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伟专利>正文

颈椎病药物牵引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1847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颈椎病药物牵引枕,枕芯的芯子是一支架,支架上设置有棉垫,棉垫与海绵之间是中药垫,枕套套于枕芯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牵引与药物相结合,设计合理,疗效迅速持久。(*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治颈椎病,具有牵引作用的药枕。据资料统计,颈椎病发病率占成人的16%。目前,治疗颈椎病的药枕种类繁多,但均为软质枕头或较薄的枕垫,使用时仅与头部接触,颈椎病的病变部位颈椎骨不能直接接受治疗,且枕内药味易散失、浪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对病变部位能产生体位性自我牵引,药物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的药枕。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从医学角度分析,颈椎骨有七个,每个之间有椎间盘、韧带和肌肉,将颈椎骨象链条一样连接起来,颈椎的骨孔和肌缝间有脊髓、神经和血管上下左右穿过,若颈椎排列紧凑稳定,则功能正常;若长期低头工作、颈部劳累、使用过高或过低的枕头,便会使颈椎间隙距离缩短,颈椎的生理性弯曲变直,或产生滑脱、移位等异常,出现头、颈、肩、臂的疼痛麻木。因此,颈椎排列不稳和位移是颈椎病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技术根据人体生物力学原理,采用牵引法纠正颈椎不稳和位移,同时配合药物治疗。本技术由枕芯和套于枕芯上的枕套组成,枕芯具有一支架,支架上设置有棉垫,棉垫与海绵之间设置有中药垫,所述枕套套于海绵外部。本技术的支架可以是上表面曲线与人体颈部生理曲线相-->吻合的支架。本技术的附图图面说明如下: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下面将结合附图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本技术由枕套5和枕芯组成,枕芯用支架1作芯子,支架1采用硬质泡沫,起支撑定型作用,支架1的下表面为平面,上表面的形状与人体颈部曲线相吻合。支架1也可采用硬质塑料、木质、竹质或藤条等材料制作。棉垫2铺设于支架1上,起松软作用。中药垫3夹在棉垫2和海绵4之间,可保持药物气味持久,防止药物气味在不使用时散失浪费。中药垫3中的药物由透骨草、威灵仙、白芷、乌药、丁香、当归、穿山甲等二十余种中药加工炮炙而成。海绵4起松软定型作用,不使用时可防止药味散失,使用者枕于其上时药味易散出。参见图2,使用时,将本技术8用松紧带或普通带子6固定于普通枕头7的前部,使用者头枕于普通枕上,本技术8置于颈下,人体的温度使枕内药物有效成份缓慢地散发出来,萦绕于枕上,使头、脸、口、鼻及颈枕部位经络穴位均处于药物气味的有效“射程”之中。药枕的形状与人体颈部的生理曲线吻合,放在颈部起支撑作用,同时使人感觉舒适,颈部被撑起,头部放低,产生了体位性自我牵引,松驰了颈部肌肉,减轻了椎动脉和颈神经根的压迫。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枕面形状与人体头颈部生理性弯曲相吻合,利于牵引,且使人感觉舒适。-->2、药物配方是由对颈椎病有特殊疗效的中草药组成,疗效迅速持久,无毒副作用,能活血通络止痛。3、药物和牵引共同作用,疗效甚佳。4、适用于颈椎病及因此引起的颈项板痛,肩、臂、手麻痛,头晕、耳鸣等及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的颈项酸痛不适、头晕,因劳累引起的肩背部酸痛不适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颈椎病药物牵引枕,由枕芯和套于枕芯上的枕套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枕芯具有一支架,支架上设置有棉垫,棉垫与海绵之间设置有中药垫,所述枕套套于海绵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椎病药物牵引枕,由枕芯和套于枕芯上的枕套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枕芯具有一支架,支架上设置有棉垫,棉垫与海绵之间设置有中药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伟
申请(专利权)人:孙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