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调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8706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流量调节器,其由转盘、上调节体、下调节体、密封圈组成,上、下调节体上分别设有与输液器导管连通的接头及通孔,上调节体、下调节体连接固定,转盘活动夹持在上调节体和下调节体之间,端面间设有密封圈,转盘上下端面各设有一周由深到浅的刻槽,刻槽最深处设有一通孔,转动转盘,通过端面间的刻槽深度控制滴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调节方便、精确,适合用于进行微量调节的输液器上使用。(*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流量调节器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器械配件,具体地说是一种流量调节器。我们知道,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由于卫生、方便、经济得到广泛的推广使用。其所用流量调节器套穿在输液导管外部,靠压轮连续压迫导管来调节流量的大小。这种调节器不能进行细微滴量的调节,而且不带滴量刻度,其不适于精确微量输液时使用。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调节方便、精确,能进行微量调节的输液器用的流量调节器。为达到上述目的,一种流量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其由转盘、上调节体、下调节体、密封圈组成,上、下调节体上分别设有与输液器导管连通的接头及通孔,上调节体、下调节体连接固定,转盘活动夹持在上调节体和下调节体之间,端面间设有密封圈,转盘上下端面各设有一周由深到浅的刻槽,刻槽最深处设有一通孔,转动转盘,通过端面间的刻槽深度控制流量。本技术转盘外壳上还设有与盘面上的刻槽深浅相对应的滴量刻度。本技术上、下调节体的通孔始终位于转盘盘面的刻槽所在圆周上。由上、下调节体的通孔、转盘的刻槽及其上的通孔组成整个输液通道,通过转动调节转盘,由上、下调节体通孔对应的刻槽深浅控制滴量。其结构合理,可进行微量调节,调节精确、方便,适用于精确微量输液时使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转盘端面示意图。从图1中可看出,一种流量调节器,其由上调节体1、下调节体2、转盘3、密封圈4组成,上调节体1和下调节体2上分别设有输液器导管接头5、6,并在接头对应处设有通孔。本技术上、下调节体通孔轴向对齐,连接固定。其可通过上、下调节体的中心套筒胶连固定。转盘3夹持在上、下调节体1、2之间,其中间设有一中心孔,套在上调节体的中心套筒上,可绕其转动。本技术上调节体1和下调节体2与转盘接触的端面上分别设有一周凹槽,橡胶密封圈4嵌放在凹槽中,起端面密封作用。本技术转盘3端面上、下各设有一周由深到浅的刻-->槽7,如图2所示,上、下刻槽深浅对应一致。刻槽最深处设有一通孔8。上调节体和下调节体的通孔始终位于刻槽所在圆周上,这样本技术用在输液器上时,上、下调节体的接头5、6与导管连通,上调节体上的通孔、转盘上的刻槽及通孔、下调节体的通孔组成了整个输液通道,通过转动调节转盘,由上、下调节体通孔对应处的刻槽深浅控制滴量。滴量调节可以做到细微、精确。本技术转盘外周还可设有滴量刻度,其与转盘上的刻槽深浅相对应,以直观地显示滴量的大小。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调节方便、精确,适合用于进行微量调节的输液器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量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其由转盘、上调节体、下调节体、密封圈组成,上、下调节体上分别设有与输液器导管连通的接头及通孔,上调节体、下调节体连接固定,转盘活动夹持在上调节体和下调节体之间,端面间设有密封圈,转盘上下端面各设有一周由深到浅的刻槽,刻槽最深处设有一通孔,转动转盘,通过端面间的刻槽深度控制流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流量调节器,其特征在于其由转盘、上调节体、下调节体、密封圈组成,上、下调节体上分别设有与输液器导管连通的接头及通孔,上调节体、下调节体连接固定,转盘活动夹持在上调节体和下调节体之间,端面间设有密封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延国吕汝举于朝气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威高集团医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