊,单向阀通过设在引流管体壁内的气囊通道与定位气囊相通,引流管体头端设有穿刺孔,穿刺针头部呈弯曲状,定位气囊设在引流管体折弯处上部,并且在引流管弯背侧呈半包围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插入胸腔后,弯管内侧贴近胸腔壁,可有效保护肺脏不受戳伤。(*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内固定闭式胸腔引流管,均为直杆状,引流管插入胸腔后,容易戳伤肺脏,导致不必要的损伤;其固定囊包围在引流管一周,胸腔内引流管不贴近胸腔壁,气囊充盈固定后,占用空间较大,挤压肺部,影响肺的膨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引流管容易贴近胸腔壁、气囊充盈固定后占用空间较小的胸腔引流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引流管体、设在引流管体内的穿刺针和设在其上部的定位气囊,引流管体连接有单向阀,单向阀通过设在引流管体壁内的气囊通道与定位气囊相通,引流管体头端设有穿刺孔,穿刺针头部呈弯曲状,定位气囊设在引流管体折弯处上部,并且在引流管弯背侧呈半包围状。本技术的引流管体内的穿刺针头部呈弯曲状,使得整个引流管上部呈弯曲状,插入胸腔后,弯管内侧贴近胸腔壁,可有效保护肺不受戳伤;气囊在曲肩侧呈半包围状,不仅能起到固定作用,而且缩小了占用空间,有利于肺的膨胀。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竖向剖视图。图中1.引流管体,2.穿刺针,3.定位气囊,4.气囊通道,5.穿刺孔,6.引流孔,7.单向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胸腔引流管,包括引流管体(1)、设在引流管体(1)内的穿刺针(2)和设在其上部的定位气囊(3),引流管体(1)连接有单向阀(7),单向阀(7)通过设在引流管体(1)壁内的气囊通道(4)与定位气囊(3)相通,引流管体(1)头端设有穿刺孔(5),其特征是穿刺针(2)头部呈弯曲状,定位气囊(3)设在引流管体(1)折弯处上部,并且在引流管弯背侧呈半包围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凤胜张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齐凤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