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细注射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1184 阅读:2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把药液等的液体注入身体内的时候使用的注射针,该注射针从基端部直到用于刺穿的尖端部都是中空管状体,用于刺穿的尖端部的外径为0.25mm以下。从所述基端部到所用于刺穿的尖端部的尖端面为止,其与所述管状体的轴线相垂直的截面都呈圆环形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注射针因外径被做成在0.25mm以下的细口径,所以用于穿刺的尖端部可以不经过斜面切削,在刺穿身体时,可以最小限度地造成对组织的损伤,可以减轻刺穿时的疼痛,而且可以使刺穿变得更为容易。(*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把药液等的液体注入身体内的时候使用的注射针,尤其涉及例如尖端直径在0.25mm程度以下的极细注射针。
技术介绍
一般,注射针的外径粗细在0.3mm到2.0mm程度时,就属于比较细的了,胰岛素自我注射时用的以及齿科麻醉时用的都是在外径为0.2mm程度以上的注射针。注射时的疼痛跟注射针的粗细有关,一般认为越细疼痛就越可以减轻。特别是自我注射时使用的针,将其外径做细,就可以缓和患者的不安和恐惧。但是,另外一方面注射针的直径做得太细就会产生强度的问题,并且,细的注射针必然导致其内径也变小,在把药液注入身体内时会增加液体流动的障碍,在注射时为把药液挤出来就需要更大的压力。日本专利特开2004-41391号公报示出了如下的方法:把裁剪好的平板状不锈钢材料卷成圆形,制成外形是尖端细形的圆筒形的方法。另外,把平板状不锈钢材料卷成圆筒形,并把端部互相连接,同时,把卷成圆筒形的不锈钢材料切削成外形是尖端细形的形状。但是,上述的现有技术,都是从把平板状的不锈钢材料卷成圆形制成圆筒形,到把卷圆对接的端面互相焊接等的方法,因此都需要接合的加工,无论如何都会在这个接合部的接缝处产生凹凸不平从而导致液体的流动不畅。另外,制造不锈钢材料等金属细口径管,通过粗口径金属钢管进行拉伸加工处理,使之口径变成变细也为众所周知,但是,对金属钢管的进行这样-->拉伸加工后,内壁会产生细微的皱褶,如果不对内壁进行研磨加工,要确保液体的畅通流动将有难度,因此,使用拉神方法制造出来的注射针也有内壁形状结构上的缺陷。而且,实施这样的拉伸加工处理时,在制造的过程中必须使用机油,再应用到注射针的时候,必须经过充分的脱脂处理,制造工艺也非常烦琐。所以目前现有技术一般不能把注射针做到0.25mm以下,即使有较细的注射针其内壁结合处凹凸不平或内壁的细微皱褶等结构缺陷都难以避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圆筒形的极细注射针,没有接合处凹凸不平以及内壁的褶皱,能确保液体的畅通流动,并且可以最小限度地造成对组织的损伤、大大减轻刺穿时的疼痛。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注射针从基端部直到用于刺穿的尖端部都是中空管状体,用于刺穿的尖端部的外径是在0.25mm以下。从所述基端部到所述用于刺穿的尖端部的尖端面为止的,与所述管状体的轴线相垂直的截面可以都呈圆环形状。在包括所述注射针轴线的截面处,比起从所述用于刺穿的针尖端部一直到所述针基端部的侧面的区域表面(锥度部分)相对于轴线所成的锥度角,所述尖端部处的区域外表面相对于轴线所成的锥度角可以形成得比较大一些,从而在注射针尖端形成圆环状刃口。用于刺穿的尖端部的外径最好是在0.12mm以下。本技术的极细注射针只有采用电镀工艺才能制作,无需象现有技术那样的接合处理,所以不会产生凹凸不平的内壁而影响液体的畅通流动,同-->时外壁也更光滑更利于穿刺;同样本技术的极细注射针内壁也不会有拉伸制作而产生的皱褶;另外,现有技术的注射针由于尖端部的直径较大所以都必须做斜面切削处理,而本技术的注射针因外径被做成在0.25mm甚至0.10mm以下的细口径,所以用于穿刺的尖端部可以不经过斜面切削,这样到用于刺穿的尖端部的尖端面为止,与轴线相垂直的截面都呈圆环形状,意即,用于刺穿的尖端部,相对于轴线呈旋转对称形,在刺穿身体时,可以最小限度地造成对组织的损伤,可以减轻刺穿时的疼痛,而且可以使刺穿变的更为容易。另外在包括所述注射针轴线的截面处,比起从所述用于刺穿的针尖端部一直到所述针基端部的侧面的区域表面(锥度部分)相对于轴线所成的锥度角,针尖端部处的区域外表面相对于轴线所成的锥度角形成得比较大一些时,从而在注射针尖端形成圆环状刃口,则更有利于穿刺、减小对人体组织的损伤。