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洪策专利>正文

智能肿瘤积液治疗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0686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肿瘤积液治疗机,机体的固定立式支架上安装一组输液瓶,每个瓶体通过点滴管连接流量控制阀,蠕动泵与两端的A管与B管连接,A管与B管与人体积液腔连接构成一个循环回路,在A管与B管的管路端口处均设置超声波发生器,A管的管路上设置辐射加热器,流量控制阀输出端连通蠕动泵与B管连接端d点,回流管C一端连接A管e点,另一端连接B管的f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连接合理,有效地实现了多种功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体腔积液自体循环的热灌注,同时也可进行重力热灌注,利用超声震荡辅助剥离癌细胞;对肿瘤积液治疗进行智能化监测监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智能化数字化技术、体腔循环灌注技术和实时监控技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可实现现有技术所不能达到的效果。(*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肿瘤积液治疗机所属领域: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肿瘤积液治疗机。
技术介绍
:现在的积液治疗机温度难以准确控制,临床治疗不直观,操作过程中人为因素较多,未能实现智能化,未有监护装置,结构不合理,医患双方都感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修复受损的腔壁膜和脏器膜,恢复正常的生理机能的智能肿瘤积液治疗机。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结构实现的:本技术为一种智能肿瘤积液治疗机,机体上固定立式支架上安装一组输液瓶,每个瓶体通过点滴管连接流量控制阀,蠕动泵与两端的A管与B管连接,A管和B管与人体积液腔连接构成一个循环回路,在A管与B管的管路端口处均设置超声波发生器,A管的管路上设置辐射加热器,流量控制阀输出端连通蠕动泵与B管连接端d点,回流管C一端连接A管e点,另一端连接B管的f点。本技术整体连接合理,有效的实现多种功能。肿瘤积液的治疗基本原理是用流体热物理效应(42-45℃)高温杀伤癌细胞和利用超声震荡技术,辅助剥离已杀伤的癌细胞,从而达到修复受损的腔壁膜和脏器膜,恢复正常的生理机能。本技术实现体腔积液自体循环的热灌注,同时也可进行重力热灌注;利用超声震荡辅助剥离癌细胞;对肿瘤积液治疗进行智能化监测监护,流量控制阀用以控制滴液进入体腔的流量,蠕动泵可以起到强制循环的作用。本技术应用了智能化数字化技术、体腔循环灌注技术和实时监控技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可实现现有技术所不能达到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流体蠕动装置连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本技术为一种智能肿瘤积液治疗机,机体1上固定立式支架上安装一组输液瓶2,如图3所示,每个瓶体通过点滴管3连接流量控制阀4,蠕动泵5与两端的A管与B管连接,A管和B管与人体积液腔连接构成一个循环回路,在A管与B管管路靠近人体的端口处设置超声波发生器6,A管的管路上设置辐射加热器7,流量控制阀4输出端连通蠕动泵与B管的连接端d点,回流管C一端连接A管e点,另一端连接B管的f点。如图2所示,所述的超声波发生器6的振荡器为锆钛晶体,置于管路端口处,辐射加热器6为电热加热器,套装在管路上,管路上设置测温仪8,机体1上安装监护-->仪10。输液瓶2置于恒温器11内,恒温器11为箱体结构,带有保温层,内设温控器和传感器,温控器接向箱体内的电加热管12,蠕动泵5、辐射加热器6、超声波发生器6、流量控制阀4、测温仪8、红外热像仪9、恒温器11、监护仪10均与电脑13电连接。简要说明:流体恒温器:将500ml的灌注液标准输液瓶一组,预加热到42℃-45℃放入容器中进行保温,连通治疗管路。流体蠕动灌注装置:流体蠕动灌注装置是非接触式正压力发生器。本专利技术的特点之一是流体恒温器中的灌注液,通过治疗管路连接到治疗部位。用蠕动灌注装置的压力,将热流体按预定流量注入体腔。而不是靠重力。同时,设置了分流装置,针对不同人体的耐受力进行自动流量调整。多参数监护仪:肿瘤积液患者多属危患重症。用流体热效应治疗时,应能监视全导联心电、血压、血氧、心律、体温等参数,同时输入电脑积累经验数据。选用美国CSI监护仪公司的Echola-3型,其特点是智能化和便于安装。红外热像仪:用来跟踪监测热流体进入体腔的轨迹。热流体流经处体表温度有相应的温升。观察热像仪的热频谱即可实时了解治疗情况。可采用日本NEC公司的HT9100型,温度分辨率达0.6℃,有数字接口。超声波发生器:产生超声波可使进入体腔的热流体均匀扩散,防止管路堵塞。并有助于癌细胞的剥离。选用国产压电陶瓷超声波发生器,成都九州超声波技术有限公司生产,聚焦效果好适于医用。温度、流量监测仪表均为数字仪表,用来监测和控制热流体进入体腔的温度和流量,经过USB、1394等接口与电脑通讯。通过软件处理后控制温度流量诸参数。并且在液晶屏幕上显示各种参数、图形、曲线,以及安全报警区域。病人治疗的全过程完整的记录在电脑里。从而形成客观、全面的治疗档案,为后续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电脑:本技术以电脑为分析处理和控制的核心。从根本上实现了利用流体热效应治疗肿瘤积液的智能化、数字化。由于大量的、不同类型的肿瘤积液患者的治疗过程进入电脑,从而充实完善了肿瘤积液的治疗软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肿瘤积液治疗机,其特征是:机体(1)顶端安装一组输液瓶(2),每个瓶体通过点滴管(3)连接流量控制阀(4),蠕动泵(5)与两端的A管与B管连接,A管和B管与人体积液腔连接构成一个循环回路,在A管与B管管路靠近人体的端口处设置超声波发生器(6),A管的管路上设置辐射加热器(7),流量控制阀(4)输出端连通蠕动泵与B管的连接端d点,回流管C一端连接A管e点,另一端连接B管的f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肿瘤积液治疗机,其特征是:机体(1)顶端安装一组输液瓶(2),每个瓶体通过点滴管(3)连接流量控制阀(4),蠕动泵(5)与两端的A管与B管连接,A管和B管与人体积液腔连接构成一个循环回路,在A管与B管管路靠近人体的端口处设置超声波发生器(6),A管的管路上设置辐射加热器(7),流量控制阀(4)输出端连通蠕动泵与B管的连接端d点,回流管C一端连接A管e点,另一端连接B管的f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肿瘤积液治疗机,其特征是:所述的超声波发生器(6)的振荡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廷林孙积第郭书纲
申请(专利权)人:于洪策石廷林孙积第郭书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