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然伽马探头的新型抗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82565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6 0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然伽玛探头的抗震结构,包括有外壳体及套设于所述外壳体之内的内壳体,内壳体的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相互连接的第一轴向减震垫圈、管座套、管座、光电倍增管、晶体、第二轴向减震垫圈以及晶体固定接头,外壳体内于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垫套和张紧垫,内壳体上端设有第一张紧弹簧,第一张紧弹簧上端设有贯穿垫套的张紧芯轴,晶体固定接头和张紧垫之间设有第二张紧弹簧,第一径向减震垫圈、第二径向减震垫圈设置于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抗震性能较传统结构有明显的提升,测井过程中能够有效保障探头各组件不被振动至损,并可适用于射孔等高抗震环境,大大提高了探头的环境适应性,可靠性强,易于提高测井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然伽玛探头的抗震结构,包括有外壳体及套设于所述外壳体之内的内壳体,内壳体的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有相互连接的第一轴向减震垫圈、管座套、管座、光电倍增管、晶体、第二轴向减震垫圈以及晶体固定接头,外壳体内于上、下两端分别固定有垫套和张紧垫,内壳体上端设有第一张紧弹簧,第一张紧弹簧上端设有贯穿垫套的张紧芯轴,晶体固定接头和张紧垫之间设有第二张紧弹簧,第一径向减震垫圈、第二径向减震垫圈设置于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本技术抗震性能较传统结构有明显的提升,测井过程中能够有效保障探头各组件不被振动至损,并可适用于射孔等高抗震环境,大大提高了探头的环境适应性,可靠性强,易于提高测井成功率。【专利说明】一种自然伽马探头的新型抗震结构
本技术属于油田生产测井仪器的结构改进,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自然伽马探头抗震的新结构。
技术介绍
测井时,自然伽马探头通过电缆或者钢丝下放至测井层段,由于下放、上提过程的速度较快、井况复杂等原因,探头的抗震性能是其重要的环境适应性指标,尤其在应用于射孔等高抗震环境中,抗震性能体现的更为重要。探头的抗震能力根据功能结构可分为电路部分、机械连接部分和传感器安装部分,现有技术中电路部分和机械连接部分的抗震性能相对比较成熟,生产测井中自然伽马参数的传感器一般为光电倍增管和晶体的组合探头,且晶体比较重,光电倍增为玻璃外壳,都是易损件,但目前自然伽马探头的减震大都局限于密封圈轴向单面弹簧和径向密封圈方式,减震可靠性较低,实际使用时不仅测井成功率不高,而且易造成探头器件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然伽马探头的抗震结构,其通过对探头中传感器部分的减震结构进行新设计,使其具有很高且稳定的抗震性會K。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种自然伽玛探头的抗震结构,包括有外壳体及套设于所述外壳体之内的内壳体,所述内壳体之内于上端设置有管座套,所述管座套连接管座,并通过管座设置有光电倍增管,内壳体之内紧挨所述光电倍增管设置有晶体,所述晶体同设置于内壳体下端的晶体固定接头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座套和内壳体上端部之间设置有第一轴向减震垫圈,所述晶体和晶体固定接头之间设置有第二轴向减震垫圈,所述外壳体内于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垫套和张紧垫,所述内壳体上端设置有第一张紧弹簧,所述第一张紧弹簧上端设置有贯穿垫套的张紧芯轴,所述晶体固定接头和张紧垫之间设置有第二张紧弹簧,还包括第一径向减震垫圈和第二径向减震垫圈,所述第一径向减震垫圈、第二径向减震垫圈设置于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并于内壳体上、下两端处配置。进一步地,优选的是,所述晶体固定接头末端外露于内壳体,所述第二径向减震垫圈设置于晶体固定接头之上。进一步地,优选的是,所述张紧芯轴与垫套之间于径向设置有防转螺钉。进一步地,优选的是,所述光电倍增管与晶体之间涂抹有硅脂。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实现了自然伽马探头轴向上下弹簧减震及减震垫圈减震,同时可通过径向两道减震垫圈减震,抗震性能较传统结构有明显的提升,测井过程中能够有效保障探头各组件不被振动至损,并可适用于射孔等高抗震环境,大大提高了探头的环境适应性,可靠性强,易于提高测井成功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不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备紧螺母;2、张紧芯轴;3、防转螺钉;4、垫套;5、第一张紧弹簧;6、第一径向减震垫圈;7、第一轴向减震垫圈;8、管座套;9、管座;10、光电倍增管;11、内壳体;12、外壳体;13、晶体;14、第二轴向减震垫圈;15、螺钉;16、第二径向减震垫圈;17、晶体固定接头;18、第