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成美专利>正文

呼吸分离式补氧防传染病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2146 阅读:2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呼吸分离式补氧防传染病口罩,由塑料口罩体1、胶垫扣沿3、上、下系带2、2′构成,胶垫扣沿3粘结在塑料口罩体1的周边边沿上,上、下系带2、2′分别固定在塑料口罩体1的上、下部,在塑料口罩体1中下部的长方形口4的外侧粘结上纱布层5,在纱布层5的内侧缝合上一层竹棉纤维布6,在塑料口罩体1的下侧插入简易氧气发生装置7的补氧胶管8,在塑料口罩体1上部两侧设单向呼气通道9、9′。该呼吸分离式补氧防传染病口罩,吸气时可吸入过滤和杀菌消毒后的气体;呼气时,气流通过侧向单向呼气通道呼出,呼出的潮湿气流向两侧分散,不会在眼前形成雾气影响视力;由于加了补氧装置,使带用人员感到呼气舒适。(*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传染病口罩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呼吸分离式补氧防传染病口罩
技术介绍
近几年来,强传染性疾病相继出现,如2004年冬季的非典型性肺炎,2005年冬季的禽流感,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防止这种疾病的传播,除了口服预防药物、喷洒杀菌消毒剂及讲好清洁卫生等措施外,戴防传染病口罩也是重要措施之一,特别是医护人员,随时戴防传染病口罩是保护自身安全的重要保证,当前所戴的防传染病口罩大多为12层以上的纱布缝合而成,虽有重要的防护作用,但戴上以后,呼吸均在一个空间内,吸气不畅顺,呼气从鼻两侧向眼部喷,且易出汁,易出现水汽,因此,设法增加口罩覆盖处小环境内的吸氧量、使呼气向两侧喷出、及降低温度十分必要。对于氧气发生器目前也有多种,有的采用物理法,将氧气压缩储存于高压储气瓶中,这种储气瓶非常笨重,不便于设置在身上;有的采用化学法,将两种含氧化合物分别置于各自的容器内,当两种含氧化合物混合时,便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氧气,这种氧气发生器便于携带,但结构较复杂,产生的氧气温度较高,不便于直接吸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戴用方便、补充氧气与呼气分离,且吸入气体经过过滤,呼出的气体喷向两侧,能有效防止传染病的传染,不向眼前喷气的呼吸分离式补氧防传染病口罩。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呼吸分离式补氧防传染病口罩,由塑料口罩体、胶垫扣沿、上、下系带构成,胶垫扣沿粘结在塑料口罩体的周边边沿上,上、下系带分别固定在塑料口罩体的上、下部,其特征在于在塑料口罩体的中下部设长方形口,在长方形口的外侧粘结上纱布层,在纱布层的内侧缝合上一层竹棉纤维布,在塑料口罩体的下侧插入简易氧气发生装置的补氧胶管,在塑料口罩体上部两侧设单向呼气通道。本技术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简易氧气发生装置可用止痛泵改制,包括壳体、弹性囊、下盖、过滤层、固定夹构成,弹性囊设在壳体的中部,用注射器从三通阀内向弹性囊注入水,使弹性囊涨起,在弹性囊收缩时,将水输出,水经过输水管端部的输水针从壳体上部输入,在下盖内装有含氧化合物,当水从上边滴在含氧化合物上时,含氧化合物在水催化作用下产生氧气,在壳体的顶端设补氧胶管,产出的氧气经过过滤层过滤后,进入补氧胶管,在补氧胶管上还固定上冷凝环囊,在冷凝环囊内充满0度的水,补氧胶管从冷凝环囊中心穿过,使补氧胶管内的氧气降温;所述的单向呼气通道均为管状,在外口内分别设有相应的锥筒状塑料薄膜阀,锥筒状塑料薄膜阀的内口分别粘结在单向呼气通道的内壁上,尖端口伸出单向呼气通道的外口;所述的竹棉纤维布为混合织布,其纬纱采用1.5D×38mm竹纤维纱,此种竹纤维纱具有强度高、弹性小、表面光滑的优点,以及具有抗菌、除臭、抗紫外线性能和对皮肤有保温保湿功能,径纱为9.7tex精梳纯棉纤维纱,此种织物在本地纺织集团可直接购买到。使用本技术时,可将补氧装置用固定夹固定在背后衣领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使用的防传染病口罩相比,由于加了过滤和杀菌消毒装置,吸气时可吸入过滤和杀菌消毒后的气体;由于加了侧向单向呼气通道,呼气时,气流通过侧向单向呼气通道呼出,使呼气喷向侧方,由于采用了凸形罩体,呼出的潮湿气流向两侧分散,在寒冷时,不会在眼前形成雾气影响视力,且在吸气时不能回流;由于加了补氧装置,使带用人员感到呼气舒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沿A-A剖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沿B-B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2、3制作本技术。