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清刚专利>正文

一次性使用输注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8512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一次性使用输注泵,包括串接的以硅胶囊为动力的泵体(1)、输注药液的PVC导管(2)、单向阀(3)和输液针接头(4),其特征在于:增设过滤器(6)和自控加药器(9),其中单向阀(3)的输出端经过滤器(6)接自控加药器(9),自控加药器(9)包括储药液囊(23)、三通(21)、二通(19)、微孔玻璃管(20)和单向阀三通(17),单向阀三通(17)内设置有内部中空、末端封堵的阀杆(14),两者的上端密封连接,阀杆(14)的侧壁设有贯穿的通孔(16),其位于通孔(16)部位的外侧套有弹性的硅橡胶套(15),其中三通(21)的出口与二通(19)经微孔玻璃管(20)密闭连接,接过滤器(6)输出端的药液入口PVC导管(2)经三通(21)分成两路,一路经单向阀三通(17)接药液出口PVC导管(2)构成持续输注药液通道,另一路经储药液囊(23)接阀杆(14),最后由单向阀三通(17)汇入药液出口PVC导管(2)构成自控加药通道。(*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使用输注泵所属
本技术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输注泵,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微量输注药液是为了解除、减轻手术后病人或其它疾病引起的疼痛,也可以用于癌症病人的化学药物治疗,原有的输注药液装置多数采用控制药液流速的PVC细导管节流管式输注装置,该装置只能有一种输注药液的流速,不能根据病人的疼痛程度进行调节,其使用性能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既可以控制输注药液的流速、又能根据疼痛程度调节输注药液流速的一次性使用输注泵。其技术方案为:包括串接的以硅胶囊为动力的泵体、输注药液的PVC导管、单向阀和输液针接头,其特征在于:增设过滤器和自控加药器,其中单向阀的输出端经过滤器接自控加药器,自控加药器包括储药液囊、三通、二通、微孔玻璃管和单向阀三通,单向阀三通内设置有内部中空、末端封堵的阀杆,两者的上端密封连接,阀杆的侧壁设有贯穿的通孔,其位于通孔部位的外侧套有弹性的硅橡胶套,其中三通的出口与二通经微孔玻璃管密闭连接,接过滤器输出端的药液入口PVC导管经三通分成两路,一路经单向阀三通接药液出口PVC导管构成持续输注药液通道,另一路经储药液囊接阀杆,最后由单向阀三通汇入药液出口PVC导管构成自控加药通道。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输注泵,储药液囊采用加强医用PVC薄膜,其容量为0.5~0.6毫升。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输注泵,增设壳体、压簧和按压储药液囊的按片,储药液囊夹持固定在壳体内,壳体对应于储药液囊开有窗口,壳体内环绕储药液囊设置有压簧,按片搁置在压簧上位于储药液囊之上,封装在壳体内。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输注泵,过滤器包括下壳体和开有排气孔的上壳体,上、下壳体对-->接构成腔体,腔体内下壳体的内侧面上开有导液槽,疏水透气膜与亲水膜分别紧密结合在腔体内上、下壳体的内侧面上,下壳体上开有进液口与出液口对应连接单向阀和自控加药器。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输注泵,自控加药器的壳体上设置有配合织带起固定作用的手把。其工作原理为:本装置以泵体中的储液硅胶囊为动力,其输出的药液经过滤器过滤,过滤掉药液中≥5微米的不溶性微粒,并排除掉药液中可能有的气体,之后流入自控加药器。自控加药器中的储药液囊采用加强医用PVC薄膜,药液由泵体的硅胶囊的收缩压力使其流经药液入口PVC导管,由三通分流,一路经微孔玻璃管流入接单向阀三通,再由单向阀三通流向药液出口PVC导管,达到连续输注药液的目的,另一路为自控加药通道,同样来自药液入口PVC导管的药液经三通的另一路由微孔玻璃管进入储药液囊中,该储药液囊的出口接套装在单向阀三通内的阀杆,阀杆位于通孔处的外套有弹性的硅橡胶套。当储药液囊与泵体压力平衡时,药液不再进入储药液囊,通道内的药液不可能顶开硅橡胶套流出,只有当按动按片对储药液囊施加压力时,通道内的药液才能顶开硅橡胶套,储药液囊内的药液与另一路连续输注的药液一并经流向药液出口PVC导管,达到间歇加药液的目的。