附图说明图1是与本技术的极细注射针的制造工艺的流程图;图2是注射针用基材的形状实例的断面图;图3是注射针用基材安装在基材支架上的示意图;图4是在电铸处理时,注射针用基材上镀附着电铸金属的示意图;图5是极细注射针本体从注射针用基材上分离开来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制造成的极细注射针形状实例的断面图;图7是把与本技术实施形态相关的注射针安装到针套基部时的示意图。-->图中:1.基材            2.基材支架           3.滑块3a.扣爪部               4.支架本体           5.插入部6.电铸体                6A、6B、6C.注射针7.护罩(托盘、树脂体)    8.溶液(磺胺酸电解液)10.电铸槽               11.Ni阳极            12.基材基部13.基材锥部             14.基材尖部          15.针基端部16.针锥度部             17.针尖端部          20.注射针成品22.针套基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典型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极细注射针只有通过电镀工艺才能制作完成,图1示出了该制造工艺流程图。首先,制作注射针用的基材(S1)。关于这个基材1的制作工艺,就是制作出作为注射针内壁形状的成型模具而使用的注射针用基材1。材料是使用不锈钢(SUS)等的导电材料或者非导电材料(经过导电处理的塑料和尼龙等材料),外表面进行过镜面光洁研磨处理。外形部分的至少一部分有锥状形状的注射针用基材1,其一例形状表示在图2(a)~(e),当然决不仅限于此例,完全没有锥度的呈棒状形态的可能性也有。而且,在图2(a)~(c)表示的注射针用基材1是在注射针的尖端部17做了斜面切削,是对应于图6(g)所表示的带有刃尖的形状的,另外,在图2(d)~(f)表示的注射针用基材1是对应于图6(h)所表示的尖端部不带有刃尖的形状的。再有,作为注射针用基材1的外径尺寸的例子,在有锥度的形态下,-->例如,取基部12(粗径)为Φ0.13,取尖部14(细径)为Φ0.09~0.11,另一方面,在完全没有锥度的棒状形态下,例如,取Φ0.125~0.129。另外,作为基材1的长度,例如,基部12(直径没有变化的部分的长度)取长度为5mm,锥部13到尖部14的长度合计取为20mm。接着,在基材支架上安装上注射针用基材(S2)。关于这个安装支架的工序,如图3所示,把注射针用基材1安装到连接阴极的基材支架2上。这个基材支架2是黄铜以及不锈钢等的导电材料制成,例如形同图3所表示的形状的物体。意即,图3所表示的基材支架2,在其前端是由被嵌插着注射针用基材1的插入部分5所构成的。另外,在这个支架本体4的外表面部分,镶接着既覆盖着这个支架本体4的外表面,同时又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相对于该支架本体4来回滑动的塑料滑块3。在这个安装支架的工序中,需使注射针用基材1的基部12保持插入在基材支架2的插入部分5里的状态。另外,如果把插入部分5所具有的内壁部分用磁石材料制成的话,就可以用一触动方式把不锈钢(SUS)制的注射针用基材1安装上去了。再者,依次类推,还可以设计成代替上述方法的卡口式安装结构。接着,根据电铸处理,使电铸金属镀附到注射针用基材1上(S3)。这个电铸处理工序是,象图4(a)表示的那样,在电铸槽10里面注入磺胺酸镍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极细注射针,该注射针从基端部直到用于刺穿的尖端部都是中空管状体,其特征在于:用于刺穿的尖端部的外径为0.25mm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6-3-31 特愿2006-0975081.一种极细注射针,该注射针从基端部直到用于刺穿的尖端部都是中空管状体,其特征在于:用于刺穿的尖端部的外径为0.25mm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细注射针,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基端部到所用于刺穿的尖端部的尖端面为止,其与所述管状体的轴线相垂直的截面都呈圆环形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村智见城晃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插芯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