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丹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CT机的散热系统及散热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50367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10 0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CT机的散热方法,该散热方法包括将机架分隔成相互独立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发热部件CT球管位于第一部分中,在第一部分中连接储液罐和CT球管组成循环管路;在储液罐内注入冷却液,在循环管路内接入液压泵,循环管路的外壁包覆半导体制冷器,使冷空气从该进气口进入该第一部分,将经过热交换的空气排放到该第二部分,将该第二部分内的空气通过排气口排放到机架外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快速可靠的对发热部件CT球管进行散热,使用冷却液吸收CT球管热量使其降温,然后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为循环管路内的冷却液降温,热端则把吸收的热量排出,液压泵使冷却液在循环管路内流动,达到为CT球管循环散热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CT机的散热系统及散热方法
技术介绍
CT设备是由发射X光的球管、检测器、校准器、高压发生器等许多精密电气物理设备组成的复杂的诊断系统。这些电气物理设备被安装在一个高速旋转的转盘上,并由一套外壳密封,避免和医生或者病人接触。所述的这些电气物理设备对其运行环境有很高的要求,例如球管内冷却油的温度不得超过80度,检测器的外表温度不得超过40度等。然而,有些元件在运行中却要产生几十千瓦的热量,例如球管,高压发生器等,如果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出去,会严重影响电气元件的性能,造成图象伪影或停机,影响病人的诊断,甚至延误病人的抢救。另一方面,为了追求高精度的图象质量和更快的成像速度,大容量球管和高转速已成为CT技术的发展趋势;然而,CT设备的整机外形的设计却越来越小型化,曲面化。上述的情况导致了现有的CT设备运行时内部的温度越来越高、噪音越来越大。目前业界普遍采用的CT设备的降温散热方式包括风冷散热系统和水冷散热系统。其中,风冷散热系统因其安装简易,性能可靠,易维护和成本低等优点,仍为绝大多数设备所采用。一CT设备包括机架,以及在该机架内旋转进行扫描检查的转盘,其中,该机架中设置机架孔,该转盘环绕该机架孔旋转。病人躺在设置在该机架前方的病床上,并进入该机架孔内接受扫描检查。在所述的现有风冷散热系统中,是在该机架外壳设置进气口和排气口,并在安装在该机架内、该转盘上的主要发热部件上设置散热风扇来进行散热。然而,上述的风冷散热系统由于没有有效的冷却路径,使得从进气口进入的冷空气无法有效地冷却所述的发热部件;而且,经过热交换的热空气容易反复地在该机架内循环回流而无法有效地排放到该机架外部。另外,上述的风冷散热系统为提高其散热效果,通常采取提高其风扇转速或者增加风扇数量的方法。然而,随着所述的风扇转速的提高或者数量的增加,其内的噪音也迅速增加,设计不好的CT设备的噪音可达到70分贝以上而形成噪声污染,而噪音污染会对病人和医生造成心理和生理上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噪音低的风冷散热方法及装置已经成为CT设备设计制造中的一个难题。CT机价格昂贵且使用频繁,如不能为其有效散热将显著影响使用寿命,如何快速可靠的为其降温成为本领域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CT机的散热系统及散热方法,旨在解决目前CT机的散热效果不好、噪音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功能CT机的散热方法,该散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机架分隔成相互独立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发热部件CT球管位于该第一部分中,同时在第一部分中连接储液罐和CT球管组成循环管路;在储液罐内注入冷却液,在循环管路内接入液压栗,使冷却液在储液罐和CT球管之间流动;在循环管路的外壁包覆半导体制冷器,其中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与循环管路的外壁相邻,热端与循环管路的外壁相间;使冷空气从该进气口进入该第一部分,并与所述的发热部件CT球管进行热交换;将经过热交换的空气排放到该第二部分,将该第二部分内的空气通过排气口排放到机架外部。进一步,所述的第一部分分隔成相互连通的前部和后部,使所述的发热部件CT球管位于该前部中,在使冷空气从该进气口进入该第一部分,并与所述的发热部件CT球管进行热交换中,冷空气首先从机架外部进入该第一部分的后部中,再从该后部进入到该前部中,并且与位于该前部的所述的发热部件CT球管进行热交换。