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福良专利>正文

安全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8764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安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针筒,其前端具有一接合座,该针筒的后端形成一开口;    一针座,其定位于该针筒的接合座内,该针座的前端用以固定一针管,该针座的后端具有一第一连结部;    一推杆,其前端具有一第二连结部,该推杆的前端穿过该针筒的开口;     一可破坏结构,其设于该推杆的前端;以及    一密封塞,其套设于该可破坏结构上,该密封塞配合于该针筒的内壁且滑设于该针筒内;其中在该可破坏结构未被破坏的状态下,该可破坏结构隔离该第一连结部和该第二连结部;在该可破坏结构被破坏的状态下,该第二连结部穿破套设于该可破坏结构上的密封塞且结合于该第一连结部。(*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全注射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尤指一种安全注射器。
技术介绍
注射器是医院所必备的医疗器具。以往,注射器的结构仅基于其用以施打药液于病患的功能来进行设计,并未考虑到医护人员为病患施打药液时的自身安全问题,也未考虑到使用过的注射器易于被不当地重复使用问题。一旦医护人员不慎被使用过的注射器上的针管戳到,会导致其被疾病感染的严重后果。另外,使用过的注射器若被回收以重复使用,也会产生更为广泛的疾病感染。因此,抛弃式安全注射器便被开发出来。公知的安全注射器,如公告于2004/6/21的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编号TW595483(申请日期为2003/3/17)一申请所揭示的一种“回拉式安全针筒”,其包括一针头、一针筒和一柱塞。该针头的前端结合一针体(针管),且该针头的后端设有一第一衔接部。该针筒的前端形成一针头插座,且该针头结合于该针头插座中。该柱塞的前端设有一活塞,且该活塞的前端设有一第二衔接部。当该柱塞被推动前行使其前端接触该针头插座时,该柱塞的第二衔接部结合于该针头的第一衔接部,使该柱塞和该针头结合成一体的结构。因此,当该柱塞被拉动后行时,该针头会被收纳于该针筒内,以避免该针体戳伤医护人员。在上述公知的安全注射器中,该第二衔接部被设于该活塞的前端。该安全注射器被使用前,该柱塞很容易因不慎被推动前行而使其前端接触该针头插座,导致该柱塞的第二衔接部结合于该针头的第一衔接部。一旦该柱塞和该针头结合成一体的结构,该安全注射器将完全失去其注射药液的功能,而只能被丢弃不用,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又如公告于2004/10/1的中国台湾专利证号TW244916(申请日期为2003/11/7)的一申请所揭示的一种“防止针具于吸取药剂/注射时退缩之安全-->针筒”以及公告于2004/10/21的中国台湾专利证号TW247216(申请日期2003/7/1)的一申请所揭示的一种“安全注射器改良结构”等各种公知的安全注射器,其设计都未能顾及其使用前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无法确保安全注射器被使用前能够保持正常的注射药液的功能。由上可知,上述公知的安全注射器,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具有不便与缺陷存在,而有待加以改善。由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安全注射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注射器,以确保其被使用前,不会因不慎的动作而失去其注射药液的功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主要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注射器,包括一针筒、一针座、一推杆、一可破坏结构以及一密封塞;该针筒的前端具有一接合座,该针筒的后端形成一开口;该针座定位于该针筒的接合座内,该针座的前端用以固定一针管,该针座的后端具有一第一连结部;该推杆的前端具有一第二连结部,该推杆的前端穿过该针筒的开口;该可破坏结构设于该推杆的前端;该密封塞套设于该可破坏结构上,该密封塞配合于该针筒的内壁且滑设于该针筒内;当该可破坏结构未被破坏时,该可破坏结构隔离该第一连结部和该第二连结部;当该可破坏结构被破坏时,该第二连结部穿破套设于该可破坏结构上的密封塞且结合于该第一连结部。由于该可破坏结构被破坏前,该推杆的第二连结部无法结合于该针座的第一连结部,且该可破坏结构需借助一适当的外力才能被破坏,因此,本技术的安全注射器可确保其被使用前,不会因不慎的动作而失去其注射药液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安全注射器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图1的平面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安全注射器的密封塞套设于设于推杆前端的可破坏结-->构上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安全注射器的密封塞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安全注射器的密封塞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安全注射器的可破坏结构和推杆的局部立体图,其显示该可破坏结构被破坏的状态。图7为本技术安全注射器的密封塞套设于设于推杆前端的可破坏结构上的局部立体图,其显示该第二连结部穿破该密封塞的推动部的状态。图8为本技术安全注射器的剖视图,其显示该可破坏结构接触该针筒的接合座的状态。图9为本技术安全注射器的剖视图,其显示该针座被收纳于该针筒内和该推杆被折断的状态。图10为本技术安全注射器的使用方法的流程图。