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庆花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结构隔板基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80857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6 0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结构隔板基础,包括第一下基础板、第一连接板、第一加强筋、连接轴、第一连接装置、第一上基础板、第一锁紧装置、第二上基础板、第二加强筋、第二下基础板、第二加强板、第二连接板、第二锁紧装置、第二连接装置和第一加强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木质材料构成具有减震功能的建筑基础,同时本装置长时间使用后结构不会发生变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第二加强板和第一加强板,便于快速构成搭建简易的基础设施,同时又保证了基础设施使用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第一下基础板、第一上基础板、第二上基础板和第二下基础板均呈L形状,便于进行统一标准化的制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木质结构基础,特别涉及一种建筑结构隔板基础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砖混结构是指建筑物中竖向承重结构的墙、柱等采用砖或者砌块砌筑,横向承重的梁、楼板、屋面板等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也就是说砖混结构是以小部分钢筋混凝土及大部分砖墙承重的结构;砖混结构是混合结构的一种,是采用砖墙来承重,钢筋混凝土梁柱板等构件构成的混合结构体系;适合开间进深较小,房间面积小,多层或低层的建筑,对于承重墙体不能改动,而框架结构则对墙体大部可以改动,但传统的砖混结构注重结构的变换性,而在稳定性和承重性上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同时,随着节能环保理念近几年被十分重视,在提升环保理念的工艺环节上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通过对建筑外围护结构采取措施,减少建筑物室内热量向室外散发,从而保持建筑室内温度;这就得到了一种新型建筑保温材料,在建筑保温上起着创造适宜的室内热环境和节约能源有重要作用,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结构隔板基础,由木质材料构成具有减震功能的建筑基础,同时本装置长时间使用后结构出现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建筑结构隔板基础,提供了一种建筑结构隔板基础,由木质材料构成具有减震功能的建筑基础,同时本装置长时间使用后结构不会发生变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结构隔板基础,其创新点在于:包括第一下基础板、第一连接板、第一加强筋、连接轴、第一连接装置、第一上基础板、第一锁紧装置、第二上基础板、第二加强筋、第二下基础板、第二加强板、第二连接板、第二锁紧装置、第二连接装置和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下基础板通过第一连接装置固定连接在第一加强板下侧;所述第一上基础板通过第一连接装置固定连接在第一加强板上侧;所述第一下基础板左下角和所述第一上基础板右上角均设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二下基础板通过第二连接装置固定连接在第二加强板下侧;所述第二上基础板左侧位于第一上基础板右侧,所述第二上基础板通过第二连接装置固定连接在第二加强板上侧;所述第二下基础板右下角和所述第二上基础板左上角均设有第二加强筋;所述连接轴左侧位于第一下基础板左侧中央,所述连接轴右侧位于第二下基础板右侧中央,所述第一上基础板右侧通过第一锁紧装置固定连接在连接轴上,所述第二上基础板通过第二锁紧装置固定连接在连接轴上,所述连接轴左侧通过第一连接板与第一下基础板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右侧通过第二连接板与第二下基础板内侧底部固定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下基础板、第一上基础板、第二上基础板和第二下基础板均呈L形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本技术由木质材料构成具有减震功能的建筑基础,同时本装置长时间使用后结构不会发生变形。