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管育国专利>正文

膀胱造瘘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0963 阅读:6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膀胱造瘘管,由内到外由导流管,消毒管套和气囊套组成,导流管的顶部为蘑菇头,蘑菇头上带有切口;消毒管套的顶端为出液环口,出液环口上有环状单向阀膜;气囊套上部有至少两个的气囊凸头,凸头下部的气囊套上有气囊凸环;在气囊凸头上部的消毒管套上有出液口,出液口上有单向阀膜;消毒管套的底端为进液口,气囊套的底端为进气阀门。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造瘘管,解决了造瘘管不易固定,密封不彻底容易造成液体外露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冲洗消炎时冲洗消炎液与废液共用一个管道使冲洗消炎液被污染的问题,减少了患者感染的几率。(*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造瘘手术后导流用的膀胱造瘘管
技术介绍
:泌尿外科中有许多的患者在治疗后需要进行各种造瘘手术,以帮助患者早日康复,膀胱造瘘就是其中的一个比较常见的手术。膀胱造瘘手术后要使用膀胱造瘘的造瘘管进行导流,现在的膀胱造瘘管一般为医用橡胶制成的空心管,这种管的前端为伞状或蘑菇状的突起,上面带有数个切孔,用于尿液及其它液体的排出,使用时在耻骨上位置进行膀胱造瘘,显露膀胱前壁,用血管钳戳开并将蘑菇头插入膀胱内,一般膀胱造瘘的创口要小于蘑菇头,这样才能使蘑菇头卡在造瘘口上不至掉出,同时使膀胱内的各种液体能够从各个方向的切口里进入导管之后进入导流管排出,这种结构的造瘘管虽然操作方便简单,但是在操作时需要将蘑菇头硬性插入造瘘口内,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还有可能对造瘘的创口造成进一步的损伤;一旦创口出血还极易造成创口的感染。中国专利200520022333.0的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在带有可充水水囊的造瘘管,其头部为锥状,导流切口处在锥体和其后的柱体上,采用这种结构虽然避免了蘑菇头的使用,但是水囊带充水后位于患者体内,虽然能够使造瘘管不会掉出但是其稳定性依然不好,体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膀胱造瘘管,含有导流管(1),导流管(1)的顶部为蘑菇头(6),蘑菇头(6)上带有切口,其特征在于:它从内到外由导流管(1),消毒管套(3)和气囊套(2)套装组成;消毒管套(3)的顶端为出液环口(7),出液环口(7)上有环状单向阀膜(11);气囊套(2)上部有两个气囊凸头(9),凸头下部的气囊套(2)上有气囊凸环(10);在气囊凸头(9)上部的消毒管套(3)上有出液口(8),出液口(8)上有单向阀膜(12);消毒管套(3)的底端有进液口(5),气囊套(2)的底端有进气阀门(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膀胱造瘘管,含有导流管(1),导流管(1)的顶部为蘑菇头(6),蘑菇头(6)上带有切口,其特征在于:它从内到外由导流管(1),消毒管套(3)和气囊套(2)套装组成;消毒管套(3)的顶端为出液环口(7),出液环口(7)上有环状单向阀膜(11);气囊套(2)上部有两个气囊凸头(9),凸头下部的气囊套(2)上有气囊凸环(10);在气囊凸头(9)上部的消毒管套(3)上有出液口(8),出液口(8)上有单向阀膜(12);消毒管套(3)的底端有进液口(5),气囊套(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育国史伟魏东卫王红霞刘岩
申请(专利权)人:管育国史伟魏东卫王红霞刘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