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海林专利>正文

药用耳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0770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耳塞,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耳孔内疾病的栓塞形药用耳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药用耳塞由消毒棉塞、粘贴胶布、软塑外壳组成,所述的消毒棉塞置于表面设置有渗透孔的多孔药管中,多孔药管与固定托垫连接,固定托垫与粘贴胶布为粘接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药用耳塞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药用耳塞可固定在耳孔内,药液可通过注药孔注入多孔药管3内的消毒棉塞2中,再通过多孔药管3的小孔慢慢渗透到耳中,能使药物持续发挥效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卫生,是一种理想的治疗耳疾的药用耳塞。(*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药用耳塞                         
本技术涉及一种耳塞,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耳孔内疾病的栓塞形药用耳塞。                         
技术介绍
目前,治疗耳部疾病的方法除了服药外,便是在患有耳疾的耳孔内滴入药液。滴药的方法施用不方便,特别是患者自己无法施药,而且药液挥发较快,不能持续地治疗耳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施药方便,能持续向患处施药的栓塞形药用耳塞。本技术药用耳塞,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技术药用耳塞由消毒棉塞、粘贴胶布、软塑外壳组成,所述的消毒棉塞置于表面设置有渗透孔的多孔药管中,多孔药管与固定托垫连接,固定托垫与粘贴胶布为粘接连接。本技术药用耳塞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药用耳塞可固定在耳孔内,药液可通过注药孔注入多孔药管3内的消毒棉塞2中,再通过多孔药管3的小孔慢慢渗透到耳中,能使药物持续发挥效力。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卫生,是一种理想的治疗耳疾的药用耳塞。                         附图说明本技术有如下附图:图1为本技术药用耳塞结构示意图。其中:1、软塑外壳;2、消毒棉塞;3、多孔药管;4、固定托垫;5、注药-->孔;6、粘贴胶布;7、软塑隔膜;8、渗透孔。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药用耳塞由消毒棉塞2、粘贴胶布6、软塑外壳1组成,所述的消毒棉塞2置于表面设置有渗透孔8的多孔药管3中,多孔药管3与固定托垫4连接,固定托垫4与粘贴胶布6为粘接连接。在所述的多孔药管3与固定托垫4之间设置有软塑隔膜。在所述的固定托垫4和粘贴胶布6上位于消毒棉塞2中心处开有注药孔5。所述的多孔药管3为一薄壁软塑料球体,其下端为一喇叭状管体;所述的固定托垫4为一倒置的硬质塑料盘,其边沿与粘贴胶布6粘接,其底部中央开有与多孔药管3卡接的圆孔;多孔药管3的喇叭口边沿与固定托垫4的圆孔卡接连接。实施例1。将粘贴胶布6作为基带,固定托垫4下边沿粘接在粘贴胶布6上。多孔药管3内塞入消毒棉塞2,在固定托垫4中央的圆孔上覆盖软塑隔膜7,将多孔药管3的喇叭口边沿卡接在固定托垫4的圆孔内。将软塑外壳1罩在栓塞形多孔药管3和固定托垫4上,在粘贴胶布6外露的两端部用保护膜覆盖,即制成本技术药用耳塞。使用时,拔掉软塑外壳1,将消毒棉塞2塞入耳孔内,揭去粘贴胶布6两端的保护膜,粘贴在耳边即可,再根据需要将药液从注药孔5注入消毒棉塞2中,通过多孔药管3渗透至耳中,达到治疗耳疾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药用耳塞,由消毒棉塞(2)、粘贴胶布(6)、软塑外壳(1)组成,其特征在于:消毒棉塞(2)置于表面设置有渗透孔(8)的多孔药管(3)中,多孔药管(3)与固定托垫(4)连接,固定托垫(4)与粘贴胶布(6)为粘接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药用耳塞,由消毒棉塞(2)、粘贴胶布(6)、软塑外壳(1)组成,其特征在于:消毒棉塞(2)置于表面设置有渗透孔(8)的多孔药管(3)中,多孔药管(3)与固定托垫(4)连接,固定托垫(4)与粘贴胶布(6)为粘接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用耳塞,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多孔药管(3)与固定托垫(4)之间设置有软塑隔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用耳塞,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海林
申请(专利权)人:程海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3[中国|青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