储药液囊的储药液量是0.5~0.6毫升,药液在微孔玻璃管中的流量为2ml/hr,所以只有经过15分钟药液才能充满储药液囊,所以一次只能多加药0.5毫升,连续按压无效,一次加药完成后只有等15分钟,待储药液囊充满药液后再加药一次,依次类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设置过滤器保证输注药液的质量,自控加药器结构小巧紧凑,可固定在病人手腕上,便于病人操作,储药液囊设置在壳体内,经压片按动储药液囊、对其施加压力,保证其不受外界磕碰的影响,而且每次加药量准确可靠,使用安全、可靠,输注精度高,工作性能优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自控加药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自控加药器的左视图;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实施例的A-A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1、泵体  2、PVC导管  3、单向阀  4、输液针接头  5、流向标志  6、过滤器7、排气孔  8、止水夹  9、自控加药器  10、手把  11、织带  12、按片  13、壳体-->14、阀杆  15、硅橡胶套  16、通孔  17、单向阀三通  18、定位柱销  19、二通  20、微孔玻璃管  21、三通  22、压簧  23、储药液囊  24、进液口  25、下壳体  26、导液槽  27、上壳体  28、出液口  29、疏水透气膜  30、亲水膜泵体1以硅胶囊为动力,其输出端依次经过滤器6、自控加药器9接静脉输液针接头4,用于加注药液的单向阀3串接在PVC导管2上位于过滤器6之前,过滤器6包括下壳体25和开有排气孔7的上壳体27,上、下壳体对接构成腔体,腔体内下壳体25的内侧面上开有导液槽26,疏水透气膜29与亲水膜30分别紧密结合在腔体内上、下壳体的内侧面上,下壳体25上开有进液口24与出液口28对应连接单向阀3和自控加药器9。自控加药器9包括储药液囊23、三通21、二通19、微孔玻璃管20和单向阀三通17,单向阀三通17内设置有内部中空、末端封堵的阀杆14,两者的上端密封连接,阀杆14的侧壁设有贯穿的通孔16,其位于通孔16处的外侧套有弹性的硅橡胶套15,储药液囊23夹持固定在壳体13内,保证不受外界磕碰的影响,其储药液量是0.5~0.6毫升,壳体13对应于储药液囊23开有窗口,壳体13内环绕储药液囊23设置有压簧22,按片12搁置在压簧22上位于储药液囊23之上,封压在壳体1 3内,三通21的出口与二通19经微孔玻璃管20密闭连接,连接过滤器6出口的药液入口PVC导管2经三通21分成两路,一路经微孔玻璃管20、单向阀三通17接药液出口PVC导管2构成连续输注药液通道,另一路依次经微孔玻璃管20、PVC导管2、储药液囊23接阀杆14,最后由通孔16、单向阀三通17汇入药液出口PVC导管2构成自控加药通道。壳体1上设置有配合织带11起固定作用的手把10,可以固定在病人手腕上,便于病人操作。本装置以泵体1中的储液硅胶囊为动力,其输出的药液经过滤器6过滤,过滤掉药液中≥5微米的不溶性微粒,并排除掉药液中可能有的气体,之后由自控加药器9、输液针接头4接输液针注入人体。当按正常流速输注药液时,储药液囊23与泵体1的压力平衡,药液不再进入储药液囊23,自控加药通道内的药液不可能经通孔16顶开硅橡胶套15流出,若病人根据自我感觉的疼痛程度想加大输注药液的流速时,按下按片12对储药液囊23施加压力,自控加药通道内的药液才能顶开硅橡胶套15,与另一路连续输注的药液一同经流向药液出口PVC导管2,达到间歇加药液的目的。由于储药液囊23的储药液量是0.5~0.6毫升,药液在微孔玻璃管20中的流量为2ml/hr,所以只有经过15分钟药液才能充满储药液囊23,保证一次只能多加药0.5毫升,连续按压无效,一次加药完成后只有等15分钟,待储药液囊23充满药液后再加药一次,使得每次加药量准确可靠,使用安全、可靠,工作性能优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使用输注泵,包括串接的以硅胶囊为动力的泵体(1)、输注药液的PVC导管(2)、单向阀(3)和输液针接头(4),其特征在于:增设过滤器(6)和自控加药器(9),其中单向阀(3)的输出端经过滤器(6)接自控加药器(9),自控加药器(9)包括储药液囊(23)、三通(21)、二通(19)、微孔玻璃管(20)和单向阀三通(17),单向阀三通(17)内设置有内部中空、末端封堵的阀杆(14),两者的上端密封连接,阀杆(14)的侧壁设有贯穿的通孔(16),其位于通孔(16)部位的外侧套有弹性的硅橡胶套(15),其中三通(21)的出口与二通(19)经微孔玻璃管(20)密闭连接,接过滤器(6)输出端的药液入口PVC导管(2)经三通(21)分成两路,一路经单向阀三通(17)接药液出口PVC导管(2)构成持续输注药液通道,另一路经储药液囊(23)接阀杆(14),最后由单向阀三通(17)汇入药液出口PVC导管(2)构成自控加药通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输注泵,其特征在于:储药液囊(23)采用加强医用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清刚蔡新锋董孝明肖冬春张顺兴
申请(专利权)人:马清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