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放专利>正文

往复式医用吸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1105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能解除患者痰多拥塞的往复式医用吸痰器。它是由负压器(普通注射器),逆止阀,负压器,储痰器,吸痰管构成的。当患者因痰多拥塞难以咳出时,用本吸痰器可以顺利吸出。(*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往复式医用吸痰器本技术是一种能吸出患者痰液的器具。尤其是患者因痰多拥塞,自己难以咳出。必须借助吸痰器具,才能吸出,使患者不被窒息。目前,公知的吸痰器具,有电动吸痰器,但体积较大,笨重;也有一种简单的吸痰器,但没有负压装置,使用亦不方便。本技术抛弃了上述不利因素,其目的是提共一种吸痰方便,使用灵活,适用的吸痰器具。它不仅能及时吸出患者的痰液,而且,专业人员可以使用,一般平常人也可使用。给医疗护理带来了方便。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先将吸痰管的插入孔插入患者咽喉的拥痰处或由患者的鼻腔插入呼吸道的拥痰处,将负压手柄抽出,当负压手柄被抽出时,在负压的作用下A逆止塞关闭,B逆止塞打开,这时,负压管,储痰器,吸痰管内形成负压,将痰液吸入储痰器内;当负压手柄推进时,在正压的作用下,B逆止塞关闭,A逆止塞打开,负压器内多余气体从A处排出。往复多次抽推负压手柄,可使负压管,储痰器以及吸痰管内的负压连续增加,即可将痰液吸入储痰器内。使用完毕后,-->可将储痰器的封盖口打开,将吸出的痰液倒掉,清洗干净,以备再用。本技术是由负压器(普通注射器),逆止阀,负压管,储痰器,吸痰管组装而成的。由于采用上述的方案,可以使患者减少痛苦,也给医疗护理带来了方便。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1为构造图。附图2,3为工作原理图。附图4为说明书摘要附图。在图中,1负压手柄;2负压器;3接头;4逆止阀;5(A,B)逆止塞;6负压管;7吸出口;8吸入口;9封盖口;10储痰器;11吸痰管;12吸痰孔;13排气孔。图面说明:(1)在附图(1)中,图1所示,负压器(2)[普通注射器]与逆止阀(4)用接头(3)将其封闭式连接,逆止阀(4)的另一端与负压管(6)相连接,负压管(6)的另一端吸出口(7)与储痰器(10)的封盖口(9)相连接,封盖口(9)与吸痰管(11)的吸入口(8)相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全封闭系统。图2是图1中逆止塞(4)的放大图,(5)是A,B两个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逆止塞。逆止塞的一端为椭圆体,另一端为立方体。图3是图1中吸痰孔(12)的剖面图,该孔为圆滑状。-->注:1,如果用201m的注射器做负压器,用直径5mm的塑料管作负压管,用容量为151m的容器作储痰器,用直径为3mm的塑料管作吸痰管所组成的吸痰器,即为婴儿吸痰器。2,如果用401m的注射器作负压器,用直径8mm的塑料管作负压管,用容量为301m的容器作储痰器,用直径为5mm的塑料管作吸痰管所组成的吸痰器,即为成人用吸痰器。(2)附图2和附图3为所示的实施例,其工作原理如下:先将吸痰管(11)的吸痰孔(12)插入患者咽喉的痰拥塞处,当负压手柄(1)被抽出时,如附图2所示,负压器(2)内形成负压,在负压的作用下,逆止阀(4)中的逆止塞(5)的A逆止塞被关闭,逆止塞(5)的B逆止塞被打开,负压管(6)储痰器(10)吸痰管(11)中都形成了负压;当负压手柄(1)被推进时,如附图3所示,在正压的作用下,逆止阀(4)中的逆止塞(5)的B逆止塞被关闭,A逆止塞被打开,多余的气体从排气孔(13)中排出,负压管(6)储痰器(10)吸痰管(11)中的负压仍然存在,当再次抽推负压手柄(1)时又形成第二次负压,往复多次,便达到吸痰的目的。(3)附图4是说明书摘要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用吸痰器,由负压器(普通注射器),逆止阀,负压管,储痰器,吸痰管顺序构成一个完整的全封闭体系,其特征是:逆止阀的一端与负压器相连接,另一端与负压管的一端相连接,负压管的另一端与储痰器的吸出口相连接,储痰器的吸入口与吸痰管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吸痰器,由负压器(普通注射器),逆止阀,负压管,储痰器,吸痰管顺序构成一个完整的全封闭体系,其特征是:逆止阀的一端与负压器相连接,另一端与负压管的一端相连接,负压管的另一端与储痰器的吸出口相连接,储痰器的吸入口与吸痰管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放
申请(专利权)人:赵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