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东专利>正文

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0095 阅读:3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其包括“T”形管、活动芯、弹性件和压盖;所述活动芯上段直径小于下段直径,“T”形管垂直管套设于该活动芯外部且其二者相匹配;弹性件位于“T”形管内的活动芯下方;压盖扣设于“T”形管垂直管下端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T”形管水平管采用6∶100医用锥度设计,加强了与注射器连接部位密封效果,有效避免漏液现象。弹性件可采用硅胶材料作为动力源,由于这种结构可以将接头里面和外界隔离,保证输注液体不会被污染,另硅胶的材料稳定性不会对液体产生析出物的污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活动芯的设计使其在运动时产生正压,有效防止血液回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生产加工便利,成本低廉,有良好的推广价值。(*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输液接头,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医疗方面的,可瞬间产生正压,并可防止静脉回流的无针密闭输液接头
技术介绍
输液接头属医疗器械,当患者多次输液时,通常会使用留置导管,留置导管一般是进入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内,这种输液方法可以让人体很快吸收输入的液体或药物。现有的留置导管和输液装置的连接方式一般有两种,分别是有针输液方式和无针输液方式,有针输液方式要求留置导管带有穿刺硅胶窗的注射接头,输液时连接在输液装置的针头插入硅胶窗即可进行输液,但在多次的穿刺的过程中,锋利的输液针尖切削硅胶会带出碎屑,污染药液,对患者造成安全隐患。无针输液方式由于没有针头具有其安全性,逐渐代替有针输液方式,现有的无针输液方式输液一般采用输液装置的接头与留置导管连接,但当输液完毕拆下输液接头时,由于负压的作用会使血液回流到留置导管中,不流动的血液容易产生凝固,血液凝固会造成留置导管的堵塞,下次输液便无法再进行。目前,为了弥补上述缺陷有人提出了带正压的无针输液接头。现有的带正压的无针输液接头采用金属弹簧作为回复的动力,而且在弹簧这部分的空间是和外界相通的,其和输液通道之间的密封是采用密封圈,在实际的应用中由于密封圈的上下移动,很难避免将外界的污染带进输液通道中而造成输注液体的污染,对患者存在一定的危害。综上所述,目前国内急需一种可防止静脉回流、安全卫生,操作简捷且可以有效避免输液过程中漏液现象的无针密闭输液接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一种可瞬间产生正压防止血液回流,且在输液过程中可比避免漏液现象发生的安全无针密闭输液接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其包括“T”形管、活动芯、弹性件和压盖;所述活动芯上段直径小于下段直径,所述“T”形管垂直管套设于该活动芯外部且其二者相匹配;所述“T”形管水平管设置于活动芯下段位置处;所述弹性件位于“T”形管内的活动芯下方;所述压盖扣设于“T”形管垂直管下端口。上述的一种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其中,所述活动芯上段与“T”形管之间环设有密封圈。且其上端顶面为坡面结构,最佳角度为与水平面呈30度夹角。上述的一种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其中,所述弹性件为帽状结构,所述压盖上设有通孔。上述的一种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其中,所述“T”形管垂直管的上管口外壁设有螺纹,上述“T”形管水平管为6∶100的医用锥度。上述的一种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其中,所述弹性件和密封圈为硅胶材质制成。上述的一种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其中,所述“T”形管和压盖为无毒医用材质制成。本技术所述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在使用过程中,注射器或输液接头与本技术密闭输液接头连接或旋接的同时其端部下压,活动芯受-->到向下的压力而向下移动,进而弹性件压缩,由于压盖上设有通孔,弹性件又为帽状结构,其压缩的时候内部空气通过压盖上的通孔排出。活动芯上顶面为坡形,与注射器端部相抵,使注射器中的药液可以顺利流出,又因为活动芯上段直径小于下段直径,“T”形管垂直管套设于活动芯外部且其二者相匹配;所以当活动芯上段下压至“T”形管垂直管下段时,由于直径差形成一液体通道与“T”形管水平管连通,水平管连接有输液管和针头,这时注射器内的药液从液体通道流入水平管并通过输液管和针头流入患者体内。