进一步,所述的冷却液为冷却油,所述的液压栗为电动液压栗,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工作电压为15V。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CT机的散热系统,该多功能CT机的散热系统包括一机架,机架内部设有发热部件CT球管,并且该机架上开设进气口和排气口,在该机架内部设置第一隔板,该第一隔板将机架内部分隔成相互独立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的发热部件CT球管位于该第一部分中,该第一部分与该进气口相通,该第二部分与该排气口相通;冷空气从该进气口进入该第一部分,并且与所述的发热部件CT球管经过热交换后被排放到该第二部分,然后通过该排气口被排放到机架外部。进一步,在该第一部分中设置第二隔板,该第二隔板贯穿该第一部分,从而将该第一部分分隔成前部和后部,所述的发热部件CT球管位于该第一部分前部中,所述的进气口开设在该第一部分后部。进一步,在该机架中设置第二隔板,该第二隔板贯穿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并且将该第一部分分隔成前部和后部,所述的发热部件CT球管位于该前部中,所述的进气口开设在该后部。进一步,该机架中设置机架孔,该CT设备还包括转盘,该转盘环绕该机架孔旋转,所述的第一隔板设置在该转盘的外圆周,该第一隔板与该机架孔之间形成该第一部分,该第一隔板与该机架之间形成该第二部分。进一步,该第二隔板与机架孔之间具有缝隙,冷空气从该进气口首先进入该后部,然后沿着所述的缝隙进入该前部中,该转盘上设置至少一风扇单元,用来将该第一部分内经过热交换的空气排放到所述的第二部分,所述的排气口设置在该机架的顶部,所述的排气口中设置至少一风扇单元,用来将该第二部分内的空气通过该排气口排放到机架外部。进一步,所述的进气口靠近机架后部的一侧设置百叶窗,所述的进气口远离机架后部的一侧设置过滤单元,所述的过滤单元是过滤棉,所述的过滤单元装在支撑网上,所述的机架内部设置消音棉。进一步,多功能CT机的散热系统还包括储液罐和CT球管组成的循环管路,在储液罐内注入冷却液,在循环管路内接入液压栗,使冷却液在储液罐和CT球管之间流动,在循环管路的外壁包覆半导体制冷器,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与循环管路的外壁相邻,热端与循环管路的外壁相间;本专利技术CT机散热方法,可以快速可靠的对CT机主要发热部件CT球管进行散热,CT机散热方法,使用冷却液吸收CT球管热量使其降温,然后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为循环管路内的冷却液降温,热端则把吸收的热量排出。液压栗使冷却液在循环管路内流动,达到为CT球管循环散热的效果。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所述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形成的冷却路径使得冷空气从CT设备外部进入该第一部分,与该第一部分内的发热部件经过热交换之后被排放到该第二部分,然后再从该第二部分被排放到CT设备外部;其中,由于该第一隔板的作用,解决了被排放到该第二部分的、经过热交换的空气的回流问题,提高了散热的效率;由于该第二隔板的作用,优化了冷空气进入该第一部分的路径,从而得以被充分利用来冷却所述的发热部件;同时,由于在所述的进风口以及机架设置了隔音和吸音部件,有效地降低了散热过程中产生的噪音。【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CT机的散热方法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CT机的散热系统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CT机的散热系统发热部件CT球管循环管路当前第1页1 2 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CT机的散热方法,该散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机架分隔成相互独立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发热部件CT球管位于该第一部分中,同时在第一部分中连接储液罐和CT球管组成循环管路;在储液罐内注入冷却液,在循环管路内接入液压泵,使冷却液在储液罐和CT球管之间流动;在循环管路的外壁包覆半导体制冷器,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相邻于循环管路的外壁,热端相间于循环管路的外壁;使冷空气从该进气口进入该第一部分,并与所述的发热部件CT球管进行热交换;将经过热交换的空气排放到该第二部分,将该第二部分内的空气通过排气口排放到机架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丹王元玲陆琳吴岩李德艳高洁熊倩吴莉段慧张文斌赵迅冉金弋人蒋悦黄益龙张夏李淑娟张振光田杨
申请(专利权)人:韩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