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硕鹏专利>正文

一次性安全吸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0773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一次性安全吸痰器属医疗器械。当前,一些医疗单位广为使用的为新生儿吸痰的人工吸痰器因结构不尽合理而易致医护人员与新生儿间等的疾病交叉感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主要包括分别连接新生儿口和医护人员口的两根导管、一个接于上述导管间的近似椭球形的容器及安装于容器中能可靠隔离新生儿口与医护人员口的一橡胶或塑料隔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低廉、使用安全、卫生、可靠。尤适于广大医疗单位中做为一次性吸痰器使用。(*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新生儿自母体娩出时,往往由于在母体中吸入了较多的羊水而发生呼吸道堵塞,严重时可造成窒息而死亡。故,一旦遇到这种情况时,医护人员都及时地用吸痰装置设法将污物从新生儿的口和呼吸道中清理出来。目前国内很多医疗单位所使用的人工吸痰装置如附图1所示。该吸痰装置由上吸管〔A〕、存痰器〔B〕和下吸管〔C〕组成。在使用时,下吸管〔C〕的自由端由新生儿的口插入其呼吸道中,医护人员从上吸管〔A〕的自由端用口进行抽吸而完成吸痰过程。这种吸痰装置较之其它形式的吸痰装置,特别是比电动吸痰装置具有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的优点,尤适于在缺少电源的情况下使用。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大多数电动吸痰装置吸力调整不够方便,吸力控制也不易准确,所以,容易对新生儿的口腔和呼吸道等处的粘膜组织造成损伤,相比之下,上述的人工吸痰装置则更为安全些。然而,这种人工吸痰装置也有不足之处。其一,医护人员在使用时稍有不慎,则易将新生儿体内的污物吸入口中,从而对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其二,医护人员的口腔通过吸痰装置与新生儿体内直接相通,也易造成对新生儿的污染;再者,由于已有的吸痰装置系属反复消毒重复使用类型,这也易造成因消毒处理不彻底而致的医护人员之间、新生儿之间或医护人员与新生儿之间的疾病交叉感染。本技术则能较好地解决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既保持已有的人工吸痰装置的优点,又能克服其缺点的新型-->的一次性安全吸痰器。附图2系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它包括有上吸管〔1〕、下吸管〔2〕、存痰器〔3〕、隔离膜〔4〕和上罩〔5〕。上罩〔5〕的两端与上吸管〔1〕的一端及存痰器〔3〕的一端分别相连接;上罩〔5〕的上端连接上吸管〔1〕的下端,上罩〔5〕的下端连接存痰器〔3〕的上端,存痰器〔3〕的下端连接下吸管〔2〕的上端。隔离膜〔4〕开口端边缘在上罩〔5〕及存痰器〔3〕之间并与上罩〔5〕、存痰器〔3〕均相连接;隔离膜〔4〕将上罩〔5〕的内腔与存痰器〔3〕的内腔隔离开来。使用本技术时,操作方式与已有的人工吸痰装置相同。当医护人员通过上吸管〔1〕用口抽吸时,在上罩〔5〕内就会形成负压,当负压达一定程度,橡胶制成的隔离膜〔4〕就从存痰器〔3〕底部开始逐渐向上罩〔5〕内移动,直到隔离膜〔4〕完全翻到上罩〔5〕内为止。随着隔离膜〔4〕的向上翻动,在存痰器〔3〕和下吸管〔2〕内形成负压,新生儿口内和呼吸道内的痰液将因此而进入下吸管〔2〕和存痰器〔3〕中。为保证较好的吸痰效果,隔离膜〔4〕与上罩〔5〕、存痰器〔3〕间结合处可用密封材料粘接。为便于观察抽进的痰液多少,存痰器〔3〕和上罩〔5〕可用无毒、透明度好的聚乙烯硬质塑料制做,二者合起来的总容积可取20~25ml。为降低成本,上吸管〔1〕可用一般聚乙烯塑料软管,下吸管〔2〕可采用质地较为柔软的对人体无毒的橡胶制做,亦可用强度适宜的对人体无毒的塑料薄膜制造。-->从本技术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可知,它不但具有使用方便、吸力便于掌握的优点,隔离膜〔4〕的存在能可靠地避免已有的人工吸痰装置易造成医护人员与新生儿之间疾病交叉感染的缺点。同时,本技术取材便宜、制做容易、成本低廉,因而极适宜一次性使用。这就可以根本上解除已有的人工吸痰装置因消毒不彻底又重复使用而带来的多种弊病。所以,本技术是一种对医护人员、新生儿都安全和卫生的吸痰装置,它不但适于新生儿使用,对于抢救和护理其他病人也是很适用的,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医疗单位和家庭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痰装置,包括有上吸管[1]、下吸管[2]和存痰器[3],存痰器[3]连接在上吸管[1]和下吸管[2]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隔离膜[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痰装置,包括有上吸管[1]、下吸管[2]和存痰器[3],存痰器[3]连接在上吸管[1]和下吸管[2]之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隔离膜[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痰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上罩〔5〕,上罩〔5〕的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硕鹏王兰英王玉苹范斯平
申请(专利权)人:吴硕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