(2)本技术设置了第二加强板和第一加强板,便于快速构成搭建简易的基础设施,同时又保证了基础设施使用效果。(3)本技术中第一下基础板、第一上基础板、第二上基础板和第二下基础板均呈L形状,便于进行统一标准化的制造。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1-第一下基础板;2-第一连接板;3-第一加强筋;4-连接轴;5-第一连接装置;6-第一上基础板;7-第一锁紧装置;8-第二上基础板;9-第二加强筋;10-第二下基础板;11-第二加强板;12-第二连接板;13-第二锁紧装置;14-第二连接装置;15-第一加强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结构隔板基础,包括第一下基础板1、第一连接板2、第一加强筋3、连接轴4、第一连接装置5、第一上基础板6、第一锁紧装置7、第二上基础板8、第二加强筋9、第二下基础板10、第二加强板11、第二连接板12、第二锁紧装置13、第二连接装置14和第一加强板15;所述第一下基础板1通过第一连接装置5固定连接在第一加强板15下侧;所述第一上基础板6通过第一连接装置5固定连接在第一加强板15上侧;所述第一下基础板1左下角和所述第一上基础板6右上角均设有第一加强筋3;所述第二下基础板10通过第二连接装置14固定连接在第二加强板11下侧;所述第二上基础板8左侧位于第一上基础板6右侧,所述第二上基础板8通过第二连接装置14固定连接在第二加强板11上侧;所述第二下基础板10右下角和所述第二上基础板8左上角均设有第二加强筋9;所述连接轴4左侧位于第一下基础板1左侧中央,所述连接轴4右侧位于第二下基础板10右侧中央,所述第一上基础板6右侧通过第一锁紧装置7固定连接在连接轴4上,所述第二上基础板8通过第二锁紧装置13固定连接在连接轴4上,所述连接轴4左侧通过第一连接板2与第一下基础板1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4右侧通过第二连接板12与第二下基础板10内侧底部固定连接。其中,所述第一下基础板1、第一上基础板6、第二上基础板8和第二下基础板10均呈L形状。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结构隔板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下基础板(1)、第一连接板(2)、第一加强筋(3)、连接轴(4)、第一连接装置(5)、第一上基础板(6)、第一锁紧装置(7)、第二上基础板(8)、第二加强筋(9)、第二下基础板(10)、第二加强板(11)、第二连接板(12)、第二锁紧装置(13)、第二连接装置(14)和第一加强板(15);所述第一下基础板(1)通过第一连接装置(5)固定连接在第一加强板(15)下侧;所述第一上基础板(6)通过第一连接装置(5)固定连接在第一加强板(15)上侧;所述第一下基础板(1)左下角和所述第一上基础板(6)右上角均设有第一加强筋(3);所述第二下基础板(10)通过第二连接装置(14)固定连接在第二加强板(11)下侧;所述第二上基础板(8)左侧位于第一上基础板(6)右侧,所述第二上基础板(8)通过第二连接装置(14)固定连接在第二加强板(11)上侧;所述第二下基础板(10)右下角和所述第二上基础板(8)左上角均设有第二加强筋(9);所述连接轴(4)左侧位于第一下基础板(1)左侧中央,所述连接轴(4)右侧位于第二下基础板(10)右侧中央,所述第一上基础板(6)右侧通过第一锁紧装置(7)固定连接在连接轴(4)上,所述第二上基础板(8)通过第二锁紧装置(13)固定连接在连接轴(4)上,所述连接轴(4)左侧通过第一连接板(2)与第一下基础板(1)内侧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4)右侧通过第二连接板(12)与第二下基础板(10)内侧底部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结构隔板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下基础板(1)、
第一连接板(2)、第一加强筋(3)、连接轴(4)、第一连接装置
(5)、第一上基础板(6)、第一锁紧装置(7)、第二上基础板(8)、
第二加强筋(9)、第二下基础板(10)、第二加强板(11)、第二
连接板(12)、第二锁紧装置(13)、第二连接装置(14)和第一加
强板(15);
所述第一下基础板(1)通过第一连接装置(5)固定连接在第一
加强板(15)下侧;
所述第一上基础板(6)通过第一连接装置(5)固定连接在第一
加强板(15)上侧;
所述第一下基础板(1)左下角和所述第一上基础板(6)右上角
均设有第一加强筋(3);
所述第二下基础板(10)通过第二连接装置(14)固定连接在第
二加强板(11)下侧;
所述第二上基础板(8)左侧位于第一上基础板(6)右侧,所述
第二上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庆花隋松华阚秋蕊
申请(专利权)人:李庆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