二张紧弹簧;19、张紧垫;20、沉头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不应视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如图1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自然伽玛探头的抗震结构,包括有外壳体12以及套设于外壳体12之内的内壳体11,其中:内壳体11的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相互连接的第一轴向减震垫圈7、管座套8、管座9、光电倍增管10、晶体13、第二轴向减震垫圈14以及晶体固定接头17,光电倍增管10和晶体13之间涂抹有适量硅脂,晶体固定接头17同晶体13之间通过螺钉15连接;外壳体12内于上端设置有垫套4,下端通过沉头螺钉20固定设置有张紧垫19,内壳体11上端设置有第一张紧弹簧5,第一张紧弹簧5上端设置有贯穿垫套4的张紧芯轴2,张紧芯轴2与垫套4之间于径向设置有防转螺钉3,并通过张紧芯轴2之上设置的备紧螺母I将外壳体12与内壳体11紧固为一体,晶体固定接头17和张紧垫19之间设置有第二张紧弹簧18;内壳体11与外壳体12之间设置有第一径向减震垫圈6和第二径向减震垫圈16,第一径向减震垫圈6于靠近内壳体11上端处设置,第二径向减震垫圈16设置于晶体固定接头17末端外露于内壳体11部分。组装时,先从内壳体11的下端向上装入第一轴向减震垫圈7,并依次分别再装入管座套8、管座9、光电倍增管10、晶体13、第二轴向减震垫圈14、件晶体固定接头17,并在光电倍增管10和晶体13之间涂抹适量硅脂,其中晶体固定接头上装有第二径向减震垫圈16,晶体13和晶体固定接头17之间用螺钉15进行连接,此时内壳体连接为一个内壳体部件,该部件的上、下端分别装入第一张紧弹簧5和第二张紧弹簧18,第一张紧弹簧5另一端装张紧芯轴2,至此完成内壳体总集装配;此时将外壳体12上端装入垫套4,将内壳体总集装入外壳体12之中,张紧芯轴2和垫套4之间用径向设置的防转螺钉3连接,最后用备紧螺母I把内壳体11和外壳体12连接到一起,最下端通过沉头螺钉20将张紧垫19和外壳体12固定连接。【主权项】1.一种自然伽玛探头的抗震结构,包括有外壳体及套设于所述外壳体之内的内壳体,所述内壳体之内于上端设置有管座套,所述管座套连接管座,并通过管座设置有光电倍增管,内壳体之内紧挨所述光电倍增管设置有晶体,所述晶体同设置于内壳体下端的晶体固定接头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座套和内壳体上端部之间设置有第一轴向减震垫圈,所述晶体和晶体固定接头之间设置有第二轴向减震垫圈,所述外壳体内于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垫套和张紧垫,所述内壳体上端设置有第一张紧弹簧,所述第一张紧弹簧上端设置有贯穿垫套的张紧芯轴,所述晶体固定接头和张紧垫之间设置有第二张紧弹簧,还包括第一径向减震垫圈和第二径向减震垫圈,所述第一径向减震垫圈、第二径向减震垫圈设置于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并于内壳体上、下两端处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伽玛探头的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晶体固定接头末端外露于内壳体,所述第二径向减震垫圈设置于晶体固定接头之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伽玛探头的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芯轴与垫套之间于径向设置有防转螺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伽玛探头的抗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倍增管与晶体之间涂抹有硅脂。【文档编号】E21B47/017GK205422691SQ201520988396【公开日】2016年8月3日【申请日】2015年12月2日【专利技术人】赖晓虎, 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然伽玛探头的抗震结构,包括有外壳体及套设于所述外壳体之内的内壳体,所述内壳体之内于上端设置有管座套,所述管座套连接管座,并通过管座设置有光电倍增管,内壳体之内紧挨所述光电倍增管设置有晶体,所述晶体同设置于内壳体下端的晶体固定接头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座套和内壳体上端部之间设置有第一轴向减震垫圈,所述晶体和晶体固定接头之间设置有第二轴向减震垫圈,所述外壳体内于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垫套和张紧垫,所述内壳体上端设置有第一张紧弹簧,所述第一张紧弹簧上端设置有贯穿垫套的张紧芯轴,所述晶体固定接头和张紧垫之间设置有第二张紧弹簧,还包括第一径向减震垫圈和第二径向减震垫圈,所述第一径向减震垫圈、第二径向减震垫圈设置于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并于内壳体上、下两端处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晓虎张育新王化民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华晨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