输液完毕后拔出注射器或输液接头,弹性件由于其自身弹性的作用向上运动,由于活动芯环设的密封圈和“T”形管相接触,这时活动芯上部和“T”形管之间的液体受压会继续通过“T”形管的水平管向输液管流出,形成理论上的正压,这样防止了血液回流到输液管中造成血液栓塞,起到正压排液的作用。本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无针密闭输液接头采用无针的输液方式,避免了针头切削硅胶而带来碎屑污染药液的隐患,并且医务人员连接操作方便快捷。“T”形管水平管采用6∶100的医用锥度设计,跟现有的输液连接接头都能配套,加强了与注射器等连接部位的密封效果,有效避免了漏液现象的发生,使操作更加安全。弹性件可采用硅胶材料作为动力源,由于这种结构可以将接头里面和外界隔离,保证输注液体不会被污染,另硅胶的材料稳定性不会对液体产生析出物的污染。本技术活动芯的设计使其在运动时产生正压,有效的防止了血液的回流。本技术的结构简单,生产加工便利,成本低廉,有良好的推广价值。下面结合附图及最佳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以使公众对
技术实现思路
有整体和充分的了解,而并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前述部分已经充分公开了本技术可以实施的保护范围,因此凡依照本技术公开内容进行的任何本领域公知的等同替换,均属于对本技术的侵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闭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一种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其包括“T”形管1、活动芯2、弹性件3和压盖4;所述活动芯2上段直径小于下段直径,所述“T”形管1的垂直管套设于该活动芯2外部且其二者相匹配;所述弹性件3位于“T”形管1内的活动芯2下方;所述压盖4扣设于“T”形管1的垂直管下端口。上述活动芯2上段与“T”形管1之间环设有密封圈5,且其上端顶面为坡面结构,角度为与水平面呈30度夹角。上述弹性件3为帽状结构,所述压盖4上设有通孔41。上述“T”形管1的垂直管的上管口外壁设有螺纹11,“T”形管1的水平管为6∶100医用锥度。上述弹性件3和密封圈5为硅胶材质制成,“T”形管1和压盖4为无毒医用材质制成。本技术所述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在使用过程中,注射器或输液接头与本技术密闭输液接头连接或旋接(通过螺纹11旋接)的同时注射器或输液接头端部6下压,活动芯2受到向下的压力而向下移动,进-->而弹性件3压缩,由于压盖4上设有通孔41,弹性件3又为帽状结构,其压缩的时候内部空气通过压盖4上的通孔41排出。活动芯2上顶面为坡形,与注射器端部相抵,使注射器中的药液可以顺利流出,又因为活动芯2上段直径小于下段直径,“T”形管1的垂直管套设于活动芯2外部且其二者相匹配;所以当活动芯2上段下压至“T”形管1的垂直管下段时,由于直径差形成一液体通道(如图中箭头方向)与“T”形管1的水平管连通,水平管连接有输液管和针头,这时注射器内的药液从液体通道流入水平管并通过输液管和针头流入患者体内。输液完毕后拔出注射器或输液接头,弹性件3由于其自身弹性的作用向上运动,由于活动芯2环设的密封圈5和“T”形管1相接触,这时活动芯3上部和“T”形管1之间的液体受压会继续通过“T”形管1的水平管向输液管流出,形成理论上的正压,这样防止了血液回流到输液管中造成血液栓塞,起到正压排液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其特征在于,其包括“T”形管、活动芯、弹性件和压盖;所述活动芯上段直径小于下段直径,所述“T”形管垂直管套设于该活动芯外部且其二者相匹配;所述弹性件位于“T”形管内的活动芯下方;所述压盖扣设于“T”形管垂直管下端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其特征在于,其包括“T”形管、活动芯、弹性件和压盖;所述活动芯上段直径小于下段直径,所述“T”形管垂直管套设于该活动芯外部且其二者相匹配;所述弹性件位于“T”形管内的活动芯下方;所述压盖扣设于“T”形管垂直管下端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芯上段与“T”形管之间环设有密封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芯上端顶面为坡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帽状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东
申请(专利权)人:孙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