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辐射治疗仪的新型旋摆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0653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利用紫外线照射对血液进行灭菌消毒装置中的旋摆附件,其结构是在电机输出轴上安装下联接轴,上联接轴与下联接轴螺栓连接,上联接轴上部连接轴承和轴承固定套,轴承固定套与封挡盒底部相连接,封挡盒上还安有定位销,通过定向板上的定位孔限位,在电机直接传动作用下,使在封挡盒上部的石英瓶中的血液产生涡旋的无轴向运动。其优点是使传动直接、稳定、可靠、降低故障率,减少传动部件,提高整机质量和血液处理效果。(*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利用紫外线照射对材料进行灭菌消毒的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上述装置中的旋摆附件。CN88221495.0号专利公开了一种血液辐射治疗仪,其中的旋摆机构是由上下轴承座,上下轴承,上联接轴,联接螺栓及轮轴组成。通过电机和皮带轮带动上联接轴旋转,并使与上联接轴轴承连接的灯座运动,灯座与底座之间有万向连杆限位,最终使灯座产生摆动运动,而在灯座上的容器的最低点按旋转运动规律变化。该专利产品已广泛推广使用,但在使用中发现该仪器中的旋摆机构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电机、皮带、皮带轮和轴承等众多传动部件组合,由于皮带松紧不一,造成旋摆不稳,各部件极易损坏。二是在灯座旋摆作用下产生震动,受力不均,使轮轴松动,万向连杆发生脱节,而击碎石英瓶。由此使仪器内在质量下降,故障率高,维修成本增加。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旋摆稳定可靠的旋摆机构,以使整个仪器降低故障率和维修成本。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在电动机的输出轴上连接下联接轴,上联接轴与下联接轴通过螺栓连接,上联接轴的上部接有轴承和轴承固定套,轴承固定套与盛装紫外线灯的封挡盒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封挡套上还连接有定位销,定位销插在与机壳连接的定向板前部的定位孔中。本机构中通过电动机主轴直接带动旋摆机构,并且用定位销和定向板取代万向连杆,从而实现了可靠传动和稳定运行。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图1是本技术与血液辐射治疗仪连接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电动机1固定在机壳7的底座上,其输出轴向上,接下联接轴2。上联接轴3与下联接轴2为两相对半圆轴,通过螺栓10固定连接。上联接轴3的上部套接轴承,轴承固定于轴承固定套11内,轴承固定套11固定于封挡盒5的底部中心部位。封挡盒5中间装有紫外线灯4,上部可卡装石英瓶9。封挡盒5底部边缘处还固定连接定位销6。定向板8连接于机壳7上,其前部有定位孔,定位销6插入定位孔中。上联接轴3与下联接轴2的轴线之间有一夹角。这样,当电动机带动下联接轴2转动时,倾斜的上联接轴3通过轴承和轴承固定套的作用,使封挡盒5产生摇摆转动的趋势。但在定位销和定向板的限位作用下,封挡盒不能转动,则使封挡盒的每一质点处产生一个有上下振幅的摆动,各相关连的质点依次上下起伏运动,使封挡盒整体产生一个涡旋的动势,从而可使封挡盒上部的石英瓶中的血液产生一个涡旋的无轴向运动。这样可使血液不凝固,灭菌消毒效果更好,并可更充分地充入氧原子,提高血液处理效果。在仪器中的电动机1采用伺服电机,使动作更加稳定可靠,传动效率提高。在血液辐射治疗仪中加装本新型旋摆机构,取代原有机构,使得整机工作更加稳定可靠,降低了故障率,减少了传动部件,使成本下降,而产品的质量进一步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血液辐射治疗仪的新型旋摆机构,其特征在于电动机1的输出轴连接下联接轴2,上联接轴3与下联接轴2通过螺栓10连接,两联接轴的轴线之间有一定夹角,上联接轴3的上部接有轴承和轴承固定套11,轴承固定套11与盛装紫外线灯4的封挡盒5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封挡盒5上还连接有定位销6,定位销6插在与机壳7连接的定向板8前部的定位孔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液辐射治疗仪的新型旋摆机构,其特征在于电动机1的输出轴连接下联接轴2,上联接轴3与下联接轴2通过螺栓10连接,两联接轴的轴线之间有一定夹角,上联接轴3的上部接有轴承和轴承固定套11,轴承固定套11与盛装紫外线灯4的封挡盒5的底部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亭袁修亮李富安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市华行医疗器械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