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建民专利>正文

胸穿针固定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8075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仪器,具体地说是一种固定胸穿针的装置。它包括由针头1和针座4组成的胸穿针,其针座4为管状,其上套装有一个套管5,在该套管5的侧面铰接有三个支承杆6,每个支承杆6的下端铰接有一个吸盘7组成。当胸穿针插入病人胸腔时,该固定可以使胸穿针的针座4固定,以防其摆动和拉动,以保证其将病人胸腔中的积液抽出。(*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胸穿针固定架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固定胸穿针的装置。当患者胸腔中产生积液后,需要尽快地将该积液从胸腔中抽出来,目前抽取胸腔积液的装置为一个胸穿针和一个导管及一个注射器。从胸腔中吸取积液时,只要将胸穿针插入到胸腔的积液部位就可以用注射器将积液抽出来。将胸穿针插入到胸腔上时,胸穿针的上端为自由端,容易产生摆动或被导管拉动。胸穿针上端的摆动或被导管拉动后,其胸穿针的针头容易产生移位或针头前端的针孔因移位被阻塞,这样就会影响抽取积液,同样也会增加患者的痛苦。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能将胸穿针的上端进行定位,以防止其摆动或拉动的胸穿针固定架。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一个胸穿针,其技术要求是:其胸穿针的针座制造成管状,在针座上套装有一套管,在该套管上铰接有三个支承杆,支承杆的另一端铰接有一吸盘组成。使用时,将胸穿针插入胸部有积液的部位后,把套管套装到胸穿针的针座上,将每个支承杆下端的吸盘吸在人的皮肤上,以达到限制胸穿针上端部摆动的目的。由于本技术利用一个套管及与该套管相铰接的支承杆及-->吸盘组成装置,将胸穿针上端进行固定,它有效地防止了胸穿针上端的摆动或被导管的拉动。它不但可以保证胸穿针能将胸腔中的积液抽出,而且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另外本固定架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并且能减轻医务工作者的劳动强度。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地说明。本技术的所说的胸穿针的针头1采用传统的结构形式,其针座4采用管状,并且加长,其针座4的后端与导管3固定连接。在针座4上套装一个套管5,在套管5的外侧铰接三个支承杆6,以便形成三点固定支承。在支承杆6的下端铰接有一个吸盘7,吸盘7一般由橡胶制造,将其扣到人的皮肤上,使其内凹部分的空气压出来,使它的空腔形成负压,紧紧地吸附在皮肤上。当三个支承杆6形成支架后,为了能使套管5与针座4固定连接一起,在套管5上安装一个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可以是一个偏心轮2,该偏心轮2经一转轴安装在套管5上,经转动偏轮2可以使套管5与针座4固定和松开。该固定装置也可以是一个螺拴,经套管5上的螺纹孔安装在套管5上,经转动螺拴可以套管5与针座4固定在一起。该固定装置也可以是其它结构形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胸穿针固定架,它包括由针头(1)和针座(4)组成的胸穿针,其特征在于:针座(4)为管状,其上套装有一个套管(5),在套管(5)的侧面铰接有三个支承杆(6),每个支承杆(6)的下端铰接有一个吸盘(7)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胸穿针固定架,它包括由针头(1)和针座(4)组成的胸穿针,其特征在于:针座(4)为管状,其上套装有一个套管(5),在套管(5)的侧面铰接有三个支承杆(6),每个支承杆(6)的下端铰接有一个吸盘(7)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穿针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在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民
申请(专利权)人:刘建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