图11为本技术安全注射器的推杆和可破坏结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2为图11的平面图。图13为本技术安全注射器的推杆和可破坏结构又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14为图13的平面图。图15为本技术安全注射器的推杆和可破坏结构再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6为图15的立体组合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针筒         10接合座   11开口        12筒柄2针座         20针管     21第一连结部  3推杆30杆体        301缺口    302锁孔       31可破坏结构32第二连结部  321剖沟    33杆柄        34框部35衔接部      351缺口    36支条        361缺口362锁勾       4密封塞    40推动部      401凹纹402凹面-->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效果,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相信本技术的目的、特征与特点,可由此得到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技术加以限制。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安全注射器,包括一针筒1、一针座2、一推杆3、一可破坏结构31以及一密封塞4,其中:针筒1,其为一中空的管状结构。该针筒1的前端具有一接合座10,该针筒1的后端形成一开口11且具有一筒柄12。针座2,其定位于该针筒1的接合座10内。本实施例中,该针座2紧配合于该接合座10内,也可设有适当的凹凸结构于其间。该针座2的前端用以固定一针管20,该针座2的后端具有一第一连结部21。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连结部21形成两个对称的凹槽,然而也可形成凸块等结构。推杆3,其可活动地组装于该针筒1内。该推杆3具有一杆体30,该杆体30设有一缺口301。该推杆3的前端具有一第二连结部32,该第二连结部32连接于该杆体30。本实施例中,该第二连结部32的前端形成一钩状,然而也可形成凹槽等以配合该针座2的第一连结部21的结构。该推杆3的后端具有一杆柄33。可破坏结构31,其设于该推杆3的前端,且配置于该第二连结部32的外围。密封塞4,其可为橡胶等材质所制成。该密封塞4套设于该可破坏结构31上。该密封塞4具有一推动部40,该推动部40对应于该针座2的第一连结部21和该推杆3的第二连结部32。如图4和图5所示,该推动部40的后面设有一凹纹401或一凹面402,以利于其被外力所穿破。本实施例中,该可破坏结构31一体成型于该推杆3的前端。该可破坏结构31包括一支架结构和一框架结构,该支架结构连接于该杆体30和该框架结构之间,该密封塞4套设于该框架结构上。该框架结构包括多个框部34和多个衔接部35,所述衔接部35连接于所述框部34之间。各衔接部35垂直于所述框部34,且各衔接部35和各框部34的连接处设有一缺口351。该支架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对称配置的一字状支条36,各支条36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该杆体30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针筒,其前端具有一接合座,该针筒的后端形成一开口;一针座,其定位于该针筒的接合座内,该针座的前端用以固定一针管,该针座的后端具有一第一连结部;一推杆,其前端具有一第二连结部,该推杆的前端穿过该针筒的开口;一可破坏结构,其设于该推杆的前端;以及一密封塞,其套设于该可破坏结构上,该密封塞配合于该针筒的内壁且滑设于该针筒内;其中在该可破坏结构未被破坏的状态下,该可破坏结构隔离该第一连结部和该第二连结部;在该可破坏结构被破坏的状态下,该第二连结部穿破套设于该可破坏结构上的密封塞且结合于该第一连结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该推杆具有一杆体,该可破坏结构和该第二连结部连接于该杆体,且该可破坏结构配置于该第二连结部的外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该可破坏结构包括一支架结构和一框架结构,该支架结构连接于该杆体和该框架结构之间,该密封塞套设于该框架结构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该支架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对称配置的一字状支条,所述各支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该杆体和该框架结构,且所述各支条的两端和中间分别设有一缺口。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该支架结构包括至少两组对称配置的交叉状支条,所述各支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该杆体和该框架结构,且所述各支条的两端和交叉处分别设有一缺口。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注射器,其特征在于,该框架结构包括多个框部和多个衔接部,所述衔接部连接于所述框部之间,且所述各衔接部和所述各框部的连接处设有一缺口。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全注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福良吴俊治
申请(专利权)人:李福良吴俊治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