该呼吸分离式补氧防传染病口罩,由塑料口罩体1、胶垫扣沿3、上、下系带2、2′构成,胶垫扣沿3粘结在塑料口罩体1的周边边沿上,上、下系带2、2′分别固定在塑料口罩体1的上、下部,在塑料口罩体1的中下部设长方形口4,在长方形口4的外侧粘结上纱布层5,在纱布层5的内侧缝合上一层竹棉纤维布6,在塑料口罩体1的下侧插入简易氧气发生装置7的补氧胶管8,在塑料口罩体1上部两侧设单向呼气通道9、9′。所述的简易氧气发生装置7可用止痛泵改制,包括壳体71、弹性囊72、下盖73、过滤层74、固定夹15构成,弹性囊72设在壳体71的中部,用注射器从三通阀10内向弹性囊72注入水,使弹性囊72涨起,在弹性囊72收缩时,将水输出,水经过输水管11端部的输水针12从壳体71上部输入,在下盖73内装有含氧化合物75,当水从上边滴在含氧化合物75上时,含氧化合物75在水催化作用下产生氧气,在壳体71的顶端设补氧胶管8,产出的氧气经过过滤层74过滤后,进入补氧胶管8,在补氧胶管8上还固定上冷凝环囊13,在冷凝环囊13内充满0度的水,补氧胶管8从冷凝环囊13中心穿过,使补氧胶管8内的氧气降温;所述的单向呼气通道9、9′均为管状,在外口内分别设有相应的锥筒状塑料薄膜阀14、14′,锥筒状塑料薄膜阀14、14′的内口分别粘结在单向呼气通道9、9′的内壁上,尖端口伸出单向呼气通道9、9′的外口;所述的竹棉纤维布6为混合织布,其纬纱采用1.5D×38mm竹纤维纱,此种竹纤维纱具有强度高、弹性小、表面光滑的优点,以及具有抗菌、除臭、抗紫外线性能和对皮肤有保温保湿功能,径纱为9.7tex精梳纯棉纤维纱,此种织物在本地纺织集团可直接购买到。权利要求1.一种呼吸分离式补氧防传染病口罩,由塑料口罩体(1)、胶垫扣沿(3)、上、下系带(2、2′)构成,胶垫扣沿(3)粘结在塑料口罩体(1)的周边边沿上,上、下系带(2、2′)分别固定在塑料口罩体(1)的上、下部,其特征在于在塑料口罩体(1)的中下部设长方形口(4),在长方形口(4)的外侧粘结上纱布层(5),在纱布层(5)的内侧缝合上一层竹棉纤维布(6),在塑料口罩体(1)的下侧插入简易氧气发生装置(7)的补氧胶管(8),在塑料口罩体(1)上部两侧设单向呼气通道(9、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分离式补氧防传染病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简易氧气发生装置(7),包括壳体(71)、弹性囊(72)、下盖(73)、过滤层(74)、固定夹(15)构成,弹性囊(72)设在壳体(71)的中部,在下盖(73)内装有含氧化合物(75),在壳体(71)的顶端设补氧胶管(8),在补氧胶管(8)上还固定上冷凝环囊(13);所述的单向呼气通道(9、9′)均为管状,在外口内分别设有相应的锥筒状塑料薄膜阀(14、14′),锥筒状塑料薄膜阀(14、14′)的内口分别粘结在单向呼气通道(9、9′)的内壁上,尖端口伸出单向呼气通道(9、9′)的外口。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呼吸分离式补氧防传染病口罩,由塑料口罩体1、胶垫扣沿3、上、下系带2、2′构成,胶垫扣沿3粘结在塑料口罩体1的周边边沿上,上、下系带2、2′分别固定在塑料口罩体1的上、下部,在塑料口罩体1中下部的长方形口4的外侧粘结上纱布层5,在纱布层5的内侧缝合上一层竹棉纤维布6,在塑料口罩体1的下侧插入简易氧气发生装置7的补氧胶管8,在塑料口罩体1上部两侧设单向呼气通道9、9′。该呼吸分离式补氧防传染病口罩,吸气时可吸入过滤和杀菌消毒后的气体;呼气时,气流通过侧向单向呼气通道呼出,呼出的潮湿气流向两侧分散,不会在眼前形成雾气影响视力;由于加了补氧装置,使带用人员感到呼气舒适。文档编号A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呼吸分离式补氧防传染病口罩,由塑料口罩体(1)、胶垫扣沿(3)、上、下系带(2、2′)构成,胶垫扣沿(3)粘结在塑料口罩体(1)的周边边沿上,上、下系带(2、2′)分别固定在塑料口罩体(1)的上、下部,其特征在于在塑料口罩体(1)的中下部设长方形口(4),在长方形口(4)的外侧粘结上纱布层(5),在纱布层(5)的内侧缝合上一层竹棉纤维布(6),在塑料口罩体(1)的下侧插入简易氧气发生装置(7)的补氧胶管(8),在塑料口罩体(1)上部两侧设单向呼气通道(9、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成美申玉梅许宁柳梅
申请(专利权)人:韩成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